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武汉
时间:2018年8月22日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6828/e8903107c8ef87e3.jpg)
不针对此问题,就用讲家长里短的方式讲讲“善良”和“选择”吧。
1993年底出生在算不上“线”的城市里的小镇,可以说把“留守”两个字诠释到极致了。
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已经不在了,除了第一年是跟在爸爸妈妈身边长大的,之后不是寄宿在姑姑家就是叔叔家,再大一点的时候由姐姐带着上学,等到能住校了就一直住在学校。没有经历过小升初,因为姐姐是老师(亲姐姐,大我11岁),对我很严格,自己也会心理暗示努力学习,不能给姐姐丢脸,所以初中三年除了回老家,很少会出校门,平时的每个晚自习后回到宿舍会继续写作业到12点。高中之后,依然是住校。经常看到同龄的孩子和父母撒娇,兄弟姐妹儿地呼来喝去,我却从来都没有。按理说,这样长大的小孩,心里总会有疙瘩在,埋怨家庭条件不好,或者是会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会很叛逆放纵。
但是我很好,真的很好。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善良”和“选择”这两个词。即便是在那样的环境下,我还是很健康地长大了,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是健康的,他们的品格是美的,按照之前拎出来的关键词来说,我生活在了一个“善良”的环境中,所以“选择”了健康的生活。
爸爸55年出生,高中文化水平,按理说可以直接进单位里上班,但是因为兄弟姐妹多,没结婚的时候要贴补家用,直接选择了收入较高来钱比较快去外地工作。到了结婚以后,其实日子也过得很艰难,妈妈是重庆人,在当时当地是经常受欺负,尤其是当时我那几个没结婚的小姑姑。但是妈妈很善良,虽然嘴硬总说他们哪哪儿不好,但是一有什么状况,基本上都是父母在人力物力钱力地去支援。当然,太过分的时候,也不会一味地去让步。说真的,小时候看电视播那种家庭伦理剧,看到女主对家庭的坚守,男主的担当,就觉得男女主人公傻傻的,因为如果他们自私一点,凭借他们的智慧和美貌,估计是可以上天的吧。但是他们就是凭借善良,聪慧,不自夸,最终赢得所有人的尊重。我的爸爸妈妈也是这样的,他们善良,有自己的坚持(虽然在现在看来有时会觉得是固执)。如果他们自私一点,我相信他们会在物质上过得比现在好上百倍千倍。但是只会用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去投机和获利的人,不是天才,而是小人。
我谢谢他们如钢铁正直的“三观”影响了我,才有了现在这样老成又开朗的我。
我“善良”吗?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拥有的都是我应当的值得的,不耍小聪明,用一步一步努力获得的。这也是“选择”问题,因为善良与否会影响人一生当中的很多选择,而聪明和天赋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因素。
今天和同事聊天谈到一个问题“你看到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已经你习以为常的东西,会去考虑它的来历和源头吗?”仔细想了想好像没有,就像“我现在为什么是现在这样一个我”一样,真的很少会反思和思考,今天看知乎恰巧看到如何理解“善良比聪明更重要,选择比天赋更重要”?这个问题,就歪了个楼。
写着留着自己看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