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亲子教育
白银案罪犯高承勇被执行死刑:我的心理出了问题

白银案罪犯高承勇被执行死刑:我的心理出了问题

作者: 早春不过一棵树_f30c | 来源:发表于2019-01-15 21:36 被阅读8次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1月3日,罪犯高承勇被执行死刑。

白银案罪犯高承勇被执行死刑:我的心理出了问题

高承勇,这个让人胆战心惊的名字,曾经是白银市群众的心理阴影。从1988年到2002年,14年间,高承勇入室杀害、性侵了11名女性,最小的被害者年仅8岁。

2016年8月26日,在白银工业学校的小卖部里,高承勇被抓获。此前他曾试图逃跑,但终被押进警车。这一天,足足等了28年。

白银案罪犯高承勇被执行死刑:我的心理出了问题

被抓后,他曾试图自杀,他的头重重地磕在审讯椅的凸起处,缝了三针。自杀不成后,他迅速地平静下来,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冷静淡定。在审问里他坦白:“不杀人,我心里不舒服。”,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对11起命案的全部细节,受害人住址的门牌号码,甚至几点几分都记得清清楚楚。

审问高承勇的警察说:“我们见的人多了,你想像不到他那种冷静,人过分冷静,其实已经是一种机械性的麻木,纯粹属于杀人取乐。”

高承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长达28年,跟他接触的人竟然无一知道!他身边的家人,甚至妻儿,都不敢把他和冷酷变态的连环杀人犯联系在一起。人们都说:“他长得老实巴交,又寡言少语,怎么可能杀人?”

一个放在人群中也许你都不会多注意一眼的人,竟然就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

连环杀人凶手的背后

他变态的心理毒瘤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滋生的呢?

白银案罪犯高承勇被执行死刑:我的心理出了问题

高承勇有五个姐姐,一个哥哥,他最小,和大姐年龄相差20多岁。据高承勇的二姐夫张田(化名)描述:“高承勇是姐弟数人中最孤僻的人,平常不爱和兄弟姐妹走动,妈爹都去世了,他和姐姐姐夫们都关系不好,性格问题,他不爱作声。”

高承勇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往。而家庭的贫穷也让他感到自卑,他渴望通过考试改变命运。

高承勇从小学习就很好,这也让他感到些许安慰。然而在他高中毕业时,心理上出现了转折了。1984年高考落榜,参加飞行员选拔也落选。希望落空的他最终没能像其他考上大学的同学那样走出那片贫瘠的黄土地。

高承勇曾对张武(朋友)说过:‘’应该是这样,同学们都出去走,都考上大学,我们在农村里。按照我们自己的说法,‘我们是人渣吧’。”

面对自己和他人的差距,他无法接受,想要出人头地的愿望破碎。

求学梦碎,只能外出打工,大多做些搬运和装卸的工作。巨大的心理落差,加上冷漠、孤僻的性格。我们可以想象,这对高承勇来说是心理上无法正常承受的打击。内心充满了情绪的波动,无法像别人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会认为是这个社会残酷地掐死了他的希望。

于是,他也要掐死别人的希望。把目光、愤恨和报复聚焦在那些美好的年轻女性身上。试图摧毁那些美好,为自己的无处安放的内心寻找突破口。一个杀人狂魔,在心理逻辑上,从此刻产生了。

家庭因素对犯罪者的心理有很大影响

以下是记者对高承勇的部分采访

问:你怎么评价自己这一生?

答:不评价。

问:为什么?

答:不知道怎么评价。

问:你自卑、孤独吗?

答:自卑,孤独。

问:为什么?

答:不知道。

问:你跟父母关系好吗?

答:很一般。

高承勇,自卑的心理,孤独的内心。高承勇是家里排行最小,很多事情都有哥哥姐姐去承担,这样的成长环境,容易造成孩子心气高能力低的后果。很多很多原因造就了今日的高承勇,一个不知道怎么评价自己人生的人。

从对高承勇儿子的采访中了解到:高承勇不仅与妻子关系不好,父子关系也很冷淡。原生家庭的不如意,成年后组建的家庭关系也并没有很融洽。可以说,家庭因素对犯罪者有很大的影响。

白银案罪犯高承勇被执行死刑:我的心理出了问题

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的微观社会群体,是对个体进行社会化的最先执行者。孩子从一出生就就被家庭的环境气氛所熏陶,接受父母有意无意的教育与影响,形成早期的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社会态度等,因此为个体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

在性格形成的关键期,缺乏引导,面对失意的时候,无法进行自我心态调整,无法正确的认识自身的问题。

将不如意归咎于外界,试图通过摧毁美好的事物来满足变态的心理需求,这种内心是十分扭曲的。将内心的仇恨和不满发泄在无辜的人身上。不惜残害11条无辜的生命。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至关重要。1月3日高承勇被执行死刑,正义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高承勇被执行死刑,也可告慰那些死去的无辜亡魂和生活在阴影之中的破碎家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银案罪犯高承勇被执行死刑:我的心理出了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ru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