美文网首页
《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的历程》读后感

作者: chingchings | 来源:发表于2017-12-10 01:03 被阅读0次

何为美?从古代象征崇拜的图腾之美,历经各朝代内涵演变,幻化为独属于世人内心的安宁。

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不少,聚焦之处常常略显宏大,好似只有如此,才能称之为美。

其实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一个笑容,一句话语,一份友爱,就可让人震撼不已。

近期,《国家宝藏》,一档聚焦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精髓的节目,迅速席卷全国,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该节目每期介绍三件国宝,辅助以全国九大博物馆馆长推荐,各大明星作为介绍人,通过演绎国宝的前世今生,向世人普及国宝历史渊源。

各种釉彩大瓶,俗称“瓷母”,锻造于乾隆年间。汇集十七种工艺于一体。每种工艺烧制时间温度各不相同,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概率学上将低于百分之五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若想成功烧制,概率将低至百分之0.023。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偏偏于乾隆年间烧制成功。

瓷器的美不仅体现于十七种工艺,更是工匠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如此,千年之后的我们才能勾勒当年胜景。

物如此,人亦然。

今天,确切地说是昨天,弟弟出国后第一次回国。家人脸上的欣喜,阖家团聚的心情,真真切切摆在眼前。每个人周生散发的美,温暖了寒冬。

团圆固然是好,然而离别是常态。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机会随着年华流逝,越显珍贵。缺憾之美便由此而来。

大卫断臂的缺憾之美已经深深烙印在世人脑中,试想,如果现代技术能够恢复大卫的断臂,完整的大卫便再没有记忆点。这样的塑像于千万人中穿脑而过,留不下什么。

沈从文,中国文人最接近诺贝尔文学奖的存在。据诺贝尔评委回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沈从文,可惜在颁奖典礼之前,沈从文离世。这份缺憾之大,让世人为之可惜,却也是这份缺憾之美,让沈从文的一生更显传奇。

如果你要问我何为美?我会说,顺应本心便是美。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活出自我,活出本真。

相关文章

  • 2018-09-29

    《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的历程》这本书是按照年代由远及近的顺序,记录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形形色色的美——图腾飞舞、...

  • “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的历程》这本书读起来真可谓是美的历程啊,跟随着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历史长河里游历了一番,身心说不出的轻松自在。能把...

  • 《美的历程》读后感

    对于美,我总觉得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不同人对于美有不同的认知,如同时尚一般,隔3年就会有不一样的美的理念,不一样的...

  • 《美的历程》读后感

    该书共分十个章节,完整概述并描绘详解了中国古代至近代的美学历程,以时间为轴,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历程中的美学发展...

  • 《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的历程》读后感时间:2017.4.11~2017.4.15,共计5小时3分钟第一次阅读 翻开这本书之前,以为这...

  • 美的历程 读后感

    哇塞,生活可以美丽成那个样子。这是我的第一反映,然后,然后我发觉其实此刻我的感受也是很愉快的,愉快的感受是...

  • 《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与艺术 苏格拉底问什么是美。而希庇阿斯却只能回答一位小姐、一匹木马、一只汤罐。美是我们心中独特的体验,说不出,只...

  • 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对于这个字,谁又能说得清呢?恐怕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解释吧!每种生命对于美的诠释都有所不同,因而也演绎着不同的...

  • 《美的历程》读后感

    如书的一开始说到的,我们有可能并未 去过很多地方,也并无法知道历史的真实面目,对史实有并不是那么的熟识,但经...

  • 《美的历程》读后感

    何为美?从古代象征崇拜的图腾之美,历经各朝代内涵演变,幻化为独属于世人内心的安宁。 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不少,聚焦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的历程》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lm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