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变形的人性》

《变形的人性》

作者: 听风的铃兰 | 来源:发表于2021-01-18 21:32 被阅读0次

        一次,在作协的小聚上,偶然听君子狐先生聊到了*卡夫卡*的*《变形记》*。至于他是怎么评论这部作品的,我没有刻意去记。因为君子狐在药都享誉“名嘴”的美名,他分析一个事件、评析一部作品总能品鉴到事物的根部,挖掘到骨子里。在他洋洋洒洒、鞭辟入里的高谈阔论中,我突然想起自己的书架上,也珍藏了一套*卡夫卡全集*。

        翻开那套落了些许浮尘的*卡夫卡全集*,很快找到了大师的中篇小说代表作*《变形记》*。卡夫卡的一生是平淡无奇的,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的布拉格,犹太血统。卡夫卡从小受到德语文化教育,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攻读德国文学,1908年开始陆续发表速写作品,1915年创作了*《变形记》*。

    *《变形记》*的主人翁是一位旅行推销员格雷戈尔·萨姆沙。文章一开头就是萨姆沙变成了一只长着许多只脚的硕大的虫子。说实话,这个故事开头看起来既新奇又荒诞,让人有一种一睹为快的新鲜感。自从那天,萨姆沙清晨醒来,看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硕大的多脚虫子之后,他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旅行推销员萨姆沙通过自己多年的努力工作与拼搏,让全家住上了一所大房子。萨姆沙原想再继续努力几年,攒钱把父亲因经商所欠的钱还清。谁曾想,一个与平日无异的清晨改变了他的命运,他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虫子。变异的身体使他无法自主的支配行动,痛苦万分。明知自己即将错过上班时间而无法左右自己行动的他感到了绝望。当公司代理到家质问他为何没有按时上班时,他在家人和公司代理不明真相的关心与催促下,用尽全力将肥硕的身体滑到地毯上,费劲千辛万苦的用触角打开了自己卧室的门。房门被打开的一刹那,公司代理被吓的当场夺门而逃,母亲瞬间昏倒在地,父亲充满敌意的握紧拳头,然后用手遮住眼睛哭了起来……妹妹的态度则不是那么非黑即白,她从一开始害怕变了形的哥哥到怜悯哥哥,定时送新鲜的牛奶与面包等食物到哥哥卧室;一个月之后便开始敷衍的送去剩饭甚至腐烂的食物,不再精心清理房间;直到两个月之后,彻底厌恶了那只浑身沾满蜘蛛网及食物残渣,整天或躲在阴暗的沙发下面或倒挂在天花板上的大虫子。

        虽然萨姆沙变异成了一只虫子,不再能说出与人交流的语言,但是他还具有人的清晰思维与感情。个人觉得这就是卡夫卡在创作*《变形记》*的高明之处。他通过萨姆沙变形之后,家人对待他态度的变化与自己尚能作为人的思考的心理描述,透彻的解剖了复杂的人性。萨姆沙能够体会到他的变形使自己陷入无法摆脱的灾难与孤独中,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不幸。生理上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日夜折磨着他。然而,他在变形之初还在后悔着自己没有多存一些钱,供养喜欢音乐的妹妹上音乐学院。这使他感到深深的自责。正是萨姆沙这种自责的心理,更对比凸显了其家人利益至上、利已至上的无情与丑陋。

        文中的这段书写看着很让人心酸:“……于是他就开始特别热情的投入工作,很快地从小伙计成为推销员,他的工作成绩马上就以回扣的形式变为现款,让他可以在家中当着惊讶而欣喜的家人放到桌上去。那曾是美好的时光,虽然后来萨姆沙赚的钱很多,使他能够负担全家的开销,而且真的负担起了全家的花费。大家反正都习惯了,家人和萨姆沙都习惯这事儿了。家人感激地收下钱,他乐意地交出钱,但是那种特殊的温暖之感却再也出不来了……” 是啊,当他倾尽全力付出辛劳供养起这个家庭所有成员的饮食起居,父母可以不用上班,妹妹可以在家人的宠溺中幸福成长。唯独他要辛苦拼搏,为家庭提供唯一的经济来源。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家人开始很“感激”,而后便开始成为一种“习惯”。小说从这个视角出发,描写了萨姆沙在家庭与社会的双重重压之下人的异化现象。然而,当他从家里经济来源的顶梁柱变成一只不再能挣钱的虫子时,他存在的价值便荡然无存了,再温暖的亲情也会慢慢在生活压力下被利益所取代。

        小说的极度冲突部分产生在故事发生的两个月之后。迫于生活压力,父亲开始将房屋向外出租。一天,晚饭后,妹妹拉起了小提琴。妹妹什么时候学会拉小提琴了?好奇心把哥哥义无反顾的吸引到了起居室。三位房客即刻发现了这个家里居然藏着一直丑陋无比的大虫子,立刻搞得举家不宁,惊吓之后吵着要退租。萨姆沙被全家视为“一切不幸的根源”。自此,他不再进食,被反锁在堆满家具及杂物的卧室里,在孤独中变成了一具干瘪的僵尸。

        萨姆沙死后,全家人如释重负。 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随后,他们三人一起离开住所,坐上电车去郊游。三个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目前最能改善他们处境的当然是搬家……当他们这么谈着的时候,父亲萨姆沙先生和太太看着变得越来越活泼的女儿,最近这段时间里她已经出落成一个身材丰满而美丽的少女了……电车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女儿第一个站起来,舒展了一下她那年轻的身体,在他们看来,这恰恰是对他们新的梦想和良好心愿的一种肯定。” 卡夫卡这种荒诞的想象、真实的细节描写、冷漠简洁的语言表述,使作品的结尾渗透着辛辣的讽刺。人是可以这样的。他变得丑陋,不再能挣钱,令人厌恶的时候,会令人忘记他之前所有的努力与美好。不要再负累家人,适时的消失貌似是最合理的处理方式,哪怕他曾经是这个家庭中最重要的人。我想,卡夫卡在叙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内心是纠结辗转,充满矛盾与困惑的吧?或许,大师的目的就是要在这部作品中刻画出人物鲜明的形象与多面性,这才符合他所表述的中心思想:人性的变形。

        卡夫卡在西方现代文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如梵高等艺术家一样,他生前在德语文坛上几乎鲜为人知,但死后却引起了世人广泛的关注,成为美学、哲学、宗教观念上激烈争论的焦点,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卡夫卡的世界是荒诞的、非理性的。困惑与矛盾危机中的人物,是人的生存中普遍存在的陌生、孤独、苦闷、分裂、异化或者绝望的象征。一方面是自然主义的描写人间烟火、七情六欲、人情世态,清楚、真切、明晰;另一方面是所描写的事件与过程不协调,甚至让人觉得荒诞不经。卡夫卡正是以这种离经叛道的悖谬法和多层含义的隐喻表现了他那梦幻般的内心生活,无法逃脱的精神苦痛和所面临的困惑。这就是典型的卡夫卡。

相关文章

  • 《变形的人性》

    一次,在作协的小聚上,偶然听君子狐先生聊到了*卡夫卡*的*《变形记》*。至于他是怎么评论这部作品的,我没有...

  • 人性的扭曲变形《变形记》

    - 01 - 对《变形记》这篇短篇小说一直很好奇,原因是因为曾看过不少作家在谈到自己写作的偶像时提到卡夫卡。自己很...

  • #最可怕的是人性的变形——读《变形记》#

    #最可怕的是人性的变形——读《变形记》# 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的中篇小说《变形记》,描写了一个人变成巨形甲虫的...

  • 裂变的形式有哪些

    微信生态内裂变形式层出不穷,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人性。只要人性不变,你总会被裂变。 任务类裂变:帮、拼、砍、集——...

  • 人性的扭曲变形——评卡夫卡《变形记》

    每当我在昏昏沉沉的早晨醒来的时候我就很担心自己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而是一只巨大的甲虫,又丑又笨拙,好在这只是我的担心...

  • 人性善恶·《变形记》

    今天刚刚看完了卡夫卡的中短篇小说《变形记》。昨天夜里忽然想起高中的时候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开头,觉得有趣但一直没机会看...

  • css3-变形

    .css3-变形 transform 是css的变形属性,通过变形函数,设置具体的变形方式 scale()变形函数...

  • 杨超越 横冲直撞20岁

    被毫无人性的节目组逼哭,她真的很可怜。 该节目组的《变形计》《爸爸去哪儿》的节目效果,恶意剪辑,剧...

  • 变形,变形

    这里没有废话之先上效果图。 这里没有废话之思路描述 1.确定你需要的变化的形状2.确定这个形状需要的关键点3.连点...

  • 从时、空、变量关系谈如何赚钱

    时空变形是阳老师反复谈的一个高阶模型,时间、空间、变量关系也是分析任何结构的最小工具。 赚钱本是表象,本质是在人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变形的人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qf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