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1000】心理断乳

作者: 温暖的娟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5-02 23:10 被阅读39次

标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空间|心理断乳的谎言

01

心理断乳是个谎言,因为并不是所有情况都是成年的孩子不想离开父母,而常常是父母不希望成年的孩子离开自己。所以,很有可能是父母没有完成心理断乳。——武志红

成年的孩子不想离开父母的例子,就像那些啃老族和妈宝男,不但在父母那里白吃,甚至问父母要钱,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是成年的孩子心理没有断乳。

父母不想离开成年孩子的例子:孩子结婚后,依然非得要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父母

据我观察,父母依赖孩子,特别发生在一是独生子女家庭,二是只有父亲或者母亲一方的家庭。成年孩子结婚后了,依然要跟孩子住一起。就像《都挺好》里面的苏大强,自己会做饭,会照顾自己,仍然要跟儿子、女儿住一起,依靠别人照顾。

即使8岁的外甥大牛也经常要来我家住,他妈妈说:心里空落落的,有失落感,这就是在跟孩子心理断乳吧!

网友:

【177/1000】心理断乳

02感

每个人最初都是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呵护,在父母制造的生活空间中长大,但同时要不断完成各种分离。

随着孩子生存能力的增强,一步一步走向世界。就像龙应台的《目送》里面这段: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03

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后,一个人才能以一种“这是我的世界,我要说了算”的主体感,更好地去建设自己的世界。

去外地上大学,去外地工作,就是先在物理上与原生家庭分离的最佳时机,学会独立生活。

网友讲的故事:

【177/1000】心理断乳

菟丝子和桂树的故事,是一个隐喻,当孩子要独立生存的时候,父母不放心,不允许。于是也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成长的关键时期,孩子不得不或者习惯与父母共生在一起,直到老去。

04

人在创造自己世界的过程中,分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先是在婴幼儿时与母亲分离,这包括刚出生时与母亲肉体上的分离,也包括三岁左右之后,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接着是与原生家庭分离,只有完成这个分离后,一个人才能以一种“我的世界我说了算”的主体感,去建设自己的世界。

【177/1000】心理断乳

相关文章

  • 【177/1000】心理断乳

    标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空间|心理断乳的谎言 01 心理断乳是个谎言,因为并不是所有情况都是成年的孩子不想离开父母...

  • 心理断乳

    人的一生要经历三次分离。 第一次分离是孩子与母亲的子宫分离,这个阶段完成了肉体上的分离,但婴儿依然认为母亲与自己在...

  • 心理断乳

    众所周知,“心理断乳”这个词说的是孩子在成年后,需要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 这个词现在也相当流行,它说的是孩子虽然...

  • 心理断乳

    众所周知,“心理断乳”这个词说的是孩子在成年后,需要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 这个词现在也相当流行,它说的是孩子虽然...

  • 心理断乳(750)

    1,姑嫂之争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的妹妹40多岁了,还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前一段时间他的老婆和他的妹妹发生了一些...

  • 空间11 心理断乳的谎言《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空间11 | 心理断乳的谎言 我们这一周的主题是“与原生家庭分离”,今天是第一讲“心理断乳的谎言”。 众所周知,“...

  • 心理断乳期

    看大大的太阳 晒我这渺小的人 或许只有汗流浃背的才叫做青春 听小小的雨滴落大大的盆 就连大地的眼睛也会顷刻湿润 我...

  • 分离带来希望

    今天学习《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学习的内容是心理断乳。说的是孩子与父母的三次分离,第一次是婴儿期的断乳,第二次是三周...

  • 心理学日记之心理断乳

    王姐是我家的家政阿姨,她为我们家服务了大概七八年之久了。 一般都是我上班后她才来,但是偶尔也会见面,特别是假期孩子...

  • 2018-08-15适时心理断乳父母给儿女最好的爱-对宋春丽姐姐

    点评战友姓名(宋春丽)点评标题:父母和孩子的分离,父母更需要心理断乳点评链接:https://www.jiansh...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77/1000】心理断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yo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