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走出非洲,开始在大地上漂泊,一个难题就摆在它们面前:大地从来不是他们最热爱的平坦草原;高山和河流,让人类在大地上的征程变得极为艰难。
约七八万年前,现代智人怎样才能越过非洲和亚洲之间的红海?五六万年前,他们中的一支又如何从马来西亚的岛屿,漂流到澳大利亚?以及怎样才能沿着太平洋海岸,从亚洲抵达美洲?
其实不仅仅是这些难以想像的大海大洋,任何一条河流,都是人类迁徙的难题:即使男人和女人们都学会了游泳,仍然会有老人和小孩,以及虽然不多但对于生存极其珍贵的工具,无法越过哪怕一条窄到只有一二十米的河流。
造桥和造船都是庞大又漫长的工程,更关键的是,为这一条河流所建的船和桥,无法搬到不久之后就会遇到的另一条河流。想要迁徙的人类当时只想要渡过河流,却并不想拥有船和桥,不值得为此大动干戈。
为了迁徙,他们需要一种“即插即用”的渡河工具。
现代人习惯了用自己的工具来思考问题,而事实上,古人其实有更简洁的解决办法。
多水的地方往往多竹,砍一些竹子,用绳子扎起来,就成了极其平稳的“筏”。如果没有竹子,用树木、芦苇都可以,只是竹子中空又平直,实在是做筏子的最佳材料。
图片来自网络可惜的是,人类考古能够侥幸发现“长久性”使用的原始村落中的“独木舟”,却无法发现“临时性”制作的筏——因为暴露在空气中的竹子太容易腐烂,况且即使侥幸有竹子或树木留存下来,只要绳子烂了,就根本看不出那曾是帮助人类渡过河流的筏子。
也许,最早的筏子只保留在汉字里。
《诗经·汉广》说: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歌者说:南方有高大的树木,我无法在树下休息;汉水彼岸有美丽的游女,我无法向她说出自己的爱慕;汉水这样宽广啊,我无法游过去啊;汉水滔滔流入长江,道路是那样悠长啊,我无法用筏子抵达。
古人正确地把诗句中的“方”解释为“筏子”,但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方”字怎么可以理解为筏子。
在甲骨文和金文最标准的写法中,方字写作“
汉字里那些古老的船(上)”,它有两个符号组成,一个是“刀”,另一个是表示束缚捆绑的符号,出现在“束”、“牵”、“帝”等汉字中。两个汉字部件简洁地与出了筏子制作的主要工具和方法:用刀砍伐竹木,用绳子把它们方方正正地扎在一起——方方正正的“方”,也正是从筏子的形状中引伸而来。
因为“方”字主要用作了方方正正的意思,原来表示筏子的意思,后人用几个字来替代:“筏”和“泭”。《尔雅》说:“庶人乘泭。”意思是普通老百姓用筏子作交通工具,这正好说明了它的简易与便捷。
那么“舫”呢?它是不是添了舟旁,来表示木筏的本意呢?从使用的情况来看,它可能指的是方形的船或并行的两船,已经不再是筏子的意思了。
《诗经·谷风》中还说:“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意思是说:要过浅水,直接游泳就过去了;要过深水,得用筏子和船渡过去。
看来,方是渡河工具,又与舟并不一样,这在《诗经》时代是非常明确的。
只是我们难免会想,既然方就是渡河的木筏,《汉广》的歌者为什么要说“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呢?如果“方”不能,什么能呢?
这就需要解开另一个汉字“旁”的密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