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断乳

心理断乳

作者: 言书8910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11:40 被阅读0次

众所周知,“心理断乳”这个词说的是孩子在成年后,需要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

这个词现在也相当流行,它说的是孩子虽然成年了,但不愿意背负起独立的责任来,还想赖在原生家庭里,继续吃原生家庭的“乳汁”。

    S君就是典型的没有完成心理断乳,不管是从大人还是孩子来说,处于一种非常奇怪的状态。他父母不舍得孩子离开自己,忙碌,为子女操劳,为孙子操劳,一辈子什么时候真的为自己活过。曾经跟S君父亲沟通,发现在他内心深层次无比的矛盾。他有自己的空间,但是却不给孩子自己的空间,并要牢牢捆绑住自己的孩子。他自己可以一人住一层楼,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回到自己的空间,不闻不问家里所有的熙熙攘攘,争争吵吵。他又不给子女独立的空间,口号就是谁要离开就不要再回家。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把孩子困在原地,又不给孩子发展,难道养的是一只金毛?

    想想我毕业工作那一年,工作日住单位,周末回家,跟父母住都有很多的不自在。所以,毅然决然地离开家去另一个地方工作。从我和我妹读初中开始,我们已经完成了与原生家庭的分离,我的父母因为年轻也很好地完成了与孩子的分离。他们已经习惯了子女不在家,他们自如自由的生活,并且乐在其中。我们过年过节回去,打破他们本来的生活节奏,他们反而不习惯。

      S君就是典型的没有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住在家里,大学短暂出去过,毕业后又回到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父母操持,30岁的成年人母亲依然要给他洗衣、做饭、买衣服。母亲享受着这样疼爱自己的孩子,儿子享受着来自母亲的关怀。前两年,学设计,逼迫他承担生活的责任,他感到无比的痛苦。一切都源于他内心没有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没有成长为真的自己。

心理断乳

成长中的三次分离

成长就是这样一个历程,每个人最初都是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呵护,在父母制造的生活空间中长大,但同时,要不断完成各种分离。我认为这里有三次最基本的分离:

第一次分离是出生时,完成了与母亲肉体上的分离。

不过,虽然肉体上的分离完成了,但婴儿仍然会觉得和妈妈共生在一个空间里,身体和心理都是一体的,这叫做母婴共同体。

第二次分离是大约六个月时,这时婴儿逐渐发现无论身体还是心理上,他和妈妈是两个人。并且,因为自己的能力也在增强,所以婴儿想脱离对母亲的依赖。接下来到三岁左右,这一时间段被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称为“分离与个性化”阶段。分离就是身体上的再次明确分离,而个性化就是心理上的分离。

延伸阅读:

玛格丽特·马勒(Margaret S. Mahler,1897-1985),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出生在匈牙利,曾在维也纳接受训练,后移民到纽约。她从事有关儿童的工作,以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而著称,她论述了在儿童“分离个体化”时期,所经历的从“自大全能”到“全能感受挫”的成长过程。

按照正常发展,到了三岁时,一个孩童就初步有了自己的个性。这个分离阶段,有一个听起来有点吓人的词来表述,叫做“心理弑母”,其实真正的含义是不管妈妈高兴还是不高兴,我都要离开你。

完成第二次分离后,一个人就会从母子共生的小世界,逐渐进入到越来越宽广的世界。

第三次分离的时间段就会拉得很长,可以说从三岁一直持续到十八岁,甚至还要更久,这次分离就是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完成这次分离后,一个人才能以一种“这是我的世界,我要说了算”的主体感,更好地去建设自己的世界。如果没有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就很难活出这份主体感。

    这是我的世界,我要说了算。在S君的家庭,他极少地活出了主体感。工作有起色后,才更多地有自己说了算的主体感。原生家庭如刀刻般印在他的心理,难以接受新事物,暴跳如雷,目光短浅。也许,只有工作上有更大的起色,接触到更多的人,更有想法的人,触动他内心的价值观,才会一点点地更换掉原生家庭给他的胎记。

      原生家庭的威力,细思极恐。吓得我赶紧去楼下收拾出了一套书房。属于自己的空间,属于孩子的空间。虽然多多少少都有原生家庭的印记,如同蜿蜒的河流流过高山平原的印记,始终冲刷不掉。书的温度,自我的凝炼,与人的沟通交流,一点点朝着向阳绿色的方向行走。

心理断乳

相关文章

  • 心理断乳

    人的一生要经历三次分离。 第一次分离是孩子与母亲的子宫分离,这个阶段完成了肉体上的分离,但婴儿依然认为母亲与自己在...

  • 心理断乳

    众所周知,“心理断乳”这个词说的是孩子在成年后,需要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 这个词现在也相当流行,它说的是孩子虽然...

  • 心理断乳

    众所周知,“心理断乳”这个词说的是孩子在成年后,需要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 这个词现在也相当流行,它说的是孩子虽然...

  • 【177/1000】心理断乳

    标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空间|心理断乳的谎言 01 心理断乳是个谎言,因为并不是所有情况都是成年的孩子不想离开父母...

  • 心理断乳(750)

    1,姑嫂之争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的妹妹40多岁了,还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前一段时间他的老婆和他的妹妹发生了一些...

  • 空间11 心理断乳的谎言《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空间11 | 心理断乳的谎言 我们这一周的主题是“与原生家庭分离”,今天是第一讲“心理断乳的谎言”。 众所周知,“...

  • 心理断乳期

    看大大的太阳 晒我这渺小的人 或许只有汗流浃背的才叫做青春 听小小的雨滴落大大的盆 就连大地的眼睛也会顷刻湿润 我...

  • 分离带来希望

    今天学习《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学习的内容是心理断乳。说的是孩子与父母的三次分离,第一次是婴儿期的断乳,第二次是三周...

  • 心理学日记之心理断乳

    王姐是我家的家政阿姨,她为我们家服务了大概七八年之久了。 一般都是我上班后她才来,但是偶尔也会见面,特别是假期孩子...

  • 2018-08-15适时心理断乳父母给儿女最好的爱-对宋春丽姐姐

    点评战友姓名(宋春丽)点评标题:父母和孩子的分离,父母更需要心理断乳点评链接:https://www.jiansh...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断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vw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