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备战Android面试

备战Android面试

作者: 老师好我是小明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8-08-27 12:26 被阅读0次

    备战Android面试(临时发布,格式未调整完毕)

    对于我面试时遇到的一些高频问题,特此做一下记录和一些本人收集的答案(可能会有错,请大佬指正以便修改)

    1. Activity 启动模式/任务栈
      standard 模式
      这是默认模式,每次激活Activity时都会创建Activity实例,并放入任务栈中。使用场景:大多数Activity。

    singleTop 模式
    如果在任务的栈顶正好存在该Activity的实例,就重用该实例( 会调用实例的 onNewIntent() ),否则就会创建新的实例并放入栈顶,即使栈中已经存在该Activity的实例,只要不在栈顶,都会创建新的实例。使用场景如新闻类或者阅读类App的内容页面。

    singleTask 模式
    如果在栈中已经有该Activity的实例,就重用该实例(会调用实例的 onNewIntent() )。重用时,会让该实例回到栈顶,因此在它上面的实例将会被移出栈。如果栈中不存在该实例,将会创建新的实例放入栈中。使用场景如浏览器的主界面。不管从多少个应用启动浏览器,只会启动主界面一次,其余情况都会走onNewIntent,并且会清空主界面上面的其他页面。

    singleInstance 模式
    在一个新栈中创建该Activity的实例,并让多个应用共享该栈中的该Activity实例。一旦该模式的Activity实例已经存在于某个栈中,任何应用再激活该Activity时都会重用该栈中的实例( 会调用实例的 onNewIntent() )。其效果相当于多个应用共享一个应用,不管谁激活该 Activity 都会进入同一个应用中。使用场景如闹铃提醒,将闹铃提醒与闹铃设置分离。singleInstance不要用于中间页面,如果用于中间页面,跳转会有问题,比如:A -> B (singleInstance) -> C,完全退出后,在此启动,首先打开的是B。

    1. 自定义View
      自定义控件:
      1、组合控件。这种自定义控件不需要我们自己绘制,而是使用原生控件组合成的新控件。如标题栏。
      2、继承原有的控件。这种自定义控件在原生控件提供的方法外,可以自己添加一些方法。如制作圆角,圆形图片。
      3、完全自定义控件:这个View上所展现的内容全部都是我们自己绘制出来的。比如说制作水波纹进度条。

    View的绘制流程:OnMeasure()——>OnLayout()——>OnDraw()

    第一步:OnMeasure():测量视图大小。从顶层父View到子View递归调用measure方法,measure方法又回调OnMeasure。
    第二步:OnLayout():确定View位置,进行页面布局。从顶层父View向子View的递归调用view.layout方法的过程,即父View根据上一步measure子View所得到的布局大小和布局参数,将子View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第三步:OnDraw():绘制视图。ViewRoot创建一个Canvas对象,然后调用OnDraw()。六个步骤:①、绘制视图的背景;②、保存画布的图层(Layer);③、绘制View的内容;④、绘制View子视图,如果没有就不用;
    ⑤、还原图层(Layer);⑥、绘制滚动条。

    3.View绘制流程

    performTraversal()->performMeasure()->performLayout()->perfromDraw()->View/ViewGroup measure()->View/ViewGroup onMeasure()->View/ViewGroup layout()->View/ViewGroup onLayout()->View/ViewGroup draw()->View/ViewGroup onDraw()

    1. 怎样加载超大图

    先下载到本地,BitmapRegionDecoder.decodeRegion()方法,通过传入矩形区域即可显示图片的指定区域。

    1. Glide三级缓存

    内存缓存、硬盘缓存、网络缓存
    内存缓存是使用LruCache来进行缓存的,强引用,0.4*内容容量是的最大内存容量。

    1. LRUCache算法是怎样实现的

    内部存在一个LinkedHashMap和maxSize,把最近使用的对象用强引用存储在 LinkedHashMap中,给出来put和get方法,每次put图片时计算缓存中所有图片总大小,跟maxSize进行比较,大于maxSize,就将最久添加的图片移除;反之小于maxSize就添加进来。
    之前,我们会使用内存缓存技术实现,也就是软引用或弱引用,在Android 2.3(APILevel 9)开始,垃圾回收器会更倾向于回收持有软引用或弱引用的对象,这让软引用和弱引用变得不再可靠。

    1. 事件分发

    dispatchTouchEvent()->onInterceptTouchEvent()->onTouchEvent()requestDisallowInterceptTouchEvent(boolean)

    1. Handler消息机制

    创建 handler 的时候会创建一个 looper(通过 looper.prepare() 来创建),looper 一般为主线程 looper.Handler 通过 send 发送消息(sendMessage) ,当然 post 一系列方法最终也是通过 send 来实现的,在 send 方法中handler 会通过 enqueueMessage() 方法中的 enqueueMessage(msg,millis)向消息队列 MessageQueue 插入一条消息,同时会把本身的 handler 通过 msg.target = this 传入Looper 是一个死循环,不断的读取MessageQueue中的消息,loop 方法会调用 MessageQueue 的 next 方法来获取新的消息,next操作是一个阻塞操作,当没有消息的时候 next 方法会一直阻塞,进而导致 loop 一直阻塞,当有消息的时候,Looper 就会处理消息 Looper 收到消息之后就开始处理消息: msg.target.dispatchMessage(msg),当然这里的 msg.target 就是上面传过来的发送这条消息的 handler 对象,这样 handler 发送的消息最终又交给他的dispatchMessage方法来处理了,这里不同的是,handler 的 dispatchMessage 方法是在创建 Handler时所使用的 Looper 中执行的,这样就成功的将代码逻辑切换到了主线程了.

    Handler 处理消息的过程是:首先,检查Message 的 callback 是否为 null,不为 null 就通过 handleCallBack 来处理消息,Message 的 callback 是一个 Runnable 对象,实际上是 handler 的 post 方法所传递的 Runnable 参数.其次是检查 mCallback 是 否为 null,不为 null 就调用 mCallback 的handleMessage 方法来处理消息.

    1. 为什么主线程不会因为Looper.loop()里的死循环卡死
      在代码ActivityThread.main()中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Looper和MessageQueue对象,用于处理主线程的消息
            Looper.prepareMainLooper();
    
            //创建ActivityThread对象
            ActivityThread thread = new ActivityThread(); 
    
            //建立Binder通道 (创建新线程)
            thread.attach(false);
    
            Looper.loop(); //消息循环运行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Main thread loop unexpectedly exited");
        }
    

    thread.attach(false);便会创建一个Binder线程(具体是指ApplicationThread,Binder的服务端,用于接收系统服务AMS发送来的事件),该Binder线程通过Handler将Message发送给主线程

    8.HandlerThread

    总的来说,Handler childHandler = new Handler(handlerThread.getLooper(),new ChildCallback()); 这样子传参可以使得childHandler的handlerMessage可以处理异步任务。具体看:https://blog.csdn.net/javazejian/article/details/52426353

    9.IntentService

    它本质是一种特殊的Service,继承自Service并且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类
    它可以用于在后台执行耗时的异步任务,当任务完成后会自动停止
    它拥有较高的优先级,不易被系统杀死(继承自Service的缘故),因此比较适合执行一些高优先级的异步任务
    它内部通过HandlerThread和Handler实现异步操作
    创建IntentService时,只需实现onHandleIntent和构造方法,onHandleIntent为异步方法,可以执行耗时操作
    只可以startService方式启动

    10.HashMap底层实现

    JDK 1.8对HashMap进行了比较大的优化,底层实现由之前的“数组+链表”改为“数组+链表+红黑树”,当链表节点较少时仍然是以链表存在,当链表节点较多时(大于8)会转为红黑树。数组默认容量16,hashCode()再计算hash的值为数组,HashMap的扩容为原来的2倍,HashMap允许key和value为null。
    红黑树平衡的几条性质:
    1.节点是红色或黑色。
    2.根是黑色。
    3.所有叶子都是黑色(叶子是NIL节点)。
    4.每个红色节点必须有两个黑色的子节点。(从每个叶子到根的所有路径上不能有两个连续的红色节点。)
    5.从任一节点到其每个叶子的所有简单路径都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色节点。

    11.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区别

    ArrayList是基于初始大小为10动态数组,新的容量=“(原始容量x3)/2+1”,扩容是1.5倍增加数组,再将原数组copy到已经扩容的数组,LinkedList本质是双向链表,包含两个重要的成员:header 和 size。header是双向链表的表头,它是双向链表节点所对应的类Entry的实例。Entry中包含成员变量:previous,next,element。其中,previous是该节点的上一个节点,next是该节点的下一个节点,element是该节点所包含的值。size是双向链表中节点的个数。适用场景:当需要对数据进行对此访问的情况下选用ArrayList,当需要对数据进行多次增加删除修改时采用LinkedList。

    12.内存泄露

    产生的内存泄露
    1).资源对象没关闭造成的内存泄漏
    2).构造Adapter时,没有使用缓存的convertView
    3).Bitmap对象不在使用时调用recycle()释放内存
    4).试着使用关于application的context来替代和activity相关的context
    5).注册没取消造成的内存泄漏
    6).集合中对象没清理造成的内存泄漏

    7).Handler 造成的内存泄漏,我们知道消息队列是在一个 Looper 线程中不断轮询处理消息,那么当这个 Activity 退出时消息队列中还有未处理的消息或者正在处理消息,而消息队列中的 Message 持有 mHandler 实例的引用,mHandler 又持有 Activity的引用,所以导致该 Activity 的内存资源无法及时回收,引发内存泄漏

    查找内存泄漏
    查找内存泄漏可以使用Android Studio 自带的Android Profiler工具,也可以使用Square产品的LeadCanary.
    优化方案:https://mp.weixin.qq.com/s/SmW2ljasKSXC1zlwTLY-iQ

    13.Android优化
    性能优化
    1).节制的使用Service 如果应用程序需要使用Service来执行后台任务的话,只有当任务正在执行的时候才应该让Service运行起来。当启动一个Service时,系统会倾向于将这个Service所依赖的进程进行保留,系统可以在LRUcache当中缓存的进程数量也会减少,导致切换程序的时候耗费更多性能。我们可以使用IntentService,当后台任务执行结束后会自动停止,避免了Service的内存泄漏。
    2).当界面不可见时释放内存 当用户打开了另外一个程序,我们的程序界面已经不可见的时候,我们应当将所有和界面相关的资源进行释放。重写Activity的onTrimMemory()方法,然后在这个方法中监听TRIM_MEMORY_UI_HIDDEN这个级别,一旦触发说明用户离开了程序,此时就可以进行资源释放操作了。
    3).当内存紧张时释放内存 onTrimMemory()方法还有很多种其他类型的回调,可以在手机内存降低的时候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应该根据回调中传入的级别来去决定如何释放应用程序的资源。
    4).避免在Bitmap上浪费内存 读取一个Bitmap图片的时候,千万不要去加载不需要的分辨率。可以压缩图片等操作。
    5).使用优化过的数据集合 Android提供了一系列优化过后的数据集合工具类,如SparseArray、SparseBooleanArray、LongSparseArray,使用这些API可以让我们的程序更加高效。HashMap工具类会相对比较低效,因为它需要为每一个键值对都提供一个对象入口,而SparseArray就避免掉了基本数据类型转换成对象数据类型的时间。

    布局优化
    1).重用布局文件
    标签可以允许在一个布局当中引入另一个布局,那么比如说我们程序的所有界面都有一个公共的部分,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将这个公共的部分提取到一个独立的布局中,然后每个界面的布局文件当中来引用这个公共的布局。
    Tips:如果我们要在标签中覆写layout属性,必须要将layout_width和layout_height这两个属性也进行覆写,否则覆写效果将不会生效。
    标签是作为标签的一种辅助扩展来使用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在引用布局文件时引用文件时产生多余的布局嵌套。布局嵌套越多,解析起来就越耗时,性能就越差。因此编写布局文件时应该让嵌套的层数越少越好。
    举例:比如在LinearLayout里边使用一个布局。里边又有一个LinearLayout,那么其实就存在了多余的布局嵌套,使用merge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仅在需要时才加载布局
    某个布局当中的元素不是一起显示出来的,普通情况下只显示部分常用的元素,而那些不常用的元素只有在用户进行特定操作时才会显示出来。
    举例:填信息时不是需要全部填的,有一个添加更多字段的选项,当用户需要添加其他信息的时候,才将另外的元素显示到界面上。用VISIBLE性能表现一般,可以用ViewStub。ViewStub也是View的一种,但是没有大小,没有绘制功能,也不参与布局,资源消耗非常低,可以认为完全不影响性能。

    tips:ViewStub所加载的布局是不可以使用标签的,因此这有可能导致加载出来出来的布局存在着多余的嵌套结构。

    高性能编码优化
    都是一些微优化,在性能方面看不出有什么显著的提升的。使用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是优化程序性能的最主要手段。

    1).避免创建不必要的对象 不必要的对象我们应该避免创建:
    如果有需要拼接的字符串,那么可以优先考虑使用StringBuffer或者StringBuilder来进行拼接,而不是加号连接符,因为使用加号连接符会创建多余的对象,拼接的字符串越长,加号连接符的性能越低。
    当一个方法的返回值是String的时候,通常需要去判断一下这个String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明确知道调用方会将返回的String再进行拼接操作的话,可以考虑返回一个StringBuffer对象来代替,因为这样可以将一个对象的引用进行返回,而返回String的话就是创建了一个短生命周期的临时对象。
    尽可能地少创建临时对象,越少的对象意味着越少的GC操作。
    2).在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基本数据类型来代替封装数据类型,int比Integer要更加有效,其它数据类型也是一样。
    基本数据类型的数组也要优于对象数据类型的数组。另外两个平行的数组要比一个封装好的对象数组更加高效,举个例子,Foo[]和Bar[]这样的数组,使用起来要比Custom(Foo,Bar)[]这样的一个数组高效的多。
    3).静态优于抽象
    如果你并不需要访问一个对系那个中的某些字段,只是想调用它的某些方法来去完成一项通用的功能,那么可以将这个方法设置成静态方法,调用速度提升15%-20%,同时也不用为了调用这个方法去专门创建对象了,也不用担心调用这个方法后是否会改变对象的状态(静态方法无法访问非静态字段)。
    4).对常量使用static final修饰符

    static int intVal = 42;  
    static String strVal = "Hello, world!"; 
    

    编译器会为上面的代码生成一个初始方法,称为方法,该方法会在定义类第一次被使用的时候调用。这个方法会将42的值赋值到intVal当中,从字符串常量表中提取一个引用赋值到strVal上。当赋值完成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字段搜寻的方式去访问具体的值了。
    final进行优化:

    static final int intVal = 42;
    static final String strVal = "Hello, world!";
    这样,定义类就不需要方法了,因为所有的常量都会在dex文件的初始化器当中进行初始化。当我们调用intVal时可以直接指向42的值,而调用strVal会用一种相对轻量级的字符串常量方式,而不是字段搜寻的方式。
    这种优化方式只对基本数据类型以及String类型的常量有效,对于其他数据类型的常量是无效的。
    5).使用增强型for循环语法

    static class Counter {  
    int mCount;  
    }  
    
    Counter[] mArray = ...  
    
    public void zero() {  
    int sum = 0;  
    for (int i = 0; i < mArray.length; ++i) {  
        sum += mArray[i].mCount;  
    }  }  
    
    public void one() {  
    int sum = 0;  
    Counter[] localArray = mArray;  
    int len = localArray.length;  
    for (int i = 0; i < len; ++i) {  
        sum += localArray[i].mCount;  
    }  
    }  
    
    public void two() {  
    int sum = 0;  
    for (Counter a : mArray) {  
        sum += a.mCount;  
    }  
    }  
    

    zero()最慢,每次都要计算mArray的长度,one()相对快得多,two()fangfa在没有JIT(Just In Time Compiler)的设备上是运行最快的,而在有JIT的设备上运行效率和one()方法不相上下,需要注意这种写法需要JDK1.5之后才支持。
    Tips:ArrayList手写的循环比增强型for循环更快,其他的集合没有这种情况。因此默认情况下使用增强型for循环,而遍历ArrayList使用传统的循环方式。
    6).多使用系统封装好的API
    系统提供不了的Api完成不了我们需要的功能才应该自己去写,因为使用系统的Api很多时候比我们自己写的代码要快得多,它们的很多功能都是通过底层的汇编模式执行的。 举个例子,实现数组拷贝的功能,使用循环的方式来对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一一进行赋值当然可行,但是直接使用系统中提供的System.arraycopy()方法会让执行效率快9倍以上。
    7).避免在内部调用Getters/Setters方法
    面向对象中封装的思想是不要把类内部的字段暴露给外部,而是提供特定的方法来允许外部操作相应类的内部字段。但在Android中,字段搜寻比方法调用效率高得多,我们直接访问某个字段可能要比通过getters方法来去访问这个字段快3到7倍。但是编写代码还是要按照面向对象思维的,我们应该在能优化的地方进行优化,比如避免在内部调用getters/setters方法。

    14.屏幕适配
    1.“布局”匹配,使用限定符
    尺寸(size)限定符
    最小宽度(Smallest-width)限定符
    布局别名
    屏幕方向(Orientation)限定符
    2.“布局组件”匹配,使得布局组件自适应屏幕尺寸
    3.“图片资源”匹配
    使用自动拉伸位图:Nine-Patch的图片类型

    15.Context、Activity、Service、Application
    Context是一个抽象基类。在翻译为上下文,也可以理解为环境,是提供一些程序的运行环境基础信息。Context下有两个子类,ContextWrapper是上下文功能的封装类,而ContextImpl则是上下文功能的实现类。而ContextWrapper又有三个直接的子类, ContextThemeWrapper、Service和Application。其中,ContextThemeWrapper是一个带主题的封装类,而它有一个直接子类就是Activity,所以Activity和Service以及Application的Context是不一样的,只有Activity需要主题,Service不需要主题。

    Context一共有三种类型,分别是Application、Activity和Service。这三个类虽然分别各种承担着不同的作用,但它们都属于Context的一种,而它们具体Context的功能则是由ContextImpl类去实现的,因此在绝大多数场景下,Activity、Service和Application这三种类型的Context都是可以通用的。不过有几种场景比较特殊,比如启动Activity,还有弹出Dialog。出于安全原因的考虑,Android是不允许Activity或Dialog凭空出现的,一个Activity的启动必须要建立在另一个Activity的基础之上,也就是以此形成的返回栈。而Dialog则必须在一个Activity上面弹出(除非是System Alert类型的Dialog),因此在这种场景下,我们只能使用Activity类型的Context,否则将会出错。

    getApplicationContext()和getApplication()方法得到的对象都是同一个application对象,只是对象的类型不一样。
    Context数量 = Activity数量 + Service数量 + 1 (1为Application)

    16.AIDL
    AIDL: 每一个进程都有自己的Dalvik VM实例,都有自己的一块独立的内存,都在自己的内存上存储自己的数据,执行着自己的操作,都在自己的那片狭小的空间里过完自己的一生。而aidl就类似与两个进程之间的桥梁,使得两个进程之间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跨进程通信有多种选择,比如 BroadcastReceiver , Messenger 等,但是 BroadcastReceiver 占用的系统资源比较多,如果是频繁的跨进程通信的话显然是不可取的;Messenger 进行跨进程通信时请求队列是同步进行的,无法并发执行。

    Binde机制简单理解:
    在Android系统的Binder机制中,是有Client,Service,ServiceManager,Binder驱动程序组成的,其中Client,service,Service Manager运行在用户空间,Binder驱动程序是运行在内核空间的。而Binder就是把这4种组件粘合在一块的粘合剂,其中核心的组件就是Binder驱动程序,Service Manager提供辅助管理的功能,而Client和Service正是在Binder驱动程序和Service Manager提供的基础设施上实现C/S 之间的通信。其中Binder驱动程序提供设备文件/dev/binder与用户控件进行交互,
    Client、Service,Service Manager通过open和ioctl文件操作相应的方法与Binder驱动程序进行通信。而Client和Service之间的进程间通信是通过Binder驱动程序间接实现的。而Binder Manager是一个守护进程,用来管理Service,并向Client提供查询Service接口的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备战Android面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vz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