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没有?我们生活的城市里面,有很多业态正在变成这样的“目的地”——俗称网红打卡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和名词?是手机拍照功能太方便,还是大家心浮气躁?
繁华中的古风庭园 麒麟书局如果你来福州,我会带你去三坊七巷和麒麟书局打卡,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这个打卡地。
还好,这里并不太需要排队,比较好,她就在最繁华的三坊七巷中默默的等待,更好的是,她这里的饮品餐食,没有雷点。最好的是,你可以一边休息聊天,一边拍出好照片留念。
古今无缝衔接的风景 二楼不同角度这样的环境,你想不想和她合照一张?
再比如,我都到了鼓浪屿了,日光岩队排得再长,我也得上啊。对,到达它本身就是目的地。这是人生当中要搜集的一张邮票。把它收集到自己的生命当中,这是一件自己的任务,你要完成它,所以忍受排队很正常。
蔡钰老师把这种地方称之为叫“附近的远方”。
经常有些人诗意大发,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我不要近处的苟且,我要到远方去走走。
远方有什么呢?远方有山,有水,有文化古迹,有别人的生活。
有很多景色确实在远方,比如鼓浪屿,比如玉龙雪山,但是大多数人不可能那么有时间去到每一个想去的打卡地,于是,有些人在用人工、用商业手段给你制造一些远方。
更准确的说,大概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世博会在伦敦建水晶宫;然后在巴黎修埃菲尔铁塔;到了二十世纪初,迪士尼乐园开始出现。21世纪以后,手机社群迅猛发展,一个人工的景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过了鼓浪屿。
花一夜的时间,造出一个远方,没有任何历史渊源,没有任何文化传说。这就是目的地商业,直接卖梦境给消费者。
在这个梦境里面,你去就是目的,你不需要通过它再达成什么别的目的。
这种“附近的远方”正在朝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在我们身边,遍地开花。
小小美美的环境,让你感觉自己仿佛置身巴黎、置身图书馆、或者置身有机大森林。我把这个环境创造出来,让你愿意泡在里面。
于是,诗意和远方突然变得触手可及。这么简单的事,你愿不愿意去打个卡。告慰一下自己疲劳的身心灵?
麒麟书局入口
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去寻找那些曾出现在梦境中的路径、山峦与田野吧。——《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
哪怕有时候只是人造的,去打卡一下,心生欢喜,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