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蕴藏了什么智慧?

作者: 守拙投资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8-07-22 22:52 被阅读116次

        我们平常听惯了各种成功人士的智慧和大道理,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真正的智慧就在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中。道德经的核心讲了一个很简单却很反常识的道理,有的人可能一下就能明白,有的人一辈子也转不过弯来。接下来我以道德经的前两篇为例,简单地解释一下。


                                                                        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的体系是非常严谨细致的,他一开始就给你抛出了一对元概念:道和名。所谓“道”就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名”就是我们对宇宙中这些规律或者“道”的认识。但是老子又说了,咱刚才提出的这个“道”和“名”并不是宇宙中真正的道和名,那只是我们写出来的文字罢了。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比如苹果。我们都吃过苹果,又香又甜,但是这里写的“苹果”,它不是真正的苹果,它只是两个汉字,用来指向苹果而已。你写出来“苹果”两个字,但你闻不到它的气味,尝不了它的果肉。老子敏锐地指出一个规律:语言是有边界的,它和真实世界的事物是有偏差的。再比方,你和女朋友在微信上即使聊的再热火朝天,浓情蜜意,也不及两个人见面的拥抱(真实的感觉)。

    所以,我们这里谈的什么“道”,什么“名”,老子说你要注意了,它不是真正的道,我们谈的道与真正的道是有偏差的。

    接下来老子说,闪开,我要放大招了。所谓天地,宇宙万物本质上都是“无名”的,直至“有名”之后,世界才变为我们大脑中所认识的那个世界。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好人与坏人,没有胖子和瘦子,没有美女和丑八怪,没有好人与坏人,也没有黑与白。这些乱七八糟的概念,都是人类自己定义出来的“名”,世界的本质是“无名”。人类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把世界分为这么些个东西,实际上它根本不存在。

    比如一个小孩子看完电视剧,通常会问,这里面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而大人会无奈地说,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小孩子表示很不理解,没有好人与坏人怎么可能呢?这是因为小孩子必须用这些简单的对立概念才能理解世界,但是这些概念往往与真实的世界相差很远。大人比起小孩要成熟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去。虽然大人没有了严格的好坏概念,但是生出来更多的其他概念,这些概念束缚着他的行动、思想和意志。比如你只听摇滚音乐,并且认为电子音乐和民谣都是垃圾,那么这些认知会束缚着你,让你失去很多美妙的体验。

    那么该如何准确地认识这个世界呢?老子说有两种方法:“有欲”和“无欲”。

    所谓“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它牵引着人去追寻某些事物。人类时时刻刻面临着两种情景,一种是涉及自己利益,一种是置身事外,于己无关的。

    前一种情况下,人必然会产生欲望去追逐利益,即“有欲”。在追逐欲望的过程中,人会对世界增添很多了解与认识,体会很多道理。比如一个人想创业赚钱,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他要与很多人打交道,如用户,员工,合伙人,投资人,这会大大增强他的沟通能力;他还要分析市场需求,管理员工,融资等等,这会让他对商业、管理有了很大的了解。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缺陷,比如会出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情况。由于涉及自身的利益,会蒙蔽人的视野和想法。所以也要跳出这种情景,在客观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也即“无欲”。如读历史,看自传,看别人的经历与体悟会让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去体悟世界万物。

    一个人如果浑身充满了欲望,会变得盲目不清;如果没有了欲望,一切都是空,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体验。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游刃有余地行走世界。


                                                                    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老子的学说,讲的都是大道,很多思想都是站在领导者、统治者的位置上,用以管理民众。而孔子的学说是对民众阐述,用以教化百姓的。他提出的“仁义礼智信”本质上是建造一种秩序,减少底层的混乱与冲突,因此历代统治者都采用儒家学说来作为统治的一种手段。

    老子本人对孔子这些圣人提出的“仁义礼智信”表示不爽,人人都喜欢“仁义礼智信”这些好东西,老子说你们凡人too young too simple,这些根本不是什么好东西,祸害很大。

    上一篇中老子定义了“名”的概念,“名”就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体现为一堆堆的概念。那么人为什么要创造出这么多概念?闲着没事扯淡吗?当然不是,定义了这些“名”实际上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比如我们对猪这种生物有肥瘦的概念,当然是因为我们要吃猪肉,而猪的肥瘦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吃肉这件事,所以我们就产生了肥瘦这么个概念,帮助我们更好地吃猪肉。但是我们不会闲着扯淡,去把长尾巴的猪叫做“A猪”,短尾巴的猪叫做“B猪”,没人关心猪尾巴长短的问题,大家只关心这只猪肥还是瘦。

    那么老子就说了,作为领导,不要闲着扯淡去创造出这些概念,这样会坏事的。张三、李四、王五3个人在一起快乐地玩耍,结果你跳出来,说:我们搞个选美大赛吧,看看谁更美。结果张三得了第一,成为了“美”的人,而李四和王五两个人平白无故地就贴上“丑”的标签。这两人心中就产生了不满,凭什么我们是丑的,张三是美的?我们要给张三点难看。

    本来大家在一起快乐地玩耍,没有任何事,结果你搞了一堆“名”出来,反而生出了事。提倡了“美”自然产生了“丑”,提倡了“善”自然产生了“恶”。

    有两个村子,一个是叫A村,一个是叫B村。A村的村长突发奇想,提出了一个“最美孝子”的比赛,选出了10个模范孝子,而B村啥也没干。领导来了视察,大家都说A村村长年轻有为,真能干,人家村子有10个孝子,B村村长真无能,屁都没有。实际上呢?A村选出了孝子,剩下的人一比,平时孝顺的都成了不孝了,根本比不过这些模范呐。因此大家都得装出孝顺来,人心惶惶,稍有不孝就要被批判。而B村的人不知道什么孝什么是不孝,大家和和睦睦,一团和气。

    真正有为的人显得无为,而真正没有本事还搞了一堆事的人显得大大的有为。

    很多中国人崇拜普京,觉得这位总统非常硬汉,敢开飞机,会射箭、骑马,肌肉发达,简直是极为“有为”的总统。实际上俄罗斯因为刚烈的外交政策,搞得西方对其进行各种经济制裁。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极为糟糕,这种情况下普京必须以强人的形象展示在公众的视野之下,维持民众对俄罗斯的信心。

    因此,老子说圣人做的都是“无为”之事。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显得“无为”。前面说了,人们创造各种“名”是为了解决问题,无能的领导不仅不去解决问题,还创造了各种“名”,弄出来一堆问题。真正高明的领导,顺着“名”发现问题的根源,引导下属去解决问题,最终消除了“名”。事成之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把这份功劳不要自己占据着,主动让给别人。因此,在外人看来,他怎么这么“无为”,什么事也不做?实际上他已经做了很多事了,只是显得“无为”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里蕴藏了什么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gr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