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写我的父亲,其实我一直都想写点东西,关于父亲的。
我的父亲出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他与那个时代的大部分父亲一样,节俭、守旧,还脾气暴躁。即使在今天这个物质丰富、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依旧如此。我知道,这已经是他的性格了,与外界环境无关。
我是家里老小,父亲对我的关爱应了中国那句俗语,百姓爱幺儿。听母亲说,他们生我时正好赶上了计划生育,超生意味着罚款。我的姑姑联系了一个在我们当地插队的返城知青,她不能生,所以想抱养一个孩子,而我当时的出现正好符合她的这个意愿。
当时家里除了我父母外,所有人都同意将我送人。尤其是奶奶坚持要送(我出生时爷爷已经过世,因此奶奶非常有话语权),一则我上面已经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算是儿女双全,再则要面临罚款。父亲因此跟奶奶大吵一架,但仍然坚持不送。据说,家里被罚了不少钱(具体多少我不得而知),这些罚款在当时对于以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已经算是一笔巨款了。
就这样,我幸运的在这个家里成长,直到结婚嫁人。
我一直认为,父亲是个有文化的农民。他是六十年代初期的大学生。由于当时特有的原因,尚未毕业,大三时被遣回老家。原本寄希望于大学改变命运,却事与愿违,他的命运再次被改变,又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
我想这件事可能对他的打击比较大,因为在我的记忆中,他多次提到从学校回来后在村子抬不起头,在农业社做什么事都有人挑刺。其实这不是他的错,那个时代造就了那种现象。这也可能是他脾气暴躁的一个原因吧。一个人心里一直苦闷,却无法得到合适的出口发泄,于是这种郁闷日积月累成了火气,当然就会发泄到离自己最近的人身上了,包括他的爱人,子女。
关于父亲从大学遣返回家一事,我一直没有问他,可能是没有勇气。我的内心深处有些害怕,说不上来怕什么,怕重提此事父亲发火,还是怕他因此事再度伤心遗憾。
只记得小时候,去同村的小伙伴家里玩,他们的家长经常会说“你爸是个大学生”。说这话的口气没有什么羡慕,其实这也不值得羡慕,口气中更多的是酸溜唏嘘。我又再次明白了他说在村子抬不起头的那种感受。可能也正是因为他大学学业未完成,所以他就把这个未了的心愿寄托在了我们兄妹三人身上。这也是中国大部分家长的通病,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希望子女继续帮他们完成。
因此,在学习上,他对我们极其严格。偶尔也想偷懒,但是小孩的那点小心思很快会被识破。次数多了,也不敢了,当然是怕挨打挨骂了。好在我们兄妹三人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分别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目前也都有一份在外人看来不错的工作。
哥哥当时考上了高中专(现在已经没这种学校了),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八年代初这已经算是考的不错了,那个时候高考的录取率大约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吧。然而,父亲不同意,说再复读一年吧,他希望哥哥考上正儿八经的大学。一年后,哥哥如愿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在我们那个偏僻的小地方,祖祖辈辈都是靠种地为生的小地方,一个家庭出了三个大学生,也算是相当光宗耀祖了,父亲的心愿算是了了,虚荣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小的时候,父母要供给我们兄妹三人上学,因此家里的经济负担比较重。
记得那个时候我的衣服都是穿姐姐、表姐穿旧的。那个时代整体物质匮乏,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才买新衣服穿。而且过年的新衣服经常买的偏大,这样来年还可以再穿。偶尔,过六一儿童节时也会有新衣服穿,那是学校要求服装统一的。
有次父母带着我还有姐姐去镇上,除了买了家里的一些必需品,还给姐姐买了件衬衣。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一家人都急匆匆的赶路。回家的路都走了快一半了才发现新买的衬衣不见了,当时装衣服的袋子是挂在板车的把手上。大家都只顾着赶路回家,衣服什么时候在哪儿丢了完全没有印象。
没什么好商量的,父亲立即带着姐姐原路返回去找,母亲带着我先回家。记得那天晚上父亲跟姐姐很晚才回来,但是还是没有找到。回来的时候姐姐脸上满是泪痕,想必除了丢了新衣服没啥可穿心里难受外,必然还挨了一路骂。
回到家后,父亲又对母亲发了火,怪她路上不留意。我也吓得大气不敢出,唯恐做错什么说错什么惹父亲冲我发火。衣服已经丢了,每个人都有责任,每个人也都很委屈。然而每个人都只能忍受父亲的脾气,忍受他的火气,没有人反驳。这也是当时中国很多家庭的一个特征吧,男主人在家里有绝对权力,包括发火。父亲的发火也不是没有理由。在当时的年代,对一个挪一下都捉襟见肘的家庭,男主人的经济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父亲的脾气很不好,在全村都是出了名的。我家院子有棵枣树,经常有小孩在枣子还没成熟时来我家捡掉在地上的落果,偶尔也有小孩忍不住会用石头扔到树上,期望着打落一些枣子下来。一般,我的母亲对这些都是不理的。然而当他们捡的不亦乐乎时,如果听到我父亲的声音或者看到他回来,肯定会吓得落荒而逃。
然而,有一件事情,父亲没有对我发火,我至今都不明白为什么。
初三时,我转学到了一个据说教学质量好,中考录取率高的学校。因为离家远,需要住校,住校其实是在学校附近租民房住。
我也不知道经历了什么,在下午放学后几个同学来了我的住处后,我就死活找不到我的手表。那块表是上海牌,我一直记得。那个时候也不知道什么国际大牌,但那块表在当时我的眼里应该算是个轻奢品牌了吧。我很紧张,不知道怎么给父亲开口说这事。我告诉了房东我丟表的事,希望她能帮我找,然而同样无果。周末父亲骑着他的二八自行车来接我的时候,房东告诉了他这件事。我不知道我会面临什么。父亲听到后,居然没有发火,他帮我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帮我回忆到底可能是怎么丢的。最终还是没有找到。
父亲载着我回家,一路上他问我一周的学习情况,而我除了正常回答外,紧张的不敢多说一个字。
回到家,父亲就跟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越是这样我越不踏实。后来母亲给我说了这事,说是父亲没有生气。这时候,我才彻底的认为这事翻篇了。
父亲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他的暴躁的脾气带给子女的影响。哥哥跟他一样,暴躁易怒。我也是,而且胆小,特别怕看到别人吵架。即使现在自己已经成为母亲,也没有改变胆小的事实。好在我现在改掉了暴躁易怒的毛病,算是有点进步。
当我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父亲说了句,终于把你也给交代了。我知道他说这话的含义,他未了的心愿已经彻底完成。
我的大学在西安千里之外的杭州,父亲坚持要送我去。他不放心最小的孩子出远门。考虑到父亲年龄比较大,而且有比较严重的痔疮,出门不方便。哥哥说他送我去学校。坐火车出发那天,父亲送我上车,帮我放好行李。虽然有哥哥在,他还是不放心。车要开动了,他才下车,我看到他的眼角红红的。我原以为考上离家远的学校,我就可以任意撒欢了,这个时候我突然觉得我的想法很幼稚,我的心里很难过。
说到他的痔疮,不得不提到一件事,就是戒烟。在我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回家,只有母亲在家,她告诉我父亲因为痔疮,而且一直以来肠胃也不好,在西安住院呢。那个时候觉得住院是一件很吓人的事,总感觉只有病入膏肓的人才会住院。所以当我听到母亲的话时紧张的大哭。哥哥姐姐一直在医院陪护,考虑到我学业重,他们没有告诉我这件事。接下来那周的某一天,姐姐专门到学校来看我,说是父亲已经做完手术再观察几天就出院了。我的心里也安稳了很多。
父亲从医院回来后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把抽了几十年的烟戒了。我不知道一下子戒掉几十年的烟需要多大的决心和毅力,但是他真的就是戒了。他说在医院大夫说如果想旧病不再犯,最好就是把烟戒掉。他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于是就戒了。我想,他可能也希望自己的身体不再有什么状况,不想再给子女添麻烦。
大学毕业,本来可以在我上大学的城市找个工作的。可是父亲坚决不同意,他说他的两个孩子都在西安工作,为什么要把最小的我放在他乡。然而就业形势严峻,加之我在外地上学,要在西安找个理想工作有点困难。于是,父亲时常骑车到五六十里之外的西安找他曾经的同学,他高中的后来上了大学的同学,希望他们能帮我联系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单位。还好,我最终进了一家国企,不过不是父亲的关系。
父亲对我的这个工作非常满意,在他认为,只有国企才是正式单位,才是铁饭碗。虽然在日后的聊天中我多次给他灌输私企民企同样很好,国企现在没什么竞争力的概念,然而他仍然坚持他的看法。看来他的这个看法是永远改变不了了,其实改变了也没什么用。
我工作后,父亲时常会骑车来单位看我,顺便给我带点吃的,时间充裕的话,他还会找在西安的老同学叙旧。父亲除了带母亲专门做给我的饭菜外,还会带些家里的一些农产品,比如豆子,玉米啥的,让我拿给同事。说是同事都那么关照我,也不知道怎么感谢。要知道,父亲已经快七十岁了,我实在是不忍心他骑车四五十里还带着这么多东西。我宁愿每月发工资都请同事出去大吃一顿。可是父亲对他能骑自行车来看我很是得意,经常对我说我的很多同学都说我身体美的很(陕西方言,身体棒的意思)。我又能说什么呢?
哥哥工作后,给家里钱,他不要,说是你先帮我把你妹供给着。姐姐工作后,他还是这话。我工作了,给钱,还是不要,说是你哥你姐的收入都比你高,你自己赚的钱就自己花吧。等我跟你妈都老了,干不动了,到时再找你们要。但是我知道,以他的性格,是不会主动开口找我们要的。
结婚后,我回家看望父母的次数明显减少。有了自己的小家,好像事情也随之多起来。每每快到节假日,父亲就会电话过来,说是放假别回来看我跟你妈了,回你公公家吧,人家家里有老人呢(父亲口中的老人是我老公的爷爷,比他大十岁左右)。而我也就听话的回老公家了。有次放假,不记得什么原因,我没有回公婆家,跟着老公回了我家。我明显看到父母眼中的欣喜。我突然明白,父亲每次提醒我回公婆家,他是希望他们觉得我是个懂理的媳妇儿。而他自己又何尝不希望子女在过节回到自己的身边呢?老公家里有老人,而我的父亲又何尝不是老人呢?从那以后,过节我轮流回双方的老家,这样也比较公平。
老公跟我回家,看到家里的电视时不时出故障,提议给父母换个电视。他们看的电视还是姐姐刚工作时给买的,是那种老式的大屁股电视。这台电视也是我家的第一台电视。我给他们买了台液晶电视,而且屏幕更大。送回去,父亲第一句话就说现在这电视不是好着呢,花那钱干嘛。还不忘给我老公说,能省就省吧,有了小孩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听得出他的口气还有埋怨。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自己舍不得花钱,也舍不得子女为他花钱。
生了孩子后,我与父母的联系就更少,回家看望他们的次数也减少。孩子小时身体不好,我自己因此心烦意乱。休完产假后白天上班,晚上带娃,我身心疲惫。父亲有时候电话打来,我也没好气的跟他说话。但经常是挂了电话又懊悔的不行,知道不应该给父亲那种态度。中国传统观念里,对于女人生孩子这类事,女人对女人似乎更能说上话。每次电话接通后,父亲聊不了两句就会说,让你妈给你说吧。他应该是干着急没办法,想着母亲多少应该能给我说点更有用的。
今年年初,父亲提出来想去看他高中的老师,我答应陪他去。见了老师,父亲很激动,甚至有些哽咽。这个老师应该是他高中时代唯一健在的老师了。师生两人聊了很久,聊母校,聊同学,聊老师。也就是那次聊天,我才得知父亲高中的老师都很牛,有些名字是我从教科书上才能看到的,而他的语文老师就是杨虎城的秘书。我突然有点仰视我的父亲了。
去年底,我带父亲做了个全面检查。检查报告显示父亲各项指标都正常,除了稍微有点心律不齐。体检的大夫说,像你父亲这年龄,身体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父亲不抽烟不喝酒,饮食清淡,我相信他说的是对的。只是,我最近明显感觉到父亲的思维能力不如以前,耳朵也开始背了。一直想去问问医生,看有什么办法能延缓,却一直还没问,对自己有点小懊恼呢!
一个同事说,每次回家看父母见一次少一次。听着让人心酸。古人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父母还健在,尽己所能,给父母一个安静祥和的晚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