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享稿】持续学习——为有源头活水来

【分享稿】持续学习——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 平衡点0306 | 来源:发表于2022-06-07 20:30 被阅读0次

各位家人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王志衡,非常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这次端午假期,经好友推荐,我支付29.8块钱,买了艺博两天的家庭教育课,收获蛮大的。艺博的创始人是戴东,戴东荣获“共和国之子”的称号,他还是全国人大代表,致力在全国推广家庭教育。虽然学习家庭教育七八年了,对家庭教育的内容也知道一些,但要想走得远,必须持续学习,不断成长。今天我给大家谈一谈,两天来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感悟。

一、回顾主要内容

6月4号5号,也就是昨天前天,两天的课,家庭教育主题是:5大系统,6个法宝,攻破孩子成长难题。5大系统分别是情绪系统,沟通系统,行为偏差系统,学习系统,动力系统。情绪系统,沟通系统,行为偏差系统是外在系统,学习系统和动力系统是内在系统,5大系统,成就卓越孩子。

(一)情绪系统——好情绪决定好人生。

1.杨娟老师开篇引出“南瓜藤”,一个矿泉水桶,一个油漆桶,养出的南瓜叶子,极大反差让我们直观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家庭是土壤,孩子是果实,如果不改变土壤,再好的种子也长不好。

2.情绪是我们对外界的情感体验,比如平时我们要多问“西瓜甜不甜?”联想到甜美的感觉,经常练习,每天都是美好开心的。情绪没有好坏,情绪是一种能量,一种提醒,或者增加我们的力量,或者指引我们摆脱的方向,每一种情绪都是一份能量。

3.没有人能让你生气,除非你自己决定生气,没有人能伤害你,除非你自己允许被伤害。

4.当孩子有情绪时,家长如何正确引领,用积极聆听五步法:

(1)你猜测对方感受

(2)引导话题

(3)同理接纳

(4)引导方向

(5)启发方法

第1条和第3条很重要,只有接纳、同理 ,与孩子交流,才能同频,最后达成共振。

反思:有话好好说,慢慢说,管住自己这张嘴,让语言成为爱的载体。哪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过上富裕的生活,父母拼命挣钱,可是孩子能感受到的爱有百分之几呢?很多时候 ,父母的初衷是好的,可是语言传达的却是对孩子的批评,指责,甚至是讽刺挖苦。父母的情绪决定家庭的氛围,好情绪决定好人生。

大家听说过踢猫效应吗?情绪是一股能量,是会传染的,还会影响生活、决策。在传统的教育中,很多父母不会表达感受,也忽视了孩子的感受。以后我们要认识情绪,学会表达情绪,转化情绪,管理情绪,我的情绪我做主。

(二)沟通系统——助你成为沟通高手的法宝。

1.什么是沟通呢?有人形象的说,我们人和人之间是有沟的,最后的目的是能够畅通。姜慧来老师讲的沟通系统——助你成为沟通高手的法宝。

沟通分为三个方面:

(1)自己与自己的沟通

自己与自己的沟通就是我们自己和内在的自己和解,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自己和自己沟通非常重要。当自己与自己沟通不畅的时候,可能会导致抑郁、自杀。一个自我沟通顺畅的人,内心是和谐的,喜悦的,有强的幸福感。

(2)自己与别人的沟通

沟通的目的是能够满足沟通双方的问题,能够达到彼此的目的,沟通顺畅,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加亲密融洽。有人形象的比喻,人是不同的,就如同处在两个不同的沟中,通过交流,沟与沟之间相通了,能够抵达彼此的内心。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需要跟很多的人交流、交往、沟通,所以说话显得尤为重要。

在和他人沟通的时候,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认知水平,说出恰当的话来。在沟通的时候还要考虑到所处的环境,不同的环境要说出不同的语言。如同夏天人们喜欢喝凉水,冬天喜欢喝热水。

(3)自己与自己的梦想、价值观沟通

人生是短暂的,活多长不由我们决定,但做多少事由我们自己决定。一旦有梦想,要克服路上一切困难挫折。很多孩子没有梦想,学习感到迷茫,因为他们内心的巨人没有被唤醒,我们需要唤醒它。父母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引领孩子一起成长!父母的教育理念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2.沟通的目的有四个,分别是:满足你我需求,达到彼此共识,获得更多信息,关系融洽亲密。

3.沟通五层次,从外到内分别是:先打招呼,接着讲事实,之后讲道理、说想法,然后谈感受,最后敞开心扉。人与人之间只有在感受层面连接,才能敞开心扉。

反思: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感受是最高的理智,我们沟通的时候要注重彼此感受。家长进步一点点,孩子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改变和孩子的关系,先从沟通开始。

(三)行为偏差系统——这样做让孩子放下手机。

1.生活中很多孩子厌学,不愿到学校,抑郁,玩游戏上瘾,吸烟喝酒打架,早恋等行为偏差现象。这些孩子到底是怎么了?本该阳光绽放的孩子,却偏离了人生的航向。

当下的孩子,大多都喜欢玩手机,打游戏,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身心健康。玩手机与这个时代有关,还与父母没有做好榜样有关,与父母的沟通模式有关,与孩子没有兴趣爱好有关,还与孩子不会劳动,不做家务有关。

杨文芳老师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和学校感觉不到“被爱,被理解,被接纳,被认同,被需要,被关注,没有重要感,价值感,归属感”,他只好到游戏和手机中去寻找。

我们知道了孩子玩手机的根源,要想让孩子科学合理的玩手机,就要从精神的层面来满足孩子。

2.如果孩子玩手机,我们怎么沟通呢?杨老师给我们提供了智慧提醒5步法:无责备的描述,肯定能肯定的部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表达自己的期待。

上传中,请稍候... 上传中,请稍候...

反思:爱是一切的改变开始,感受是最高的理智。没有人因责备而改变,一个人改变是因为他感受到了爱。关系大于一切,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要想改变孩子,先处好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爱。

对孩子的物质需求,尽量延迟满足。有青春期的孩子,非要手机怎么办?家长要做到平和而坚定,与孩子商量,共同制定玩手机的时间,先由家长管理手机,一周两周一个月,慢慢过渡,最后让孩子自主管理手机,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

面对孩子玩手机,杨老师提出智慧提醒5步法,就如同天气预报一样,家长客观的描述事实,不加评判,说出自己的感受、影响及期待。家长的表达没有情绪,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担心,孩子会做出相应的改变。

(四)学习系统——轻松记忆学出好成绩

1.怎样能做到过目不忘?你是否有过目不忘的经历呢?

学习什么内容时注意力集中且记的牢?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具有图像感。

2.重新发现学习的本质,学习就是学图像。




提高记忆力唯一的方法就是:学习运用图像记忆。图像记忆是一个激活创造力的过程,采用图画记忆时,要运用联想和想象。

3.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我们把单词,文言文,古诗,词语转化成图画,然后通过动画来记忆。我教学生背诵古诗,文言文的时候,让学生给古诗和文言文配上图画,然后再根据图画进行记忆,学生们的记忆效果超好。

(五)动力系统——打造孩子核心学习动力。

一个拥有学习动力的孩子,他具有成长性思维,敢于挑战,敢于创新。那么如何培养具有成长性思维的孩子呢?

1.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可以运用下面的句式进行回馈:

(1)我看到……

(2)你通过……

(3)在这件事情上……

很多的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其实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如同登山,我们主要目的不是到达山顶,而是体验登到山顶,一路上看到的美丽风景。就像我们每个人,最终目标都是归天,但人生在世几十年,经历不同 ,体验不同,贡献不同。

2.一定要强调努力而不是天赋。

当我们表扬一个孩子的时候,尽量不要说太棒了,太聪明了,这样说很空洞,要说他做了什么事,做这件事体现了怎样的精神或品质?

强调了天赋,孩子不愿为此去努力了,因为结果是确定的。如果强调了努力,结果是不确定的,努力可以改变结果。

3.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贴标签就相当于给孩子暗示,如果经常给孩子贴一些不好的标签,相当于给孩子负面的暗示。说的时间长了,孩子真的会发展成那个样子。

4.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第1层是生理需求,第2层是安全感的需求,第3层是爱与归属感的需求,第4层是爱与成就的需求,第5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现在的物质生活比较丰富,孩子们的第1层第2层的需求已经满足,他们内心渴望自尊与成就感的需求。当一个孩子有了竞争心,进取心,自我驱动的力量,追求更高思维价值,害怕他学习不好,做不成事情!

反思:我们要想让孩子努力学习,有梦想,需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原动力。很多事例证明:爱是一个人改变的动力源泉。

二、小组讨论交流

两天的课程,既有线上也有线下,线上学习的家长有5600多名,这次课程既有全国总主持人,有176个读书会主持人,还有几百个组织分享的小组长。

我认为课程的新亮点是把听课成员按照地区,每6个人分个小组,由组长负责组织交流讨论,复习回顾,这既加深了理解,也能交流学习的心得。每一场讲座结束之后,都有组长负责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每个成员都要进行发言,最后组长进行总结。

1.在孩子身上实践

我们小组内,我最为欣赏的是30多岁的,职业做工程的张海勇,他是三个孩子的爸爸。张海勇老师学习家庭教育有5年多的时间了,他每天在自己三个孩子身上做实践,还在自己小区其他孩子身上做实践,他的孩子和小区的孩子都把他当成大朋友,经常找他玩儿,小区的家长们都看到了他的改变。如今张海勇老师在他的小区建立了爸爸群 ,组建小区夏令营,这个夏令营里面有20多位爸爸,他们带着孩子一块儿做活动,做游戏,有效的陪伴孩子成长。在小区尽量帮助更多的家庭,他说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尽全力而为。他还有是个践行的高手,他不但把自己的孩子能够教育好,还影响了小区的孩子们和家长们。张海勇老师的这种做法,让我很受感动。就像老师所说的那句话:学比习重要,习比学有效。光学没用,用了才是有用。学习的目的是让家庭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我们把学习的知识、理念在生活中应用,这就是高效的学习方法。

2.正向确认

杨海霞老师,30多岁,比较年轻,他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正向引导,经常对孩子说,需要孩子怎么做,应该怎么做,这种正向确认的方法,他在学习家庭教育之前就是这样运用的。现在他知道了这种方法的科学性。我想到有些家长没有学习过家庭教育,他们把自己的孩子教育的很好,我认为这些父母们很了不起,他们无意中做对了很多教育的事儿。

一般的父母看到孩子玩手机或者贪玩,就会对孩子说负面的话。比如指责,评判,说将来找不到工作,养不起自己,过不上好日子。我发现父母们强调的是不让孩子做什么,很少说让孩子做什么。父母修行的路很长,需要我们相伴走下去。

3.带动家族一起学习

玉新是我几年前的学习伙伴,他当时的家庭氛围并不和谐,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刚刚参加了家庭教育学习。几年没见,他的变化很大,他不但对教育理念、方法掌握的很熟练,还带动娘家大家族几个家庭的学习,婆家几个家庭的学习,在他的带动下,亲戚朋友,很多的家庭都加入了学习的队伍,怪不得他成长的这么快。

4.走亲戚,继续学习

刘波老师,看样子非常年轻,孩子非常小,她有二十多岁的样子。他分享的时候,孩子常常在旁边闹腾,后来得知他在亲戚家,就是串亲戚也不耽误学习,很佩服这位年轻妈妈的学习精神,我相信随着学习的积累,这位年轻的妈妈会越来越有智慧,学习越早受益越大。

5.阻断轮回。

有位学员分享说,她感悟最深的是,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疗愈自己,才不会让创伤传递给孩子。要斩断轮回,需要学习,不断的学习,疗愈自己,提升自己的能量,疗愈自己,疗愈家人,相信自己!加油!

三、听课感悟启迪

1.不同的视角

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不同的讲师切入点不同,视角也不同,理解也不同。两天的课程学习,我能从多个视角来看待家庭教育,比如说我们人类普遍需要被爱和归属感。如果孩子们达不到需求,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行为,大人们如果得不到,也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从冰山的层次来说它属于人类的渴望层面,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上来说,它属于人的第3层爱与归宿的需求。林文才博士从心理营养角度来说,这是缺乏心理营养的表现。不管大人还是孩子,得不到这些心理营养,就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2.在生活中践行

生活是每个人修行的道场,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知道跟做到,相差十万八千里远。

老师讲如何控制情绪,智慧提醒5步法如何做,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头脑失去理智,我们的智慧都跑到九霄云外去了,所以说最再好的智慧,再好的理论,对于一个失去理智的人来说,都无济于事。

我认为不管学习家庭教育也好,学习心理学也好,我们先把自己修行好。把自己的伤疗愈了,情绪垃圾清理了,信念转变了,内心平和稳定了,当整个人活得通透了,就可以化有形为无形,以不变应万变。

我们无法改变任何人,能改变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在广阔的生活舞台上,每天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内功强了,还怕抵达不了目的地?

3.核心是爱和关系

经过两天的学习,我在深深的思考,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我认为一个字概括出来就是爱——纯洁的,无条件的真爱,拥有了无条件的爱,情绪在爱中就会烟消云散。拥有了爱,沟通不再成为问题,爱能填平沟壑,哪还有什么沟沟壑壑可言?拥有了真爱,偏差行为就会回归正常。拥有了真爱,学习不再烦躁,而是快乐的源泉。拥有了真爱,就拥有了学习的动力,因为真爱是力量的源泉。

如果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关系。关系大于一切,拥有了好的关系,情绪不再成为伤害,拥有了好的关系,沟通也不成问题,拥有了好的关系,那会出现什么偏差行为,拥有了好的关系,学习变成了乐趣,拥有了好的关系,生活也充满了动力。爱和关系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我们拥有它 ,就拥有了和谐幸福美满的生活。

亲爱的家人们,我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各位伙伴们的陪伴和聆听,我们下次再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享稿】持续学习——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od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