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本大书,若不到处走走的话,看到的总是同一页的内容。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一辈子都在教学那么他看到的是同一本书吗?不是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孩子在变化、教材在变化、教学模式也在变化,每天也都不是同一页的内容。
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走进教室,有一个孩子没有进来,我询问了一下在教室里的家长和孩子们,之后班主任帮忙去寻找。我以为等他进来课堂可以有序进行,今天给孩子们带来了两个好玩的游戏,我特别期待跟他们一起做游戏,可是事不如人愿,孩子一进来就哭闹不止。
开始怎么都不行,坐着、站着、爸爸在、爸爸不在、班主任在、班主任不在、老师安慰、老师忽视……都不能让他安静下来,我试着单独走到每个孩子旁边,告诉他们自己学习这一节的内容,我抽出身尝试劝慰哭闹的孩子,但无济于事。
后来班主任老师几次把他喊到办公室,他才稍微安静下来,但此时教室里的氛围已经受了影响,每个学生都很躁动。开始一个孩子选“角色”的时候,游戏要求每人选一个,她非要选两个,我拿回一个她便开始尖叫、吵闹,另一个孩子也因没有第一时间让他选,而有情绪,平时很乖的一个学生,今天也开始不听话了。
眼看着乱遭遭的课堂过去了一半,那个哭泣的孩子不再哭泣,回到课堂上参与学习,其他学生才开始专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课后,与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交流,面对孩子的情绪谁都束手无策,但是班主任老师提出了自己可供借鉴的方法。我们可以用音乐律动环节紧张的氛围,当发现有点不对劲的时候就播放动画,缓解一下学生情绪;当孩子因一件事纠结哭闹的时候,可以用其他东西转移其注意力,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一辈特教人,提供的都是很好的方法。
“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她很好地阐释了这个道理,前提是我们要对每一个孩子有足够的了解,能够预测到他们可能发生的每一个行为。作为一名老师,职业要求我们传道授业,但不管做的事务性的工作还是做专业性的工作,我们都是带着一份信念与信仰在做,提前预判、储蓄能量,才能游刃有余。为人为学,其道一也。
S-T-R方法阐述个人观点包括陈述答案、给出理由,提出证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