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李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了说关于最近单位要进行绩效改革的问题后。电话不到三分钟,我已经不想和他再交流了。
因为在谈话过程当中,他只是突出他的想法和观点,并没有表达出别人的意见。
这不仅让我想起来另一个问题,他为什么成为大龄剩男,他一共谈了七八个对象,结果女朋友都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和他分开,就是:在与女朋友谈情说爱的时候,总是在说“我”。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喜欢八卦一些同事隐私,评价别人的性格好坏、个性是非,甚至连口味都要说对与错。
仅仅就是聊天,为什么有的人就能够高谈阔论,连续好几个小时都能让对方非常愉快,有的人却说的话特别不顺耳,一张嘴就是结束语,就是平时所说的“尬聊”。
错误的聊天姿势,小李同学几乎占齐了:聊天中只有“我”没你;只说不听,不照顾别人建议;评价私密的对、错、好、坏,是、非。
如何聊天才能留下好印象?让对方记忆犹新?分别时难舍难分,期望下次继续呢?
第一,设定场景,是为了进行聊天的铺垫。
首先要传递给对方要聊啥内容,要考虑主题,当然这个主题要从对方的言语中发现,发现对方的兴趣,延续兴趣展开话题,一旦找到聊天主题,内容自定就可以了。
第二,强调代入感和投入感。
代入感:给对方讲故事。根据主题讲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好的故事就像一本好书,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仅精彩而且身临其境。
注意一下,这个故事是关于你的,最后要延展到对方身上,效果会更好。
故事公式: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发展+结局=价值观
投入感:倾听,就是听对方讲故事。让对方能感受到你进入了他的情境和情绪中,给予对方情绪上的回应,让对方特别想表达,让他能感受到——你与他共情。
当然这个时候,要有眼光上的注视和开放式的肢体语言,效果会更好。
第三,话题结束的时候要有仪式感。
根据峰终效应,结束的时候要比开场更为重要。根据人的记忆前后顺序,会将现在的记忆替换曾经的内容。同时重要的事情:最后发生的事情可能会影响整个聊天的效果。
所以说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最后一步一定要做好,留个好的结尾,能决定整个过程的决策,好的道别一定比如何欢迎更重要。
最好的道别:提前说。
提前告诉对方,几点要结束这次谈话,把你的时间范围说清楚,不仅仅尊重聊天对象,同时也暗示对方,自己是一个有时间格局、做事自律的人。
以上3点是完成一次愉快交流的步骤,在实际情况当中,整个聊天过程不会只有一个主题,而会多个主题,会出现话题套叠,内容穿插。
这就要发挥你自己的能力了,要把握住一个主题,主线不变,其他主题再怎么交错,都不会出现大方向偏离。
你会好好聊天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