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站在90年代桐乡的汽车站,王峰左顾右盼,这里人来人往,车流穿流不息。找了家便宜的旅馆,他买了张地图便大街小巷地穿梭寻觅着。他看到了一个跟家乡不一样的蓬勃发展的城市。这里有拔地而起的高楼,有黄色的面包车,还有来来往往的船只。他看到了渔行街上青砖灰瓦的老宅子,他还看到了一个个的木雕加工厂。有规模巨大的东阳木雕厂,也有作坊式的家庭工厂。他四处打探着想寻找一个工作,好能在这里安定下来学习正宗的东阳木雕技艺。
一个老师傅看小伙子精神,说话条理清晰又有礼貌,便告诉他:“小伙子,你想找大厂生产的高端家俱就去横店镇,中档的去南马镇,低端的小作坊生产的就去画风水镇。”
“大爷,我就想找一份工作,我也会木雕,我该怎么找,去哪里找呢?另外,我还想了解东阳木雕的历史、发展,我想拜师学艺。”
“哦,你想学艺?”那大爷斜眼瞅着王峰,探究的意味浓厚。他接着问道:”你为什么要来这里,为什么不去深圳、上海那些大城市?那里赚钱好像更快些吧!”
“不瞒您说,我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我跟着我父亲学习木雕四年。本来想去深圳找个工作,去外面看一看。我父亲建议我来这里,他说这里的木雕工艺发展的好,建议我来这里学习,真正掌握一门好手艺。”
那老者只是默默地听着,不时地端详一下王峰。
“我父亲一直是给人做木雕家具的,可是我看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木雕家具了。他们都喜欢那种板式家具,还有欧式家俱。年轻人觉得木雕家具太老旧。可是来了东阳我却发现东阳木雕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发展趋势却越来越好,这是为什么呢?“
”哈哈哈,你这个小伙子有头脑,我喜欢,那你就先在我这里干吧!”
王峰怔怔地看着面前这位老者,这才发现面前这位头发灰白,一身白色中式绸装的老者不简单。他忙不迭地说道:“谢谢,谢谢,不知您是……?我该怎么称呼您呢?”
原来这位老者是东阳小有名气的艺人陈,他开了一家中等规模的木雕厂,专门生产红木家具及木雕艺术品,主要出口韩国及日本。陈大爷首先考察了王峰的绘画功底,他说:“学习木雕首先要喜欢绘画,看到一个物品你得能画出来,其次才是雕刻的手法。
这之后王峰就在陈大爷的厂里做了一名雕刻工人。白天他在厂里干活,晚上就在宿舍里下功夫。王峰把整本画册完整地背下来,在白描、勾线上狠下苦功,任何东西随手就能画出来。出门看到一座山,就忍不住想画到纸上;出门看到什么就画什么,画车,画行走的人……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画,所有图像全都印在脑子里,后来,他创作基本不需要再翻阅资料了。王峰的勤奋好学,陈大爷都看在了眼里。
一天,陈大爷对王峰说:”王峰啊,你来厂里已经一年了,你勤奋好学,做出来的产品的品质都非常好,我不收徒弟已经很多年了,但是我破例收你为徒,但是我有个条件......“说到这里陈大爷顿了顿。
”陈大爷,什么条件我都答应,只要我能在厂里干,能跟着你学技艺。“王峰急切并诚恳地说道。
”嗯,你愿不愿意跟我签订长期劳动合同?我把你教会了,你一脚把我这个师傅踢开了怎么办呢?“
”师傅,我愿意,您提什么条件我都愿意。“王峰斩钉截铁地说道。他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掉入了木雕这个神秘的世界,一把小刀切、削便把形体、景象和中国深远的文化刻在里面,抚摸着凹凸有致的图像,王峰就象在抚摸心爱的人的脸庞。
”爷爷,给您的茶。”他们俩正说着,一位戴着发箍,一头披肩长发,蓝底白花旗袍的秀气姑娘端着一把紫砂壶走过来递给了陈大爷。
“噢,噢,欣欣给小王也倒杯茶来。”陈大爷招呼道。
“不用,不用,我不渴。”王峰连忙看着那姑娘说道。
“随他吧,哈哈!”陈大爷看了眼欣欣说道,欣欣也仔细地正打量着这个棱角分明,五官周正的年轻人。
“我的孙女陈欣欣,浙江艺术学院刚毕业学美术的。”
“您好!”王峰起身向欣欣鞠躬道。
“这是我徒弟王峰,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你好!”欣欣也甜甜地跟王峰打招呼。
“王峰以后可以经常去博物馆参观一下,看看好的艺术作品。”
“嗯,好,我喜欢去那里。”
他们三个就着东阳木雕的历史侃侃而谈。这以后在学艺后,王峰也渐渐成了陈家的常客。欣欣和王峰经常相约穿梭在各个博物馆之间。
王峰对于东阳木雕的历史也清晰明了了。东阳木雕约始于唐而盛于明清,自宋代起已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至清代乾隆 年间,东阳木雕已闻名全国,当时约有400余名能工巧匠进京修缮宫殿,有的艺人被觅选进宫雕制宫灯及龙床、龙椅、案几等、后来又发展到在民间雕刻花床、箱柜等家具用品。东阳木雕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家具装饰,形成整套的技艺和完善的风格,现存有卢宅“肃雍堂”和白坦“务本堂 ”、马上桥“一经堂 ”等明清古建筑及“千工床 ”“十里红妆 ”等家具。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平面和空间范围内,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可以比西洋浮雕更为丰富,这就是传统赋予的长处。
看着《乾隆宝座》《四大金刚》《忆江南》等恢宏大作,王峰被震撼了,因为每部作品里都透露着认真求是、传承创新。王峰对于木雕和工匠精神慢慢开始有了概念。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