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第八篇日更短文,收到了写作课同学的建议。
她首先对我的短文表达了肯定和鼓励,在此表示感谢。其次,她告诉我,我的理论,想法如果能用具体的事例来做说明,也许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我认真的想了一下,她说的有道理。
这世上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在经历着独一无二的经历,感受着独一无二的感受。他可以把自己的经历、感受等,化成总结性的文字,以示大众。
当A的总结性文字被B看到,而B也恰巧通过自己的经历、感受得到了相类似的总结时,这两个人就会产生共鸣。
然而,A的文字,不光是为了给B看的,C、D、E、F…,也许都会看到。他们没有类似的经历,自然也不会产生共鸣。甚至面对A的理论,感到不知所云。
但A的目的,如果是想帮助更多的人,鼓励更多的人,那就需要让更多的人理解自己的理论。而让更多人明白自己在说什么,最好的方式之一,应该就是善于举例子。
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因人而异。X觉得极有内涵的理论,也许Y觉得空洞乏味。但具体的事例则不同,它能在人的脑海中描绘出具体的形象。即使Y现在对这个形象并不感冒,说不准将来的哪天,同样的场景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到那个时候,如果他还能记得曾经读过发生这种事的解决方法时,那他成功躲过危机,或达到目标的几率就会增加。
也许这是因为人,更容易记住具体形象,而不是空洞的理论吧。
从今往后,这将成为我的一个课题。
感谢灵同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