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终于将《秋》看完了,至此激流三部曲我终于是通读了一遍。
在最后几个章节里,三老爷克明也终于是死了,高家这一辈中最后一位支承者也终于是完成了他的使命,而高家也因为他的死而分崩离析了。其实,我觉得克明应该是代表着封建制度中较为好的一面,在缝补中度过了最后的时间,却终是无力回天,这也是件很悲哀的事情,其实,他也只是想让这个大家庭的香火得以延续,只是看着一辈不如一辈,旧的制度的修复力已完全跟不上新的制度摧毁的速度,他心里也是明白这一切终将到来的,所以他才会上演一出托孤,他知道他死后的高家一定会走向更加落莫,那是他无力挽回的,也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也许克明的死就是封建制度最后的一根稻草,所以文以秋为名,标示着封建制度的秋,秋以心上为愁,我想这也是克明的悲。
枚少爷最终也走向了末路,这是我一直所不能理解的,我不知道他的父亲周伯涛到底是在喻示着什么,代表着什么,是旧制度的忠实卫道者,还是只是一介牺牲者,他的很多项举动是我所不能理解的,我不知道巴金先生安排这样一个人物出场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周伯涛的两个子女都是因他而死,而他却在外人面前懦弱,在家人面前强硬如此,这种类似于扭曲的性格,是不是在说旧制度的扭曲?而枚少爷的悲剧,在一开始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在梅死前托觉新照顾时就已经预示了一切。
最可怜的当是淑贞,不到十五岁的年龄最终走向了终点,在她死后的第七天正好是她十五岁的生日,这是不是一种讽刺,对于旧制度的讽刺,而文中淑贞死后的最大转点,却是五婶的转变,对于淑贞的不值,实在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这也是高家这个大家庭里逼死的最后一个人, 淑贞一生都在恐惧中滤过,最后的死不能不说也是一种解脱,只是给浓烈深重的背景涂下了更加沉生的一笔,一切都是定数般的命运。
一直以为秋天过了就是冬,也是在设想未来的冬,所以在看完最后一句话后,一直睡不着,虽然文中说没有一个秋是过不去的,那就是预示着新的春的来临,可是冬的残酷不仅仅是对于旧制度,对于新生的萌芽,也是一种残酷的历练。思绪万千,在迷蒙中慢慢入睡,可惜一些好的想法没有记下,现在想来却又是一片空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