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觉得好唯美的词啊。
心像玻璃一样晶莹剔透,而且一见到底,多美好啊。
可惜所有过于美好的东西都是假象,玻璃心很容易就碎了。
而且很悲哀的发现,我自己就是玻璃心。
也突然意识到自己承受不住任何压力的心,根本成就不了任何事。
如果对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伟人的品格梳理,会发现他们性格迥异,行为方式不一,但坚毅的性格几乎是共同点。
这也意味着,想要获得更成功,坚韧的心是关键。
偏偏我就是个玻璃心,一度让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好吧,这就是玻璃心的反应,很容易消极悲观,并自我贬低。
所谓的玻璃心,我的理解就是很容易因为外界的评价和压力对自己产生贬低消极的评价。
玻璃心的人很容易受伤,别人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解读出负面的信息。其实就是自信心不足,自我价值感低。过分依赖于外界的评价。内心不够富足,确切的说这其实就是自我不够强大的表现。
只有弱者才会格外玻璃心,从别人的话中或举动中感到了歧视。
玻璃心的人其实自己也不愿意自己拥有玻璃心,毕竟玻璃心的人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而谁不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玻璃心性格的形成必然不是一朝一夕的,有成长养育环境的影响,有自我天生气质的原因。长达十几、二十多年的经历形成的性格也不是一下能改掉的。
而且人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是坚强勇敢的,每个人都有心灵脆弱玻璃心的时候。
尤其我很清楚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玻璃心的,虽然现在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所以对于玻璃心的人我非常的理解,也清楚其实他们也为自己的玻璃心而痛苦着。
但绝不是说玻璃心就有理了。
前面也分析了,想要人生活得更成功更精彩,我们必须摆脱玻璃心。
如何安放玻璃心
为此心理学家给出的建议,就是重建自我的自尊,由向外的评价机制,转为向内的自我内在力量的评价,重塑人的价值观和尊严感。
记住没那么多人在意你,你自己活着就很好。
我们需要大思维框架,大的心胸与格局,安放我们那颗脆弱的玻璃心。
当看惯了生死存亡,看穿了爱恨情仇,一切就显得平淡无奇了。
放眼浩瀚宇宙,追溯历史长河,个体就显得渺小平凡了。
与其纠结于眼前的点滴利害,不若跳脱出来,从更高更远的视野来看,问题或许不再是问题。
而且很多问题可能不是一时一刻能解决的。
况且”如果你对人生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那就对了——因为正确的人生,不过是一系列的是错过程。“
诗人歌德说:”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常青。“
随着自我的成长,随着不断的实践,重新审视那些问题的时候,问题可能已经迎刃而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