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妈妈在生我之前是一个初中英语老师,所以我的英语启蒙比老家的同龄人要早两年。当时大家还都是从初一开始学英语,而从我四年级开始,妈妈就买好了启蒙教材每天中午在家教我二十六个字母和简单的单词、语法和对话。妈妈希望我能有标准的发音,所以从音标开始我跟着VCD里老师的示范一个一个地反复读。初中时语法不好,妈妈在暑假拿着语法书一页一页地教我,帮我将语法基础帮我打牢。这么多年的英语底子和优势都起源于妈妈在我的教育上的远见卓识。
我人生的早期记忆只剩下一个一个的碎片,在其中一个清晰的碎片里,记着有一次家里老旧电视机里放着英文配音的《西游记》,而妈妈在旁边认真地看着,不时轻轻地跟着念着里面的单词或台词的画面。当时我还听不懂这鸟语,更没想到语言学习会成为我的人生兴趣之一。
我一直坚信,父母的潜移默化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我妈妈的英语基础和对我的早期教育,让我英语成绩一直都在班上前几,学习好给自己带来自信,而这种自信又反过来让我更有动力去学习。这些年别人问我为什么英语学得这么好,我一直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practice makes perfect。而追根溯源,还是妈妈帮我打的基础给我带来的自信和成就感造就了我的这个兴趣。
上初中后,妈妈给我买了复读机,在县城里唯一一家英文书店里我看到了我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本杂志《Crazy English》,一本书配两盒磁带,一月一册。在2000年那会,20块钱一个月不是个小数目,但我爸妈在我的学习上向来是比较舍得花钱的。所以我初中到高中六年是听着疯狂英语里的美文、电影原声、英文歌曲、访谈和新闻长大的,然后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听得懂每次听力考试里对话的每一个单词了。
当年还小,听磁带也是一知半解,听不大懂。喜欢听纯粹只是觉得很享受听不同场景下英文,喜欢这门语言的美感。
很多年以后在大学里面听到一个中文讲得特别好的外国老头分享的语言学习方法,提到了“泡脑子”这个概念,我突然顿悟过来,那几年我把自己的脑子泡在了一个人为创造的英语环境里。
一边享受一边提高英语,是我人生中最棒的英语学习体验之一。
高中的时候不管怎么努力,只能维持个英语前五,不能一直考第一。到了大学以后突然发现自己毫不费力地就能保持英语全班第一,这个纪录一直保持到研究生入学考试和研究生时期的英语学习。读研时期末考试前每门考试考前都要努力复习上半天,唯有英语考试前,当室友们还在挑灯夜战时,我完全不准备复习,早早地爬上床,因为心里很清楚肯定是第一。而这份底气来自于研究生期间坚持了一年半每周5天到6天坚持做两分钟的BBC News字幕听写,以及我从小学四年级以来持续保持每周甚至每天学习英语的习惯。
而我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口试第一除了考前的努力准备以外,也是大学前两年坚持每周去学校英语角以及大三起时不时去南昌的toastmasters俱乐部练习口语表达的厚积薄发。
工作以后一直在中国公司,基本没有太多机会说英语,所以从2016年开始在朋友的推荐下在51TALK上买了一对一口语课。2017年审的时候课程快要到期了,为了用完课程基本是一边出差一边晚上上半小时课,从柳州上到了南京,再到烟台、石家庄、沈阳、迁安。当时一直和同一个英国老师上课,每次上课老师都会问一问我人在哪里,因为酒店背景一直在换。
这些坚持下来的学习,不管是英语还是会计,虽然在坚持的时候有时候觉得不容易,但坚持下来后,在某个时刻往回看时,都觉得那些坚持的月份里的每一天,都充满着非常美好和充实的时刻。能够全身心投入,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直到达成目标,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之一。
任何事情,只要你付出的有效时间足够多,足够坚持,哪怕一开始再难,最后一定会成为一件不费力就能做好的事情。
大学时不费力的期末考第一让我明白了龟兔赛跑的真正意义。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要在意哪一段不如别人,只要坚持,就能笑到最后。当别人走走停停,而你一直在以自己的速度坚持时,你就有可能在时间的长跑中一骑绝尘。
我英语的巅峰时期是2010年考BEC剑桥商务英语中级和高级的时候,那个时候考试费500元对我来说是笔巨款,从来没有考过这么贵的考试的我为了不浪费考试费,每天坚持在英语上花5个小时以上。早上花一个多小时背50个单词,几个月单词量突飞猛进;不上课的时候就去图书馆做阅读听力,有时早上背的新单词在阅读中遇见,便能感受到与新单词多见面的喜悦感;晚上花一小时和自己的口语搭档练习英语,最后进化到室友发现我的梦话从家乡话和普通话升级到了英语。 集中时间突破自己的瓶颈把自己的英文水平带到一个新的高度是让我收获最多的方法,每次以考促学都能给我带来长足的进步。
考BEC让我突破了中式思维逐渐拥有英语思维;考研英语让我突破了长难句,开始能读懂一些更难的文章;考CMA和USCPA让我突破了专业英语的理解,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又上了一层楼;未来我准备考一次雅思来突破一下英文写作的规范性和英文阅读速度。
除了平时坚持细水长流式的听说读写练习,通过考试来刻意练习以求突破是我学习英语另外一个秘诀。
学习一项技能有点像与一个人相识,多与之见面才能越来越熟络。
2011年在一个同样爱好英语学习的学弟的介绍下知道了头马这个组织的存在,之后待在南昌的五年间,因为学校在郊区离得太远所以只断断续续地参加着南昌的活动。直到去年才在深圳正式加入头马,这九年间因为头马认识了很多热爱英语和演讲的小伙伴,也因为找到了组织,有人陪伴一起前行让我在英语上的坚持能够更加不费力。
我在加入头马后的第一篇演讲就是回顾我的英语学习之路,总结了三点感受:
第一,不要在舒适区内学习,一定要将自己推出舒适圈在学习圈内刻意练习。
第二,尽可能地给自己创造英语的语言环境,让自己的大脑适应英语这门语言和思维。
第三,大部分人记不住你的错误,所以一定要勇敢地犯错并从错误中学习。
读初中时,李阳疯狂英语很火,因为我热爱的从来只有疯狂英语杂志,所以当时没有随大流跟着李阳学。但在看表哥们的李阳疯狂英语教材序言时,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I LOVE LOSING FACE.当时还年幼的我在家里的传统教育下一直觉得脸面是顶顶重要的事情,怎么能丢脸呢。
毕业工作以后发现脸皮不是那么重要,做人要低调,姿态要谦逊,沟通以达成目标才是真正顶顶重要的事情。适当地“不要脸”去多问多了解,是有效沟通的重要前提,也是进步的前提。
这一年来,因为一直告诉自己要克服紧张感,“不要脸”,我演讲的台风越来越好,在公众面前做英语演讲也越来越自信。
学习语言最后一个秘诀是不怕丢脸,头马有一个口号特别激励我:第一坚持,第二不要脸,第三坚持不要脸。
拥有不要脸的精神,愿意坚持在学习圈内刻意练习,适当给自己找一些压力逼自己去阶段性地挑战一个考试以求突破,这是我学英语的三大方法论,也帮助我学习新技能和每日反省精进。
具体的英语学习技巧我将在下一篇中具体论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