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包罗万象,洁静精微之学,可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
虽然《易经》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但现在很少有人去研习《易经》,有人认为其故弄玄虚,通篇文辞苦涩深奥,疑似天书;又有人道听途说,将其作为神鬼命数的代表,封建迷信的渣滓而不屑一顾;还有人看一套视频,听两次讲座,读两篇杂文,就觉得自己已经对《易经》明了于心,小则三五聚会“谈天衍地”,大则办学讲经,断他人之生死,判信徒之祸福。
易道混乱,可见一斑!
不久前,我加入了几个易学爱好者群,发现这些情况尤为严重,无论是群主或是群友都是抱着功利心而来。群主希望更多人加入,能够购买其“7天《易经》速成课程”;群友希望短时间内学会《易经》,已达到通天彻地的境界,成为旷古绝今的易学高手,大则破解中国此后八百年兴衰,小则推衍下期双色球红蓝七数。
易者为学之心,可见一斑!
另外关于《易经》的学习,我发现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
想要学《易经》的人,把它想简单了;
不想学《易经》的人,把它想复杂了。
《易经》包罗万象,所以对于其爱好者来讲,可以说是学无止境的,也不会说学透了,学通了。这其实也是传统文化的特点,学无止境。
也正因为学无止境带来的未知,使得凡是涉入《易经》者,自然会生敬畏心。反过来讲,只要你真正想要研习《易经》,你自然就会产生敬畏之心,敬畏心带来的是对《易经》的慎重,这样才会引发你进行深层思考。
而认为《易经》深奥枯燥的朋友,首先我要恭喜你,你已经对《易经》产生了敬畏之心;其次我要告诉你,《易经》其实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只要你认识汉字,基本能够理解文言文,其实你就可以研习《易经》。
但是“可以”研习,不代表能够入门,我认为《易经》初学者面临着以下三大难题:
一、学易难,难在为学之心
有多少人曾经被“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赞誉激起一腔热血,兴致勃勃地买回一本《易经》,结果还没读完乾坤二卦,便觉得一头雾水,浑然不知其所谓,于是便留下了阴影,此生不敢再涉入易道。
这是许多人的真实写照,我也不止一次听别人和我抱怨,曾经是如何被《易经》“虐待”的,我都会耐心地对他们讲,这是一种对《易经》的误解,也会和他们聊我刚开始是如何接触《易经》的。
我在初一暑假期间,不幸被木茬扎破了脚心,虽然伤不严重,但是不能长时间的穿鞋下地,于是我就磨着我的舅老爷学一些东西。从小我就很喜欢跟着这位舅老爷,和他学下象棋,打牌九,学相术。
舅姥爷扔给了我一本《周易预测实例》,让我自己拿着读。这本书的内容很有趣,全部是何人问卜何事,以时辰起卦,加以分析,得出预测结果的实例。每个预测实例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我刚开始就是将其当做故事书来读的,之后慢慢被这种料事于先的手段所折服,便开始研究起卦、排卦、解卦的方法,试着去理解实例中每一卦的爻辞。
如果说到困难还是有的,首先初一也就刚刚接触文言文,一些爻辞的字我都不认识,更别说去推断爻辞的含义了。其次当时不像现在手机百度就能搜索到关于《易经》的基本知识,有的实例里面只有卦名,没有完整的爻辞,当时我手头上也没有《周易》原文,当时真的是让人百爪挠心啊!所以当时我可以做的就是不停地翻看实例中带有完整爻辞、讲解的卦例。
可能与许多被《易经》“虐待”过的朋友,我是幸运的,开始便从《易经》的“用”上入手,再去接触《易经》原文的“体”,并没有感受到《易经》的“不友好”,而正因为经历过因条件限制而不能完整学习《易经》的窘境,当我拥有第一本《易经》后,我才会更加珍惜。
其实讲我自己的故事,也是想告诉大家学易的为学之心。《易经》也就是一本书,也许阅读它的门槛相对其他书高了一些,也只是需要你花费更多的精力罢了。但是你要清楚学易不是为了当算命先生、预测大师、客座教授等等,当你仅仅是为了读一本书而去读的时候,这就是纯粹的为学之心。只要诚心正意,剩下的困难无非是爻辞的苦涩难懂、文言文的真意难以琢磨罢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不仅仅是老生常谈,只有当你真正静下心来去接触它的时候,你自然会生敬畏之心,求学之心。
现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二、学易难,难在明记法门
初学者觉得《易经》“不友好”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阅读、研习方法不对,《易经》既然被誉为“大道之源”,那就说明了其珍贵性,《易经》就好比一个巨大的宝藏,但是这宝藏有一把锁,需要你自己先准备钥匙。学易难,难就难在自己准备的这把钥匙,我先告诉大家这把钥匙是什么。
“象数义理”是《易经》的四大组成元素,想要对《易经》入门,象数与义理不可分,需要“明记法门”,既要明白,又要背记,做到张口就来。
“象”体现了卦象符号象征的事物及时位关系,例如:卦象、爻象,太极图、八卦图、六十四卦图等。
“数”是《易经》在数理上的表达,也是占筮求卦的基础,是对“象”的定量研究,例如:筮数、爻象,阴阳数、大衍数、天地数、卦数、河图数、洛书数等。
“义”体现了《易经》的原义,分为各卦爻辞,《彖》、《象》、《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系辞》三部分。
“理”体现了《易经》的哲学思想,包括天道观、人道观、天人观、辩证法等。
想要研习《易经》,这四部分涉及到的知识都需要熟记,阶段与类别我给列出来了,具体内容大家自行搜索。
三、学易难,难在经世致用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周易·系辞上》
上面这句话是孔子对《易》的评价,实际上说明了两方面的内容。
1.《易》包罗万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然领悟到的内容不同,那所运用的方向也是不同。
那究竟怎样运用《易》,就需要大家自行思考了,作为传统文化的源头的《易》绝对不是浮于书面的思想文化,而是能够指导现实生活世界的学问。另外,习易必定是一以贯之的事业,我想单纯地研究易理而不能“用”,我想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毕竟一时兴趣是有限的,生活才是伴你终生的。
2.《易》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已经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地步,也就说我们中国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无时无刻地运用着《易》,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罢了。
举个例子,河南作为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从夏朝至宋朝,河南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现在的河南人在肯定一件事物的时候,都会说:“中!”。这个“中”其实就是源于《易》,“建中立极”实为天地和合之大德。但是我想大多数河南人也不清楚为什么用“中”来表示肯定吧?这就是《易》之用。
篇后语:我是因为看到一些现实现象,从而决定写这篇文章,但是由于不是一次性写完的,所以把一些本来要讲的话给忘记了。文章衔接的不太好,还请读者见谅。
问题:河图洛书的研习当中有“建中立极”一说,请问“建中立极”指的是什么?(请用两个数字回答)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
公众号:杂文趣事,微信号:QQ81242270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