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心智方面成长挺多的,列举两个最近的感知。
我更好奇别人的生活, 胜过好奇我自己
前几天我向训练营的小姐姐圈圈求助时间管理的问题,谈及到自己在做事情时无法专注做一件事,心里空落落的,希望她能教我一些时间管理的技巧。她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问我想要什么。我看到这个问题,有些迟疑,我说我不知道呀,好像什么都不在乎,又什么都在乎。她回答到。那难怪,瞎忙很正常。 问题回到到这里,我意识问题出在自己身上。默默的听起了之前购买的吸爱课。里面涵盖如何处理好自我关系。
在第一节课程内容中我找到了答案。我的好奇心一直在别人身上,我会关注别人学习了什么,成长了什么,收获了什么,然后我跟风学习。看似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满满当当,一副很上进的样子。其实是一种成长的假象!因为我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然后规划自己要去学习什么,然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阻碍,所以会感到坚持不舒服。
我很容易被那些自律的人圈粉,因为他们的坚持有成果, 这种蜕变的惊喜总能给人以反差的震撼。现在我倒觉得, 更应该看到为什么要自律这一个层面。坚持自律的代价是什么,收获是什么。去筛选那些值得付出的事情。
臣服不是懦弱和放弃,而是随顺生命之流代替逆流而上
对于很多人来说,臣服是一个带有负面含义的词,因为它可能暗示着懦弱和放弃。然而真正的臣服是与这些完全不同的。真正的臣服不是要你忍受生活中出现的任何情况而无所作为,而是以随顺生命之流代替逆流而上。
臣服并不意味着对整体情境照单全收,而是接受当下这个微小片段而已。比如当你身陷泥沼之中,会意识到自己想要脱困,这会迫使你把注意力聚焦到当下的这一刻,不给当下时刻贴上任何标签,并尽一切努力让自己爬出泥泞。
不肯臣服会使你的心理形式——小我的外壳变得硬化,从而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孤立感,让你认为周遭的世界,尤其是人,都充满了威胁与敌意。这时你想要通过批判来摧毁他人的无意识驱力就会爆发出来。此外,你的身体也会因为抗拒而变得僵硬、紧缩,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你不满意现状,只有通过臣服,才能打破那个使情境永续的无意识抗拒模式。
你当下拥有什么样的意识品质,决定了你会经历什么样的未来。在臣服的状态下,你会清晰地看到自己要做什么,然后采取行动,一次只专注一件事。这样,臣服就引发了正面的改变,它与采取行动达成目标是并行不悖的。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不要把臣服和“管它的”或“我不在乎”的心态混为一谈。这种感染了消极情绪的心态,只是伪装的臣服。所以要把你的注意力向内导引,清除抗拒的残留。
面对人际关系中的试图利用、操纵自己的人,臣服就是你处于内在完全不抗拒的同时,又坚定明确地向对方说“不”,或者离开这个情境。而面对不愉快的工作环境,无法臣服时,就表明自己或马上行动改变情境,再不然就把自己撤离。
在某些极端情境中,接纳当下仍是不可能的。那我们要如何将受苦转化为和平呢?作者认为,如果你无法接纳外界的本然,那就接纳内在的本然。也就是说,不抗拒痛苦。容许它在那里,在不贴任何心理标签时观察它、拥抱它。然后,再静静观察臣服是如何把深沉的受苦转化成深沉的和平。
上面这段关于臣服的言论是圈圈小姐姐分享给我的。谈到专注力,谈到改变。臣服不是屈服,而是先接纳当下,然后去改变当下的状态,先看到当下要解决问题,不分散注意力在其他的问题上。把大的情景一个一个拆分成一小段时刻, 而对于不能改的部分,不是坐以待毙,自怨自艾,内心接纳,容许这个疙瘩在,不抗拒,不贴任何心理标签,痛苦抑或是疙瘩自然而然变成平淡中的一部分。This is life ,It happens ,you just take it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