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清醒思考的艺术

清醒思考的艺术

作者: 译允 | 来源:发表于2018-01-08 20:38 被阅读0次

    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

    译允分享

    图片: https://images-cdn.shimo.im/mN7bnSLYFsIBJFjJ/清醒.jpg!thumbnail

    什么是思维错误?

    刻舟求剑的故事大家都听过

    话说,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了水中,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而那个楚国人却用小刀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呀!”

    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

    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当心找不回来了。”

    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

    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凭着船上的记号怎么能找得到呢。

    这其实就是犯了思维错误。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就是有关于思维错误的——《清醒思考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

    作者罗尔夫•多贝里。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犯一些思维错误却不自知,导致在不知不觉中掉进了思维错误的坑里与认知陷阱里。

    这本书就一一列出了人们常犯的一些思维错误,有些还给出了相应的应对办法。

    当我们明白了错误的思维是如何发生后,就可以更大可能的远离思维错误,让我们犯错更少,离成功更近。

    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些思维错误

    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一个思维错误

    一、幸存偏误

    幸存偏误是指: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我们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不了解现实的我们,对成功抱有一种幻想,认识不到成功的概率有多微弱。

    我们总是更容易发现成功者的故事,眼里都是成功者的身影,但却很少关注到失败者的墓地。

    其实每个成功作家背后都有100个作家卖不出作品,每个卖不出作品的作家背后又有100个找不到出版社的作者,每个找不到出版社的作者背后又有数百个刚刚提笔开始写作的写作爱好者。

    这才是社会存在的客观事实,而这些却常常被我们忽视,导致总是系统性的高估成功的概率。

    那该怎么办呢?

    多看看成功背后失败者的墓地,这样做虽然伤感,但对我们却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二、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当我们看到游泳健将健美匀称的身材时,除了羡慕之外,同时也希望自己能拥有这样的身材。那要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拥有呢?

    游泳?因为游泳健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呀,要想拥有好身材就得靠游泳。

    NO,NO,NO!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和大家说的第二个思维错误——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我们以为游泳选手是通过游泳才拥有了健美匀称的身材,而事情的真相是,他们之所以成为出色的游泳选手,是因为他们已经拥有这样的身材。他们的身躯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他们运动的结果。

    同理:女模特儿为化妆品做广告,并不是因为她们用了化妆品才变漂亮,而是她们本身就天生丽质才被选上来做化妆品广告。美丽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结果。

    一旦我们混淆了选择标准和结果,我们就会产生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如果没有这种错觉,很多广告都不会奏效。

    那我们要怎样才能不产生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呢?

    在跨入泳池之前,先照照镜子,诚实地面对自己。

    三、过度自信效应

    法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度,都说法国的男人不仅绅士而且浪漫。

    在法国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小调查:法国有多少男人认为自己是高出平均水准的好情人?结果84%的法国男人都这样认为,这远远地超出了50%的的标准。

    这就是“过度自信效应”

    在股市中,这样的情况也经常发生,特别是经济学家预测未来股市的走势,往往会高估的厉害。而且这一效应对专家的影响比对非专家的影响更严重。

    所以我们在面对所有的预测时都要持有怀疑态度,尤其是所谓专家做出的某种预测。

    在筹划任何事情时多从悲观的角度出发,作好最坏的打算,这样才能让你更加清晰从容的判断形势。

    四、从众心理

    大家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情况,看见某家餐馆门前排了好长的队,就会认为这家店的东西肯定好吃,于是自己也加入到排队的行列。

    或者在一个十字路口遇见一群人,他们一个个都在仰望天空,你也会不假思索的去仰头去观看。

    或者过红绿灯,看见别人闯红灯,自己也跟着闯。

    这是为什么呢?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仅次于股市泡沫和股市恐慌的恶魔。

    从众心理有其不好的一面,但如果应用得当,也能发挥出它好的一面

    比如:喜剧和访谈节目可以利用从众心理,在关键位置插入笑声,可以起到带动气氛的效果。

    所以,辩证的去看待从众心理,避开从众心理的坑的同时,在生活中应用好从众心理,也可以让生活更快乐和出彩哟。

    五、纠缠于沉没成本

    电影很糟糕却因为自己花了电影票的钱而不愿提前离场,最终不仅花了钱还浪费了时间。

    女朋友很糟糕,彼此间性格不合适,男方却因为自己付出的太多,而不肯及时结束这段关系,最终在纠缠里饱受折磨。

    股市投资人,常常会陷入这样一个怪圈。当股价高于买入价时,就卖掉股票;如果股价低于买入价,就抱着不卖,最终越亏越多。

    ……

    以上的这些情形就是掉进了纠缠于沉没成本的思维错误里。

    为什么会有这种荒谬行为呢?

    因为人类想努力表现坚韧,害怕矛盾。如果决定中断自己之前的选择,就是在承认从前的想法与今天的不同,而继续去执行之前的无意义的选择是在推迟这一疼痛认识。这样我们才能显得更坚韧。

    那面对纠缠沉没成本的状态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理性的做法是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六、互惠偏误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吃别人的嘴软,拿别人的手短“。

    大家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呢,受了别人的恩惠,之后别人拜托的事情就不好意思拒绝了,虽然自己不想做,但为了不亏欠别人,也只能勉为其难。

    这其实就是”互惠偏误“

    互惠原本其实是一件好的事情,说的是互帮互助的一种行为。

    特别是在远古时期。

    比如:有一个猎人有一天运气特别好,猎杀了一头鹿,肉很多,一天吃不完,那个时代又没有冰箱,于是他就把鹿分享给其他的群体成员。当他有一天运气不好的时候,也可以得到其他群体成员的分享。互惠在那个时候是一种生存策略,是一种风险管理。

    当然互惠也有其可恶的一面,即冤冤相报何时了。

    以及发展到现在的利用互惠偏误去达到索取的目的。

    那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不陷入互惠偏误的思维错误中呢?

    拒绝他,拒绝别人的赠予。

    正如一个女人说她在酒吧里为什么不让别人请她喝饮料,因为她不想要这种跟别人上床的潜在义务。这样的做法才是正确的,明智的。

    七、确认偏误

    确定偏误是所有思维错误之父

    有些减肥的小伙伴对此深有体会,为了减肥,食用了某种减肥食品,每天称重,发现体重轻了一些,就把它归功于减肥成功。如果体重增加了,就视为正常波动,将它忘记。然后连续数月生活在这种幻觉中,认为这个减肥食品很管用,虽然他的体重基本保持不变。

    人类擅长于过滤新信息,让它们与我们现有的理论、世界观和信念相兼容。这就是确认偏误。

    还有一种确认偏误是人们习惯于事先把一件事情的性质确认下来,然后再去寻找相关的现象和论点来证明自己的确认是没有错的。

    比如:很多人都听说过“冥想是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然后聪明的作者就会用大量的例子去证明这一理论。而没有人会去寻找那些未冥想而幸福的人和虽冥想却不幸福的人的例子。因为这样做,这种图书就没人去买了呀。

    那我们要如何去避免自己掉进确认偏误的坑里呢?

    写下你的信条——有关世界观、投资、节食等等,然后寻找反驳证据。干掉自己最心爱的理论,这虽然很难,但聪明的人是不会躲避的。

    八、权威偏误

    我们常常听信于某位专家的话,但有很多事例都可以证明,权威也是会出错的。出错其实是人类的通病,但是面对权威时我们往往会将独立思考调低一级。我们会服从权威,哪怕是在理性或道德上毫无意义的地方,这就是权威偏误。

    比如:听股票专家的话,最后变得血本无归的人大有人在。

    那该怎么办呢?

    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一位专家,我们都要设法向他挑战。你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九、对比效应

    有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话说在20世纪30年代,希德和哈利在美国经营一家服装店。希德负责销售,哈利负责裁剪。每当希德看到一位顾客真的喜欢一套西服时,他就会装耳聋。当顾客询问价格时,希德就对着哈利喊:“哈利,这西服多少钱?哈利就从他的裁剪台上抬起头回答说:42美元。”这个价格其实当时高的离谱。然后希德假装没听清又问:“多少钱?“哈利重复回答说:“42美元!”希德听完转过身对顾客说:“他说22美元。”那位顾客听到后赶紧将22美元放在桌上,抢在希德发觉之前,带着昂贵的衣服匆匆离去。

    是不是觉得挺好笑的,其实我们身边时刻都有这种对比效应,比如商场打折,清仓大甩卖……

    了解对比效应,并规避它的风险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伴娘为什么没有新娘好看的原因。

    十、现成偏误

    现成偏误是什么呢?

    现成偏误就是我们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

    因为现成偏误我们会系统性的高估因飞机坠毁、汽车事故或谋杀而遇难的风险。而低估了因为糖尿病或胃癌死亡的风险。对于壮观、华丽或大声的一切,我们都高估了它们出现的概率。而无声、无形的一切,我们都低估了它们出现的概率。因为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接受壮观、华丽或大声的东西。

    如果要避免现成偏误,最好与你想法不同的人合作,跟那些与你拥有截然不同经验的人合作。因为你独自战胜不了现成偏误。

    十一、“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 的陷阱是确认偏误的一种变体。

    这个花招对专业一窍不通或对事情没有把握的专业人员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如果情况继续走下坡路,就证明了他的预言是正确的。如果情况回升,专业人员便可以将好转归功于他的能力。不管怎样,他都是对的。

    所以,如果有人说:“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你脑子里就应该敲响警钟。

    但也要对有些情形加以区分,比如:事业的转换可能会耗费时间,会造成停发工资。一个企业重组也需要时间等等。

    十二、事后诸葛亮偏误

    经历过2007年股市走红的小伙伴一定记得,当时专家对股市的展望有多乐观,结果呢?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了。

    问起金融危机的起因,还是那些专家们找各种原因,回顾之下金融危机的发生似乎完全符合逻辑,是不可避免的。

    事后诸葛亮偏误绝对是最顽固的思维错误之一,可以恰如分地称为“我早知道现象”,即事后回顾时一切都显得是可以理解的、不可避免的。

    其实事后诸葛亮偏误是非常危险的,为什么呢?因为它让我们相信自己是很好的预言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会导致我们傲慢,误导我们作出错误的决定 。

    那该如何去避免呢?请你记日记,把你的预测都记下来,然后时不时地拿你的记载与实际情况相比较。你会惊讶的发现你是多么糟糕的预言家。

    十三、司机的知识

    在1918年马克斯.普朗克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他在全德国作巡回报告,每次他都会就新的量子力学演讲一番。演讲的次数多了,他的司机对他报告的内容也就烂熟于心了。有一天,司机跟普朗克建议:“教授,你每天都演讲同样的内容,一定很无聊吧,慕尼黑的报告我来代你讲吧,你坐在最前排,戴上我的司机帽,我们来换换花样。

    普朗克觉得好玩就同意了。

    于是司机就为一群专家级的听众作了一番有关量子力学的长篇报告。之后,有一位物理学教授举手提问,司机不会回答呀,那怎么办呢?还好司机比较聪明,于是说:”真没想到,居然会有人提出这么简单的问题,请我的司机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查理.芒格认为知识分两种:一种是真知识,就是投入大量时间和思考而获得的知识。另一种是司机知识,就是装着好像知道,其实只是简单的模仿表演而已,他们传播的知识是空洞的。

    那如何去区分真知识与司机的知识呢?

    其实这里有个明确的信号,就是真正有知识的人知道他们知道什么,也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这类人一旦来到他的”能力范围“之外,他要么什么也不说,要么就说“我不知道”。而从“司机们”那儿,你别的什么话都能听到,就是听不到这一句。

    十四、控制错觉

    大家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横穿马路的一端,有一个红绿灯按钮,我们常常会去按它,觉得只要按下它,我们就能控制红绿灯的信号变换。实则它根本就没有和红绿灯信号控制器连接在一起,它仅仅是个摆设,一个按钮。只是有了这个按钮让我们更能忍受在红绿灯前的等待而己。

    还有许多电梯的“开门、关门”按钮也是这样的,它们与电梯控制器其实并不相连。

    科学里称它们为“安慰按钮”。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实际能控制的要比我们以为的要少的多,所以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去关注我们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关注最重要的那些。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吧。

    十五、激励过敏倾向

    激励机制,大家一听都觉得是一件好事情。但激励的方式不对,产生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

    话说河内的法国殖民政府曾经颁布过一条法令:人们每交出一只死老鼠,政府就给他发钱。政府本来是想通过这种激励方式控制鼠灾,谁知道人们为了多领钱居然养殖老鼠。

    这就是激励过敏倾向。

    所以想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好的激励机制是不能少的。

    比如:在古罗马,当一座桥竣工通行时,工程师必须站在桥拱下。这就是好的激励机制,它可以鞭策工程师将桥建得足够稳固。

    所以在我们设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注意杜绝事情激励过敏倾向的发生。

    十六、 结果偏误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扁鹊三兄弟的故事

    根据典记,魏文王曾经问过扁鹊一个问题:“你们家兄弟三人,医术都很厉害,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魏王有些不解地问:“为什么呢?”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魏王听完后大悟。

    可在大部分人的眼里,会认为扁鹊的医术最高,因为他治的病最难呀。

    这其实就犯了“结果偏误”的思维错误。

    不要以结果去判断决定,而是用作决定的过程去判断,要仔细去研究作这样决定的原因。

    十七、忽视基本概率

    小明是个瘦瘦的男人,戴眼镜,喜欢听音乐。根据上面的描述,下列哪种情况可能性更大呢?

    1、小明是个的士司机

    2、小明是个音乐老师

    不少人会选(2),其实是错的,因为的士司机要比音乐老师多得多,因此小明是一位的士司机的可能性更大。

    我们在看一个问题时,常常会不自觉得犯这种忽视基本概率的思维错误,那该怎么办呢?

    在分析问题时要去重视基本概率,而不是只看表面去判断答案。

    十八、赌徒谬误

    问:在赌场,球只能落在黑色或红色上,如果一只球已经先后20次落在黑色上,下一次应该押落在什么颜色上?

    很多人都会认为应该押红色吧,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黑色已经那么多次了,下一次落在红色的机会会更大。

    其实这就是赌徒谬误。

    因为人们相信命运具有一种平衡力量。

    但是独立事件是不存在平衡力量的。这只球无论之前它已经落在黑色上多少次,下一次它都可以持续落在黑色上的。

    将一枚硬币连续抛3次,每次都是人头朝上。下一次你会押人头还是数字呢?

    如果进入赌徒谬误的思维错误里,你应该会押数字,虽然人头一样是有可能的。

    如果一枚硬币连续抛50次,每次都是人头朝上。下一次你是应该押人头还是数字呢?

    答案依然是人头,因为如果50次都是人头朝上,如果你足够理智,你必然会想到,这枚硬币应该是有问题的。

    十九、指数增长

    有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有一位国王问一位立功的臣子说:“请你告诉我,我能怎么报答你。”

    大臣机灵的送给国王一张棋盘回答说:“尊敬的陛下,我只要您将棋盘上放满米就行。请在第一格放进一粒米,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在随后的每一格始终放上翻倍的数量,以此类推。“国王觉得愿望如此简单,感到很惊讶。原本国王以为一小袋就够了,没想到实际上数量比地球上所有的米还多。

    这位国王其实就犯了指数增长的思维错误。

    我们往往对增长率不敏感,只是凭感觉去想象,其实这是没有用的。这个时候得使用计算器,才能更客观的让你看到实际的情况。

    二十、新手的运气

    “不会打没有关系,我呆会教教你,新手一般都运气好,照样能赢。”

    这句话是不是感觉好熟悉。

    对的,这就是第一次打牌的小白上桌前所听到的所谓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在赌场,前几轮输掉的人会倾向于退出游戏;而赢钱的人,倾向于继续玩下去。赢了钱的幸运儿因此而相信自己拥有超出平均水平的能力,于是加大赌注,最终变成了倒霉蛋。

    所以当我们陷入新手的运气思维错误时,要警惕,问问成功是出于自己的运气还是自己的实力。

    那如何去辨别运气与实力呢?

    1、如果你长期比其他人成功,你可以认为,自己的才华和实力起了作用,但绝不能过于自信和自满。

    2、参与的人越多,出于纯粹运气长期成功的概率就越大。这个时候,你一定要警惕,因为新手的运气可能是灾难性的。

    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居然存在那么多的思维错误。而这本书把这些思维错误都一一的列出、分析、说明。虽然此书罗列的思维错误清单并不完整,但也足以让我们通过应用它去更好的面对生活。

    没有人可以做到在生活中不犯思维错误,但在读完并理解本书后,可以让我们在做重要决策时,利用这份思维错误清单一一排查核对,让自己尽可能理智和理性的作决定。

    对于后果影响不是很大的决策,听从自己的直觉就好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轻松的并且有一定把握的去应付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醒思考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hi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