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淮安城事
淮诗 | 孙逖夜宿淮阴诉秋愁

淮诗 | 孙逖夜宿淮阴诉秋愁

作者: 拉拉藤halalateng | 来源:发表于2017-09-27 08:05 被阅读1次

淮阴夜宿二首

水国南无畔,扁舟北未期。

乡情淮上失,归梦郢中疑。

木落知寒近,山长见日迟。

客行心绪乱,不及洛阳时。

永夕卧烟塘,萧条天一方。

秋风淮水落,寒夜楚歌长。

宿莽非中土,鲈鱼岂我乡。

孤舟行已倦,南越尚茫茫。

今日介绍唐代诗人孙逖。

孙逖(696~761),唐朝大臣、史学家,唐朝潞州涉县(今河北涉县)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有作品《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晦日湖塘》等传世。

孙逖传世的六十多首诗,大致分为四大类:抒怀诗、送别诗、奉和应制诗和写景诗。由于他身处盛唐,生活舒适,仕途通达,其抒怀诗多是些思乡之诗。比如《淮阴夜宿二首》。

介绍他的诗之前,我们先了解下他的仕。

据相关文章介绍,孙逖15岁时,他面见雍州刺史崔日用。崔日用出题令其作赋。孙逖挥笔而就,文理精妙,意趣横生。崔日用惊叹不已,即与其结交。唐玄宗开元十年(722),经崔日用推荐,玄宗李隆基亲至洛阳门接见,并令户部郎中考试其文才。孙逖文墨超凡,甚得玄宗器重,即升为左拾遗,不久又升为考功员外郎。其后,升为中书舍人,起草诏令,文笔最优。宰相张九龄阅其文稿,反复推敲,一字未能改动。

《淮阴夜宿二首》,写的是淮阴,思的却是故乡,还有其“第二故乡”洛阳。

诗中“对子”颇多。如水国南无畔,扁舟北未期;木落知寒近,山长见日迟;秋风淮水落,寒夜楚歌长;宿莽非中土,鲈鱼岂我乡。尤其“木落知寒近,山长见日迟”二句借写抒情,让人有一叶知秋愁更愁的感伤。

纵观这两首诗,淮阴没有给诗人带来太多的喜悦,反倒是那茫茫的水面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水国南无畔、南越尚茫茫等诗句,真无愧于大淮安这座被誉为“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

或许正是这种在水上的漂泊感,犹如浮萍,让诗人身在他乡“思绪乱”,见到落叶、夕阳、秋风起,连鲈鱼都觉得食之无味了……

最后分享孙逖的《宿云门寺阁》,算是诗人代表作,处处都见匠心。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依次叙述赴寺、入阁、睡下、入梦;又以空间为序,先从远处写全景,再从阁内写外景,最后写阁内所见。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以上部分配图和文字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致谢!

相关文章

  • 淮诗 | 孙逖夜宿淮阴诉秋愁

    淮阴夜宿二首水国南无畔,扁舟北未期。乡情淮上失,归梦郢中疑。木落知寒近,山长见日迟。客行心绪乱,不及洛阳时。永夕卧...

  • 孙逖《夜宿门寺阁》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 淮诗 | 宿淮阴作

    宿淮阴作秋灯点点淮阴市,楚客联樯宿淮水。夜深风起鱼鳖腥,韩信祠堂明月里。 《宿淮阴作》是唐朝陆羽写的一首诗。 陆羽...

  • 静看•千家诗之七

    观永乐公主入蕃 孙逖 (唐)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 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孙逖(696~761) 唐朝大臣...

  • “这里有淮安”之上海市淮阴路篇

    淮阴、淮安,这两淮之争似乎从未停止过。作为一位老淮阴人,如今的淮安人,更多时候还是希望像两淮路(翔宇大道)、三淮一...

  • 古诗07观永乐公主入蕃

    07观永乐公主入蕃 孙 逖 唐 边地莺花少, 年来未觉新 。 美人天上落, 龙塞始应春。 作者简介:孙逖(696~...

  • 《宿云门寺阁》

    孙逖《宿云门寺阁》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宿云门寺阁孙逖香阁东山下, 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 卷幔五湖...

  • 取名——武

    武湖秋: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宿云门寺阁》·唐·孙逖 【译文】到了晚上,悬挂的灯火照映着群山,卷起窗幔,映...

  • 爷爷、姥爷与他俩的战友们(54)康家庄花香擒敌

    近来,孙步亮等人探知的两淮小鬼子特战队的情报是准确的,目前龟缩在淮阴城里的鬼子两淮特战队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扩充和整训...

  • 秋怨

    秋风秋雨敲秋窗 秋闺秋夜秋枕凉 满腹愁怅对谁诉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淮诗 | 孙逖夜宿淮阴诉秋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ey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