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方言杂谈想法散文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鞭炮匠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鞭炮匠

作者: 一两茶叶 | 来源:发表于2021-02-02 07:09 被阅读0次

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的故乡白集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一位姓邵的制作鞭炮的匠人,当地人称做鞭炮为“赶炮仗”。临近有个叫潘庄的,全庄人都做鞭炮。每年冬季农闲时,这个庄就开始做鞭炮。为了安全,在赶炮仗期间,全庄封村,不让外人进庄,甚至走亲戚也不行。

一般炮仗的赶做过程有十二道工序,裁纸、扯筒、褙筒、洗筒、腰筒、上筒、钻孔、扦引、扎引颈、结鞭、成封、成箱。分三个步骤:卷炮身、配火药和制引信。潘庄做的炮仗种类比较多,每年二月二,龙抬头之夜,他们就在附近的田野里,用木架子做好好多放炮仗的器具,组成不同的放炮阵势,分别指定放在各处,举行一次烟火表演。我曾有一次跟随我姐姐,到潘庄看过一次烟火表演。当天傍晚开始,先是放至少2000响的长鞭炮开场,随后是“钻天猴”从不同的架子上,一簇簇按计划放射,组成不同的图案,也叫不同的名称,煞是好看。最让人难忘的是,肯定有一支“钻天猴”比一般的射的要高许多,“嗖嗖”声随着炮杆不住往天空深入飞去,直到地面上的人几乎看不到“钻天猴”火捻的亮光后,才在深空中炸响。最后是各种礼花燃放,将夜空妆点得非常绚丽......

我所在的白集村也有正月十五放烟火的活动,一般是在大队部门前的两个高高的白杨树上,有人事前爬上树,将长长的鞭炮挂在树梢上,一直垂落到地面。燃放这样的鞭炮,我们当地人叫“放文鞭”。放完文鞭,开始“耍武鞭”。武鞭大致由鞭炮、钻天猴、地花等不同种类的炮仗结成鞭。燃放时,由燃放者穿上老式的雨衣,保护好自己,随后将一挂武鞭挂在身上,点燃后,人将鞭炮拖在地上,疾步快走,边走、边解、边落地、拖着鞭炮走。一时间,整条街上火花乱舞,人们边欣赏边嬉笑躲闪,场面十分喜庆。

当然,燃放鞭炮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危害,例如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在放鞭炮的时候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所以现在各级政府行文禁止燃放鞭炮了,儿时的记忆只能回忆了。

相关文章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鞭炮匠

    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的故乡白集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一位姓邵的制作鞭炮的匠人,当地人称做...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柳编匠

    柳编的起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在从事采集作物的过程中,采用有韧性的植物,借助初步掌握的编制方法,制作出不...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锔匠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机"...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剃头匠

    我小时候在故乡-鲁西南曹县苏集镇白集村时,一般逢白集村三、八日,才到集上剃头匠出摊的地方,剃个头。在集上的剃头匠是...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算命匠

    周易预测在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民间占卦、风水布局都是很普遍的事,在我的故乡-鲁西南农村也有。我之所以将算命的...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杀猪匠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的家乡-鲁西南农村,几乎家家都养头猪。当时养猪的饲料主要是主人家的刷锅、洗碗水,撒点粮食壳子...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脱坯匠

    偶然一天,我与父亲聊起,1984年我在老家的二叔盖新屋,是请人脱得砖坯、烧窑,做成的砖盖的。使我忆起脱砖坯的事情来...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修蹄匠

    我在故乡-鲁西南白集村时,每年冬天会见到临庄有一个铲牲口蹄子、钉马掌的匠人。他有一个职业装扮,骑一辆自行车,车把上...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烧窑匠

    我大约在故乡-鲁西南曹县苏集镇白集村上七年级时,我叔请人烧砖盖新房。我也参与了烧窑,是用麦秸烧的,自家麦秸不够,就...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焗匠

    焗,是一种烹饪方法,利用蒸汽使密闭容器中的食物变熟。相较于其他的制作手法,焗更能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更能挖掘食物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谈故乡人的手艺-鞭炮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ue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