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雍也篇通讲(一)

雍也篇通讲(一)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4-07-10 08:51 被阅读0次

    前言:上周,我们通过对《公冶长篇》的通讲,明白了《公冶长篇》是对前四篇的总结和落地,孔老夫子通过具体的人和事,上半篇告诉我们:公冶长的“非其罪”,南容的“免于刑戮”,子贱的君子气象,子贡的“瑚琏之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冉雍的“不佞”,漆雕开的“不仕”,子路的“治其赋”,冉求的“为之宰”,公西华的“与宾客言”,颜回的“闻一知十”,都是“仁”的具体表现或某个方面,还从反面告诉我们,宰予的“昼寝”,申枨的“多欲”,则不能算“仁”。更为关键的是,上半篇以“性与天道”和子路勇于践行做总结,启发我们“为仁”重在践行。

    下半篇告诉我们:孔文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子产的“君子之道四”,晏平仲的“善与人交”,令尹子文的“忠”,陈文子的“清”,季文子的“思”,宁武子的“愚”,伯夷叔齐的“不念旧恶”也都是“仁”具体表现或某个方面;又从反面告诉我们,臧文仲的“不知”,微生高的“不直”,则不能算“仁”。最关键的是本篇最后阐述了孔子的“大同”理想,并以“自省”和“好学”作结,值得深思!)

    上周咱们串讲了《公冶长篇》,通过孔子对门弟子和古今人物的点评,指明了“仁”的种种行相和表现,并告诉我们要修为“仁德”,重在践行,重在自省,重在“好学”。那么,《雍也篇》又在告诉我们什么呢?他与前四篇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关于《雍也篇》的主旨

    《雍也篇》30章,有的分28章,共816字。有人说《雍也篇》是孔门十哲的集体亮相。本篇十哲悉数登场,且冉雍、颜回均出现3次,可谓寓意深刻。总体来说,是在《公冶长篇》谈论“仁德”的基础之上,继续论述君子的“为仁之法”和“临民之道”。

    唐文治曰“空山鼓琴,《先进》之文也。云水苍茫,《微子》之文也。桃源缭远圣哲离忧(离,罹也,言遭忧患之境也),《雍也》之文也。承《公冶长》一篇,故又历记诸弟子之事。有弟子三千人,鸿才硕德不能见用于世,徒抱‘博施济众’之愿以终,何哉?”

    《论语注疏》邢昺曰:此篇亦论贤人君子,及仁、知、中庸之德,大抵与前相类,故以次之。

    朱子曰:篇内第十四章以前,大意与前篇同

    钱穆曰:本篇自十四章以前,亦多讨论人物贤否得失,与上篇相同。十五章以下,多泛论人生。

    南怀瑾先生说:“《公冶长》代表修德之体,《雍也》代表进德之用。”“《公冶长》是对前四篇整个学问系统,作一对话式讨论的前半集,本篇第六篇《雍也》是和第五篇的性质衔接起来的,也就是讨论印证的后半集。”

    方骥龄说:“前篇重在论仁心,本篇重在论义行仁内而义外,两篇可谓相得益彰。”

    杨朝明先生说:“该篇谈这么一个问题:如何立己成己,做君子儒;或者如何立己达人,让生命扎根。

    这样,《雍也篇》粗分可分两大部分,一到十六章(钱穆:十四章)多讨论人物贤否得失,是借具体的人和事,谈仁德,谈仁德之用,即为仁之法;十七章以后泛论人生,通过人生讲仁德,讲“中庸之德”,讲临民之道。

    细分,也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今天,我们按四部分来剖析一下《雍也篇》。

    二,立己成己,要有担当6.1--6.9

    这部分谈“为政”问题。通过论仲弓,希望弟子们像仲弓那样做一个可以“南面”的担当者,立己成己,达己达人。

    这九章,仲弓出现3次,颜回出现2次。先说仲弓。四科十哲中第一科就是“德行科”,仲弓列德行科,但并不意味仲弓仅有德行。同样,颜回列“德行科”之首,那个时代,从孔子到孔门弟子以至于各国国君,都认为颜回可以为“王之辅相”,像周公召公那样具备做相的能力,仲弓也同样。

    首章,“雍也可使南面。南面,代指为政;使南面,就是做引领者。此章所讲,是一个人要成为大人君子,成为一个有高境界的人。为什么仲弓“可使南面”?第二章给与了答复。第二章以仲弓和孔子对子桑伯子的点评,彰显仲弓的政治主张“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孔子说“雍之言然”,对仲弓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仲弓的政治哲学也体现了出来,就是“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本章还暗含了一个“度”的问题,与篇末的“中庸”之道相呼应。同时,本篇的五个“简”字,其含义略有不同,请大家细心体会。

    第六章,“子谓仲弓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仲弓又出现。这一章谈的是:一个人成功与否,与其出身并无太大关系,重要的是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和杰出的才能。人如果有能力,总会被人发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称赞仲弓是可用之才。

    该篇专门把冉雍摆在前两章,以“雍也”为名,也是有特别用意的。体现了冉雍在孔门弟子中的地位。大家都知道,荀子对仲弓非常尊敬,把他的地位提到很高,甚至和孔子相提并论。

    在《雍也篇》,出现频次高的,还有颜子。颜回的地位不言而喻,接下来谈到颜回好学。

    第三章,“弟子孰为好学”,是对颜回的高度评价。好学作为一个词组,在《论语》中这是第三次出现。且三次“好学”,都不是专指学习文化知识,值得深入体会。本章,称颜回好学,且特举“不迁怒,不贰过”两事,可见孔门之学,重在修心为人,重在进德修业,此为学者之本。学什么?就是学道。为政者如果自己没有道,那怎么为政?在孔子看来“不迁怒,不贰过”是好学者应该达到的最高境界,也只有颜回能达到这种境界,其他弟子望尘莫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雍也篇通讲(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wo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