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书名以为只是一本小说,没想到是一本哲学入门书。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哲学是什么?人需要什么才能过好的生活?这一大堆的问题接踵而至,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习惯了这个世界上的事物,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坏消息。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这三位古典派的哲学家无不例外地引起了我的思考。此时此刻的脑袋正处于混沌时期,大量的新名词涌入脑中还来不及消化。呃...我来想想要如何整理整理...
一些看起来已成事实的事情,只是我们的经验之谈,而并没有亲身实践过或者说这只是一个规律,仅此而已。人到底有没有一个不朽的灵魂?我想我们谁都没有亲身经历过而得出结论,当人死后,你已不是那个“你”,所以你也感受不到人世间的那副皮囊。都说要超脱自我,可是这谈何容易?那,何谓超脱呢?
真亦假、假亦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对错,找出背后的真需求才是关键。只有找到了自己的灵魂,方可与上帝对话。其实,能不能,我也无从知晓。
看完之后只能用四个字形容:意犹未尽。席德的十五岁生日将至,艾勃特少校想送给女儿席德一本哲学书,可找了许久都没有满意的,索性自己写了一本,准确来说是夹在讲义里面的“书”。起初以为“苏菲的世界”乃真实的世界,直到最后的几章才发现,原来这只是艾勃特少校笔下的“苏菲的世界”。从神话传说时期→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这本书看个两三遍都不为过,知识的吸收都是有一个过程的,不断地带着问题去文中寻找答案,我相信会比带着看完这本书的目的去阅读要好的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