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继续生活下去还是比较容易的,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只要你明白自己究竟在哪里,根本不用知道自己是谁”
短短的一句话,我却琢磨了许久,在读完《清单人生》的那一刻,疑问拥有了答案。玛丽,一个六十三岁的老太太,一个四十年生活在“完美婚姻”里的家庭主妇。所有的琐碎小事,密密麻麻,被她记录在清单里,她的生活,只需要去一一完成,不断重复,一切看似静谧美好,一切又深不可测。
乌托邦的人生,就一定会幸福吗?
丈夫的背叛,经济的危机,就业的困难,问题一个个地接踵而至,对于一个与职场隔绝四十年的新人一个从来没有独自出门的妇人,一个以家庭主妇身份禁锢自己的老人,将一个人去面对着巨大的窘迫,而这,再也无法进入她井井有条的生活方式。
此时并没有心疼,过多的,我对她困难的境遇表示淡然:小小乌托邦的破裂,并不是因为别人的背叛与厌烦,而是因为,乌托邦,本身就不属于这个万象的世界。
四十年的封闭性社会脱节,布里特-玛丽像坐时光机穿越而来的“古人”,端着高高的尊严,揣着“负数”的情商,来到熟悉又陌生的社会,而人生就是如此爱开玩笑,硬把这么一个老太太投到了住着三教九流式非文明人族类的“外星球”--博格小镇。那里有满天飞的足球,及一群野孩子,小混混,酒鬼,以及集邮局,咖啡馆,医疗站,汽车维修站....于一体的万能中心,及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板娘。
一切都是那么的格格不入,而格格不入又蕴含着井井有条,在人生的清单上,我看到了那若隐若现的一条:那对于改变生活的渴望,那对于摆脱乌托邦的挣扎
从此刻,对于玛丽的种种不屑与嘲讽,皆化作空无。
然后,人生总是在你当它是场喜剧时,早给你埋了悲剧的伏笔;当你接受是场悲剧时,又给你来了个喜剧性的转折:布里特-玛丽出轨多年的丈夫最后再次出现在了她的面前,迎她回家。
像一块还没有干的泥巴,玛丽重塑了自己,将自己变得更强大,而此时,对于回归的请求,作者没有留下答案。 对于那个美好的空壳,我想所有人都会将它丢弃玛丽,也一定会这么选择。那张清单,也已经画上句号。
“到了一定的年龄,人生的所有疑惑几乎可以全部浓缩成一个类型‘应该如何生活’”答案,即是多少年来反乌托邦小说的心声。
《1984》极权主义的社会面貌,《美丽新世界》中沦为政治人物玩偶的我们,《我们》中泯灭人性的无感情世界,《记忆传授人》中不曾拥有爱恨情仇的公民,以及本书里如同机器人的清单人生……所有的反乌托邦小说都告诉我们,乌托邦世界,只是一个幻想,仅此而已。终生居住在舒适圈里,没有争议,没有感情,没有爱,没有恨,只有安逸,那么你要人生又有何用?我们不为他人而生,不为安逸而生,不为宁静而生,我们此生只为梦想,只为初心,只为值得
战斗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