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茶点1
今天在一公众号上读到一篇文章,给我很多启发。
那是一个儿麻后遗症女孩的半生经历,受疾病影响,她只能“弯着腰撅着屁股用手拿着脚走路”,但她决定像正常人一样去上学,用自己的阳光开朗征服了老师小朋友,很多人喜欢帮她;初中离家远,而且有高楼要住校,爸妈极力反对,后来听说有一个私利学校没有楼,“我就偷偷拿着自己的压岁钱求朋友带我去报名考试,考上了爸妈才知道”,后来虽然成绩好,但老师以同学们帮助我影响了她们学习为由劝她退学了,后来在村里一个私立学校读了半学期,又碰上严打私立学校,又转到公立学校,读完了初中。
爸妈再次劝她放弃上学,去闺蜜家诉说渴望继续上学,幸亏闺蜜照顾,她才能顺利高中毕业,到大学了,现实困难更多了,她想不能给家里和朋友增加负担了(读到这里,我想了一个残疾姑娘的故事,她父母雇佣了一个阿姨照顾她的大学,使得她大学毕业找了一份阿里巴巴的职业),她结束了读书生涯,在家里学起了电脑。
以后通过网络,她找到了对象,组建了家庭。
试想,如果她不努力接受这高中教育,她也没有机会学习技能,后面的人生很难说怎么样了。
这又让我想起了又瞎又聋又哑的海伦凯勒的故事,她如果没有家庭女教师的悉心教育陪伴,想必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就。当然,她的家庭还是经济条件不错的。而大部分的家庭,因为有一个残疾孩子的拖累,没有精力或能力去挣钱,没有一个好的经济条件,更难得给残疾孩子一个好的教育。
最近,在看一些历史或民国人物的传记,比如冰心林徽因徐志摩冰心苏东坡梁启超等等,其实他们都是富二代啊,不管外面怎样动乱,他们都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留学海外。当然他们自身更努力,他们都那么富有了,还那么努力,作为弱势群体,本来教育资源就很难获得,为什么还要自动放弃呢??放弃了学习,在这个残疾人保障制度不那么完善的情况下,拿什么与那些本来资源就很丰富的健全人竞争呢?
那些通过自己努力,有机会读到本科研究生的残障人士,生活条件就会改善很多,家庭负担也会减轻很多。所以要自己争取机会上学,这是改变命运的唯一的手段。
上学才有机会改变命运,越是残障,越要上学!努力争取机会去上学!也呼吁学校给残障孩子更多的机会,不要轻易扼杀一个孩子唯一的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