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篇:培养孩子的内驱力(三十四)
(接上篇)
从本篇开始探讨负面驱动的最后一种驱动方式:榜样驱动。
顾名思义,榜样驱动就是通过设定孩子的对标榜样,让孩子看到与榜样之间的差距,从而让孩子产生驱动力的方式。
与责任驱动一样,许多朋友会认为榜样驱动应该是正面驱动。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树立向榜样学习的观念,“学习雷锋好榜样”的红歌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但是究其本质,榜样驱动是通过外界的对标榜样,对孩子产生一种“差距”压力,通过这种压力来激发体内的危机意识,从而产生内驱力。所以把榜样驱动归结为负面驱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80409/30e1d848a5765201.png)
榜样大体可以分为公众榜样和身边榜样两种。公众榜样顾名思义就是全社会都知道和推崇的榜样,通常都是名声或名望比较高的人。比如做好事就会想到的雷锋,就是这样一个公众榜样。还有一种公众榜样虽然不为所有人所周知,但是在某一特定领域或者行业中为大众所推崇,成为榜样级的人物,比如各种行业的标兵,先进工作者等等。
身边榜样,就是指孩子身边的分别在各个方面比较突出的同龄或年龄相差不大的孩子。比如有的孩子成绩特别好,就是学习榜样。有的孩子体育特别好,就是体育榜样。往往孩子身边的榜样对孩子的进步特别有效。因为榜样这个词再也不是模糊不清的概念,或者遥不可及的形象。而是身边活生生的具体的人,而且自己可以与之交流甚至成为朋友。这样就可以看到与榜样间更具体的差距,也可以从榜样的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
公众榜样比较适合做为孩子精神动力,对于具体的事情,找到合适的身边榜样才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80409/864daa69f32eb88c.png)
榜样驱动与其他方式一样也有巨大的推动力。因为人都有合群,趋同的特性。就是希望自己不比别人差,希望自己与自己所在的团体有同样的能力和特质。如果孩子身边有这样的榜样,孩子就会不自觉地向榜样看齐,看到自己与榜样间的差距,提高自己不足的地方。如果你的孩子身边有这样的榜样,家长就会非常轻松,因为孩子自发向榜样看齐的力量会让家长不用费什么功夫就能让孩子产生持续的内驱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特质和能力相似的人往往能自然形成一个圈子,因为他们的认知,特质,甚至爱好都很相近,这样的人聚在一起后,往往能互相促进,形成良性竞争,从而整个圈子都能飞速地进步。所以如果孩子找到目标的榜样,并与之近距离接触,就很容易进入榜样的圈子,那么全方位的提升就指日可待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80409/181e639da4ec2e7d.png)
很多家长为什么会鼓励孩子多接触学习好的同学,就是让孩子接近榜样,近距离像榜样学习,这是提高孩子学习内驱力一个捷径。当然,榜样不止限于学习,只要对孩子有益的品质,都应该帮孩子找到这方面的榜样,这样孩子就会全方位地取得进步。
如何能找到孩子身边的榜样?这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配合。最容易找到身边榜样的地方就是学校,孩子对学校里的同学最熟悉不过了,哪些同学学习好,哪些同学品质优秀,哪些同学体育好等等孩子都会了如指掌。即使孩子小,得到的信息不一定准确,只要家长稍稍用心观察或者问问老师,就很容易找到孩子身边榜样的目标。(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