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未传媒的《好好说话》已经开始第二季了,马东、马薇薇、周玄毅、邱晨……一大批说话专家脱颖而出,每天8分钟传授说话之道,订阅人数超400万。大家对沟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哈佛大学职业辅导局2014年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在 500名被解雇的员工中,因人际沟通不良而导致工作不称职者占82%。
杰出的咨询顾问尼基·斯坦顿在这方面颇有建树,他的《沟通圣经》2015年12月出版,到2017年10月已经第6次再版印刷。被读者称为案头必备书籍。
全书分为18个章节,全面、细致、清晰的围绕听、说、读、写四方面提供可行性方案。
一、沟通
我们为什么需要沟通?这个问题听起来和为什么需要吃饭?为什么需要睡觉?一样蠢。吃饭是因为饿,睡觉因为困,沟通呢?沟通是为了被接受、被理解、被接收、为了使对方采取行动。
沟通有四个基本要素:信息发出者、信息采纳者、信息、渠道,他们组成下图的沟通过程。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想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并不容易。它受到下图几方面的影响:
沟通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往往会有鸡同鸭讲的效果。甚至严重时还会发生矛盾,如简单一个竖大拇指👍的动作,在中国代表真棒;在日本代表金钱;在法国代表微不足道;但在巴西,则是一种令人讨厌的污秽手势,做出来恐怕会挨揍。
听者主观排斥,人是最复杂的动物。我是很情绪化的人,喜欢某个人时,他如何都可以;讨厌某个人时,他做什么都是错。像我这样带着主观情绪去看待的问题,接收信息,往往会错过重要信息。
妄下定论,我们总是只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只听自己愿意听的,没有完整的接收信息,就下了结论。这就是老人们常说的一知半解。
表达不清晰,沟通这件事,听者与说者负有同等的责任。听者有义务听清楚,说者更有义务说明白。表达不清晰、提供太多垃圾信息,是说者的责任。
想要达到有效沟通的目标,要始终坚持的一条定律就是“三思而后行”。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目的:顾名思义就是沟通的目的,为什么要进行这场沟通?希望达到什么目的?我希望沟通后对方会做什么?
对象:沟通是一场双向的活动,沟通之前要明确沟通的对象。他是谁?有什么样的背景?为什么要来沟通?他对这个主题了解多少。
时间地点:明确沟通发生在哪里会方便我们准备资料,不同的沟通场合需要准备的资料是不同的。如会议的资料,饭局沟通的资料,办公室沟通的资料是不同的。
内容:明确了上面的信息,就可以考虑自己到底要说什么,有什么信息是可以省略或带过的。但要特别注意,说话时一定要做到,清晰、简洁、正确、礼貌、完整、积极。
方式:把方式放在最后一条,不是因为它不重要,恰恰相反,这一点很重要。沟通并不局限于口头沟通,还包括电子邮件,会谈,写信等。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相对于语言沟通而言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我们的站姿、走路、表情、手势等都属于非语言沟通。
在很大程度上行胜于言,当非语言沟通与语言沟通表达不同意思时,我们更倾向于相信非语言。正所谓沟通的重点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他怎么说。
基于非语言沟通,还发展出了微表情学。《沟通圣经》中有一个练习很好玩,一起来看下。
肢体语言、微表情语言,已经被大家所熟知。《沟通圣经》中提到的了两种常常被忽略的语言:沉默语言与时间的语言。
沉默语言
我们从小被教育“沉默是金”,但沉默真的是金吗?小时候流行学生讲课,还记得我有一次站在讲台“讲课”时,下面雅雀无声,丢出去的问题像打到棉花里的石头激不起一点涟漪。站在讲台的我懵了,虽然老师帮忙解围,但直到现在我还是很害怕在台上讲话。虽然事后同学告诉我,不说话是因为当天有校长主任等在下面听课,大家紧张到不敢呼吸。
那种感觉正如作者说的:沉默会筑起一道墙,这道墙就是沟通的障碍。也成为我的障碍。
然而世事无绝对,沉默用好了是很好的沟通工具。善于倾听的人,总会适时沉默,鼓励对方继续讲下去。这种工具,被心理咨询师广泛应用在咨询治疗中。
时间的语言
时间是一种常常被我们忽略的语言。我们对时间的态度,常常反应在我们我们使用的文字上。
我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等我一分钟”,然而我的一分钟不一定真的是一分钟,可能是十分钟可能是半小时也可能是一小时。
“改天再约、有空打给你、稍后回复你”中改天、有空、稍后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然而改天是哪天?说者无心,说后就忘了。从这些词可以反映出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所以慎用这些词。
《沟通圣经》是一本值得每个人放在案头的书籍,我看完书做了一个自己的思维导图,分享给大家。
其中我受益最深的是读书、开会、演讲章节,明天会分享读书章节的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