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7周二 14/30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这本《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作者想利用教育心理学这把钥匙去帮孩子打开学习的大门,去帮助孩子学会学习、爱上学习。
我们在说这本书之前,我要先跟家长理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他学不好,他到底面临着哪些问题?哪些困难?
今天,我重点介绍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孩子在学习上的“3大困境”。
我认为,作为家长,我们必须了解,因为只有我们懂得了,才能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
第一个困境,就是认知神经上的困境。
人类的大脑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它有好多项功能,但是它有一个缺陷———就是大脑听不懂‘别’,听不懂‘不’。
例如,当孩子学习的时候,你对他说“别磨蹭”,他听不懂“别”,他听到了两个字——磨蹭。你说,你这样说是不是适得其反呢?
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脑神经有两个功能——“兴奋和抑制”。
当你说别磨蹭的时候,磨蹭兴奋起来,然后你说别磨蹭,孩子得用一个意志的力量把它给压下去,用一个意志的力量去压这个兴奋的力量,你会发现很难,很难做到。尤其是孩子,就会更难。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孩子的抑制功能是大脑的额叶,就是咱们额头里边的这部分大脑皮层,是大脑额叶的功能,而额叶要到14岁左右才能发展成熟。
所以,我们把“别磨蹭”“别走神”去掉,要问自己,到底期望孩子做啥?期望他做啥,就直接告知孩子该做啥,让孩子神经能够集中在学习上,等到学习出现问题,再和他想办法解决问题。
第二个困境,就是孩子本能方面的困境。
你会发现孩子在学习上难,其实所有孩子觉得难的事,做不到的事,都是因为这个事不是他的本能的需求。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原因呢?
讲这个困境之前,我想说的是两种反馈。
作为父母,我们要知道,所有的学习过程,它分为两种反馈模式——“快反馈和慢反馈”。
快反馈有什么特点呢?
举个例子:游戏就是快反馈模式。例如,玩游戏时,所做的每一个行为,在游戏中都会立刻有个反馈、有一个结果。
如果一个行为立刻有反馈,这就是孩子的本能的需求,孩子就喜欢去玩。
当孩子习惯了这种快的反馈模式的时候,他的大脑就很难接受另外一种反馈模式———那就是延迟反馈、慢反馈的模式。
但是你会发现,放到学习上就不行,为什么?学习中的反馈就会来得慢一点。所以,你看到游戏这种快的反馈模式,它是孩子的本能,孩子就能够很好地坚持。
慢反馈就是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得到反馈,而事实上我们生活中、学习中的很多的反馈都是这样的模式。
如果孩子知道他做出的行为暂时得不到反馈,但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他会得到,得到的时候很幸福,在坚持这种行为的过程中,他就不着急,下次他就能够适应这种慢反馈的模式。
而整个学习的过程是什么?就要去学习这种慢反馈的模式。
有一个方法叫目标分解法。如果太难就把任务分解,分解成他的快反馈的模式,努努力就能完成一个行为。孩子一完成就会有成就感。
最后,孩子能够完成他目标的时候,他就知道“我能行”,他就有了一个大大的反馈,他就能够体会到这种慢反馈的乐趣,孩子才能学会坚持。
第三个困境跟家长有关,是什么呢?就是——家长教育模式的困境。
如果孩子学习被父母打、骂、吼,你会发现孩子好像并没有如愿写得更快,反倒孩子学习变得更磨蹭,然后孩子变得好像很笨,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孩子的大脑分成两个部分,上面是以额叶为代表的理智脑,下面是以杏仁核为代表的情绪脑。平时孩子用理智脑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但是当孩子被父母打、骂、吼而感到害怕的时候,他的杏仁核会接受刺激,让情绪脑“啪”的一下打开,情绪脑一打开,孩子就会进入一种战斗逃跑反应。此时,孩子是什么感觉呢?
你让我觉得害怕第一反应当然就是跟你打。如果打得过你就打,打不过你,我就跑。既然进入战斗逃跑反应,身体就会调动能量,血液流得更快,心跳更快,然后血液流向四肢,能够让我出拳更快,跑得更快。
当身体的血液到了四肢,大脑就会供血不足,这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大脑就会变得很麻木,一道简单题就不会了。这么说,你是否能够理解“为什么你骂孩子,他变得更笨”了吗?
其实,还不止这一点。
麻烦在于,如果孩子每次的学习都被父母打、骂、吼,这两件事总是一起出现的话,它们之间就会形成一个稳固的连接,在心理学里称为“条件反射”。
下次孩子只要一学习,跟学习紧密连接的那些被你打、骂、吼带来的负面情绪就会被激活。
所以,很多孩子在还没开始学的时候,他就会觉得很烦躁,没开始学就说:“好难,我不会做。”也可能说:“好烦,我不想做。”
记住,如果孩子学习的时候被父母打、骂、吼,这样不会让孩子爱上学习,反而会让孩子讨厌学习。
亲爱的父母,当你知道了孩子不喜欢学习的三个困境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和行动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