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部举足轻重的经典著作,被奉为国学第一书。随着近几年的“国学热”,人们对《道德经》的学习也是很有热情,但很多人对它也是敬而远之的,有人甚至认为它是一本玄学,高深莫测,难以接近,其实这些都是误读。
事实上,《道德经》所言都是在叙述宇宙的真理、生命的实相,包括一切万有、生命是怎么来的,宇宙的运转法则是什么,并通过对自然的体悟,提炼出修身、为学、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方法。它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揭示宇宙奥妙、指导人生、启迪心灵的经典。而老子并非遗世独立,神乎其神;也并非如孔子所说“神龙见首不见尾”,他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道德经》的思想、智慧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道德经>妙解、导读与分享》用最简单、精炼的词句,对原文及老子的思想进行阐释,指导任何一个普通读者轻松了解原文的大意,理解老子这位先贤的思想精髓和高超智慧,并通过导读与分享,引导读者学以致用,真正做到了集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有历史感、人文感和时代感,又不失指导性。
本书的作者有两位。一位是郭永进,著名国学学者,自2001年起,多次应邀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以及国内外各地作《道德经》专题演讲,其《道德经深意》等著作,广受读者喜爱。其广为传播的《道德经》智慧,惠及社会各领域,备受各界欢迎。作者对本书的写作也是采用了口语化的文字,读来毫无障碍,让每一个普通读者都能有所收获。
另一位作者于树泉,是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国培计划”专家,北京大学语言所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专家,享有“首都名师”之誉,出版有教育畅销书《人大附中高考作文取胜之道》、《人大附中学生这样学语文》等著作。多年研习《道德经》,汲取《道德经》的智慧。本书通俗易懂,智慧分享的一些典故更是中小学生良好的作文素材。
《<道德经>妙解、导读与分享》文字部分,每一章都以《道德经》原文、妙解、导读、分享四个部分为框架,通过精炼的标题和准确的原文呈现,简单易懂的妙解,重点、难点的解读和老子思想精髓的概括导读,古今中外的一些典故和名人名著名言的分享,使读者更加深入的理解原文精髓、老子的思想精髓,真正将《道德经》的精华融会贯通,并运用到实际当中,学以致用。诵读部分更是一大亮点,是对原文和妙解部分的诵读,能够把握每一个字的准确读音和全文的诵读节奏,起到示范作用。读者只需扫描封底二维码,便能得到音频资料,随身听、轻松听。
1.妙解先贤思想。
一般《道德经》的版本,大都是对原文的注解,注重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句的解释和翻译,读来生硬艰涩,不适合普通读者或者中小学生阅读,也使得本来“高大上”的《道德经》更加让人难以接近。本书则避开对原文的直接译注,而是对原文的大意和其中包涵的老子思想进行妙解,只对个别关键字词在之后进行注解,让每一个普通读者,只通过妙解部分,就能知晓原文大意和先贤思想,反过来再斟酌每个词、每一句的深刻涵义,则理解更加全面,避免了对词句解释上存在的局限,而使得整体理解上存在偏颇和片面。
例如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作者并没有对原文进行直译,而是利用四个段落来解读这两句话,阐释老子关于道超越二元对立的特性,引导读者对一件事物不去作对比,对比了就会有对立、有冲突,认识到万物都是单纯而神圣的存在,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完整地阐述的老子的思想,避免了直译过来后,显得句子的意思本身前后矛盾,难以理解。
2.总结概括,精髓导读
每一章的导读部分,与其标题都相互呼应,可以和标题结合着理解。首先用一句话总结本章在《道德经》中的地位,或者高度概况原文主要内容;其次对理解上的难点和关键点进行诠释,或者对作者的观点、能够吸取的知识点进行进一步解读,为读者深入理解指明了方向。
例如第一章,作者采用的标题为“道为天地万物的之总源头”,在导读部分,再次强调“本章是《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言的总纲”,一句话概括了一个章节在整本著作中的地位;同样的还有第八章,标题为“以水为师,观水悟道”,作者将“上善若水”提炼为《道德经》八十一章的重要核心,也标明了一个章节的地位所在,有助于读者理清著作脉络。
导读部分更多的则是对原文思想的进一步诠释和延伸,例如第九章,作者在导读部分概括为“本章是对功成名就、志得意满者的善意提醒”,并对“居安思危、功成身退”的思想进一步诠释;对第十章则概括为“是日常生活中如修养心性的指南”,并依照原文梳理出七个建议和方法,让读者学以致用,学有所得。
3.旁征博引,智慧分享
本书的智慧分享是一大亮点,古今中外、经典故事,名人名言,旁征博引,异彩纷呈。一是事例分享,例如“常羊学射”、汉代张良与韩信结局的对比、美国影星利奥.罗斯顿的人生故事等,通过事例,深入理解老子思想,读懂人生道理;二是名人名言、著作节选分享,例如孔子、苏轼、恩格斯、爱因斯坦的言论及著作等等,以《道德经》思想与其思想的不谋而合,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三是紧扣时代主题,例如对“上合组织”、“上海精神”的解读,对国家领导人治国思想、语录的解读,都是抓住了时代的主题,进一步表明《道德经》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可以挖掘的财富宝藏,永不过时,永不枯竭;还有对经典故事的分享,例如“常羊学射”、“后羿射兽皮靶子数次不中”、“痀偻承蜩”、“楚弓楚得”等等,更是中小学生非常好的作文素材。
4.音频示范,轻松学习。
如今是音影化的时代,人们更喜欢和习惯将想要学习的知识通过视频、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随时携带,随时随地展开学习,本书的音频部分正是迎合了时代特征。音频部分对《道德经》原文和妙解部分进行诵读,最主要的是对原文诵读的示范,对一些生僻字的读音,无需读者再去查阅字典等其他工具,对一些多音字、容易读错的字也是一个规范作用。
学习《道德经》如果只是依文解字,尤其是对普通读者,一方面难度较高,另一方面,则得不到《道德经》的精髓和智慧。要真正要读懂《道德经》,一定要透过《道德经》的语言、文字,跟实相、事例相结合、相对比,你才能够了解到老子的高深智慧,和大自然的巨大能量。
《<道德经>妙解、导读与分享》这本书,作者郭永进、于树泉用最平实的语言进行妙解和导读,用最丰富的典故、事例、名著名言进行对比,分享老子思想,让《道德经》这本流传了两千五百多年的经典,不再难以理解,不再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玄学,指导每一个普通读者,致虚极(放下自我,放空自己)、守静笃(心灵宁静、清静)、以大自然为师,吸收《道德经》的高超智慧,最终到达学以致用,为我所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