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我妈摔坏了大胯。这是老人最忌讳的伤,也称“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在2018年以前,这是个百分百的医学难题。摔伤后,老人只能卧床修养,疼痛加上几乎瘫痪的生活,也就是几个月的生命期限。有的医生很夸张地说:“就活2,3个月,人就完了”。
但2018年后,随着股骨头置换技术的成熟,国家医保政策的推广,摔伤大胯的老人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摔伤那天,我妈疼得都不能动,我们几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她送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一直哼哼唧唧,说疼得要命。止痛药基本没啥作用,止痛针也就缓解一、两个小时。
我们抱着赌一把的心态,把她送进了手术室。不曾料,从手术室出来后,发生了奇迹。不再喊疼,安安稳稳地睡了一夜。难道是身上背的“止疼棒”发挥了作用?大夫却说:“骨伤复位的原因”。骨伤治疗可真神奇啊!
三天后,老人下床,竟能走路了。我们又一次鉴证了“股骨头置换术”的神奇。在人造骨和身体的融合中,老人有低热现象,但也能很快降温。
手术后,我们姊妹三人,尽心尽力照顾老人,基本上是衣不解带,夜不成寐。接屎端尿、拍背揉腿,擦洗换衣,喂水喂饭,样样周全,件件精心。
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十天后,我妈竟走着离开医院,被接回了家。为此,大夫还拍照留念,发了“朋友圈”,赞扬老人坚强、乐观,勇于战胜疾病。
回家后,保姆阿姨接管了白天的照顾,我们三人轮流陪护夜间,基本保证24小时有人在。吃饭睡觉是主题,向死而生是目的。当然,也鼓励她尽量自己照顾自己。比如:自己走路,自己洗脸,自己吃饭。
今天是术后第38天,又是周末。天气阴凉,飘着几点小雨,林阴道上湿润洁净,远远望去,像江南水墨画一样优美安静。所以,我们开着车,带着轮椅,陪她去核桃园看荷花。
核桃园里风景优美,像一幅绿色为纸,草树为笔的长卷;高大的老树随处可见,衬托得核桃园像一位古典美人,安祥而典雅。
荷花池不大,但满池的荷花开了多半,袅袅婷婷,娇艳多姿。朵朵荷花都是粉红色,有的花瓣散开,像柔软的丝绸;有的半开,像锦缎;有的还是花骨朵,惹人怜惜。
移步换景来到莲花池,池子很大,池水绿得透亮。睡莲叶子碧绿,闪着光,像涂着油,抹着蜡,十分好看。各色莲花浮出水面,像漾着笑,跟我们打招呼。黄的可爱,白的高雅,粉的浪漫,粉红的热情。
我们推着轮椅,边走边说,也拍照录像。突然,我妈问道:“这池子深不深,能淹死人吗?”说着她要挣扎着站起来。
我妹妹大声说:“深,能淹死人,但淹不死你,淹死的是婴儿。”听到这话,老太太笑了起来:“哦!我高着呢!淹不死的。”
事后,我一直在想,老太太这是怎么了呢?是矫情,寻求关注吗?是术后,生活质量下降后,产生的悲观厌世吗?是长期不出门,焦虑抑郁吗?看来,这不是个简单问题,我们还得追踪解决啊!
哎!好天好景好游园中,竟有这样一个小插曲。真是“只恐东门核桃园载不动许多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