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菲的哲学课—读《苏菲的世界》(2022年读书打卡记录6)

苏菲的哲学课—读《苏菲的世界》(2022年读书打卡记录6)

作者: 章竟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22-04-05 21:54 被阅读0次

    【打卡】第256天  20220222

    【书目29】《苏菲的世界》

    【作者】(挪威)乔斯坦·贾德

    【译者】  萧宝森

    【版次】作家出版社(2017年8月第1版)

    【页数】511页

    【进度】前言部分、1-20。

    【摘评】

    这本书买下有两年左右了,一直没拆封。假期选新网师的课,看到《西方哲学史》的指定教材就是此书,也是选了课,有的读本书的契机。看来,有书、有课之后,才有读书这回事呀。自从加入网师,这也成了我读书的“轨迹”之一。

    都知道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但前言部分主要谈的是“环保”,作者认为当前人类面临的重点问题是人类该如何对待地球。

    前言中对“贪婪”的表述极为精彩:

    气候变化归根结底是贪婪造成的。生物多样性的摧毁归根结底也是贪婪造成的。然而,贪婪却畅行无阻。这一点,历史便是最好的目击者。
    利己基因深藏在我们的天性内…

    第一章“伊甸园”

    主人公苏菲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经历两件神奇的事情:收到两封写给自己的信,内容分别是:“你是谁?”和“世界从何而来?”。还收到一张要转交给席德的卡片。

    这个不一样的下午开启了苏菲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第二章“魔术师的礼帽”

    这一章的内容主要有两封长信构成,如“哲学课”一样的信。

    信中对哲学家有如下表述:

    “成为一个优秀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要有好奇心”。
    “哲学家从来不会过分习惯这个世界。”“哲学家终其一生都像孩子一般敏感。”“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此一危险的旅程,迈向语言与存在所能达到的顶峰。”

    好奇心与生俱来,但我们离哲学家却越来越远。因为:

    遗憾的是,当我们成长时,不仅习惯了有地心引力这回事,同时也很快的习惯了世上的一切。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似乎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也正因此,我们丧失了某种极为重要的能力(这也是哲学家们想要使人们恢复的能力)。
    由于种种理由,大多数人都忙于日常生活的琐事,因此他们对于这世界的好奇心都受到压抑。
    大人们总是将这个世界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并且就此任自己陷入柴米油盐的生活中而浑然不觉。

    看来,保有好奇心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能轻易的习惯你周遭的一切!

    艾伯特向苏菲强调:成为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要有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每个人都应该有,人人都要学会做哲学家!

    由此看来人人都可以成为哲学家,只要他能始终保有好奇心。

    【打卡】第257天  20220224

    【进度】21-39页

    第三章“神话”

    这一章苏菲收到的“哲学课”的内容主要讲的“神话”。神话的存在是为了给人们不了解的事物寻到解释,而且这种解释是超自然的。但是这种用神话来解释世界的方式遭到了早期希腊哲学家质疑,他们否定这种超自然的“神话的思考模式”,追求“以经验与理性为基础的”自然的思考模式。

    这样看来,哲学是一种认识、思考、探讨世界何以存在的思维方式。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涉及一门学科的最基本研究对象、概念和内容,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是其他学科的总和。哲学具有一般方法论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接受者的世界观。

    疑问:为什么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地球人,都会有“献祭”这样的宗教仪式?在科学矇昧期的人类,为何在寻求难以解释的问题时都自觉地诉诸于“神灵”?

    第四章“自然派哲学家”

    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关注的主题是大自然与它的循环与变化,因此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自然派哲学家想要从古代神话以外的观点来了解周遭发生的事,他们想要透过对大自然本身的研究来了解实际的变化过程,他们朝着科学推理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

    之后介绍了以下自然派哲学家:

    泰利斯:第一个提出“什么是世界的本原”
    安纳克西曼德:无定是世界的本原
    安那西梅尼斯:气是世界的本原
    巴门尼德:没有任何事物会来自虚无
    赫拉克里特斯: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
    恩培窦可里斯:大自然的本原是土、气、火、水四个根
    安纳萨哥拉斯:大自然由无数肉眼看不到的微粒组成

    最后写道:

    哲学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到的,但也许我们可以学习如何以哲学的方式思考。

    “哲学家不是科学家,胜似科学家;不断的思考,不断的质疑,才能离真理更进一步。”

    【打卡】第258天  20220226

    【进度】40-52页

    第五章的德谟克里特斯是最后一位伟大的自然派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斯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原子”与“虚空”。原子是最小单位,永恒不变、不可分割;虚空是原子的活动场所,同原子一样实在。他没有现代先进的电子设备,却可以用他的“心灵”思考出如此伟大的结论。

    第六章“命运”

    前面几章中自然派哲学家通过自己的努力,破除了“非自然”“神性”的解释,找到了“自然”的解释。本章哲学老师则告诉苏菲,在疾病与健康以及政治问题上,希腊人是怎样逐渐地摆脱宿命论和戴尔菲神谕。希腊医学的始祖希波克拉底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在关于历史的问题上,历史上最早的历史学家贺若多陀斯和修昔底德也开始为历史事件寻求合理的解释。

    本章中以一句话:

    宿命论的意思就是相信所有发生的事都是命中注定的。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思想遍布全世界,不仅古人这样,现代人也一样。

    为什么古今中外,人们总是如此痴迷于“宿命论”而无法自拔?

    【打卡】第259天  20220227

    【进度】53–67

    这一章的主题是“苏格拉底”。

    情节:苏菲心心念念想见到给他写信的人,这个人终于以“艾伯特”为署名信告诉苏菲他无法与苏菲一起喝咖啡,但他们终有一天会见面的。之后苏菲在她的密洞里遇到了送信的信使——一只叫汉密斯的狗,以及看到了艾伯特写给自己的“哲学课”。

    信件的内容:

    1.苏格拉底时代雅典的主流学派—诡辩学派。

    这一派别也叫“智者派”,他们在雅典教授修辞、论辩和演说技巧,并对雅典的思想和习俗进行审视,在雅典城邦播下社会怀疑的种子。智者派宣称,世间根本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人应按照自己的本性来决定自己的命运,“我想是真的,就是真的;我相信是正确的,就是正确的”。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最著名的哲学名言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2.苏格拉底其人其事其思想。

    生平:

    苏格拉底整个哲学史上最神秘难解的人物,他本人并没有留下任何文字。现在的人们之所以得知苏格拉底的生平及思想,主要是透过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所以,我们所了解的苏格拉底事实上是柏拉图描绘出来的苏格拉底。

    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当苏格拉底被处死时,柏拉图内心非常震动,他成为哲学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将苏格拉底对陪审团的陈情内容写成《自辩》一书。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

    苏格拉底经常与他遇见的人们谈话讨论,他看起来并无意指导别人,只是提出问题而已,但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会设法使对手认识到自己理论上的弱点,从而生成正确的思想。

    苏菲在回答妈妈的问题时说:“教师和哲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老师自认为懂得很多,并且强迫我们吸收。哲学家则是与学生一起寻求答案。”

    诡辩学家教人道理,并收取学费,而他们所说的道理或多或少都有吹毛求疵的意味。……所有的学校老师、那些自以为无所不知而以既有的一丁点儿知识为满足的人,以及那些自夸博学多闻但实际上一无所知的人,都属于此类人。……而一个真正的哲学家知道实际上自己所知十分有限,这也是为何他们不断追求真知灼见的原因。就如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因此德尔菲神谕说:“在所有的凡人中,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

    正确的见解导致正确的行动:

    苏格拉底认为人类必须为自己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他相信这个基础就是人的理性。苏格拉底本身就是一名理性主义者,他认为只要人有正确的见解,就会采取正确的行动,“知善者必能行善”。

    【打卡】第267天  20220307

    【进度】74–88页

    这一章的哲学课谈的哲学家是柏拉图。具体介绍了柏拉图的以下哲学思想:

    1.理型的世界(即理念论)

    在我们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理念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每一个事物都是理念世界的摹本。

    所谓“理念”:凡是若干个体有着一个共同名字的,它们就有着一个共同的“理念”或“形式”。哲学家只对这个理念感兴趣,而不是对感觉世界中若干个体感兴趣。

    他把世界分为两个领域:感官世界和理念的世界。

    在感官世界里,所有的事物都是流动的,有形的,属于这个“物质世界”的每一样东西都会受到时间侵蚀,不可能永恒不变,马儿老了会死,人老了也会死。因此,他认为对于那些不断改变的事物我们不可能会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于感官世界的具体事物只能有意见或看法,并且只能用我们并不精确的官能约略认识这个世界。

    另外一个领域则是理念的世界。柏拉图认为,在我们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即理念的世界。在这个理念世界里,包含所有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他称这些模式或形式为“理念”或观念。在每一匹马、每一只猪或每一个人的后面,都有一个“理念马”“理念猪”或“理念人”。这些东西的“模子”或“形式”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在现实世界看到的每一个物体都是完美理念的类似物或形式,我们可以用理性来确实认识这个世界,因为这些理念(或形式)是永恒不变的。

    2.不朽的灵魂

    根据柏拉图的说法,人是一种具有双重性质的生物。我们的身体是“流动”的,与感官的世界不可分割,会有消亡的一天,因此是不可靠的。但我们同时也有一个不朽的灵魂,而这个灵魂则是理性的天下。由于灵魂不是物质,因此可以探索理念的世界。

    3.洞穴比喻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所有的现象都只是永恒形式或理念的影子。但人们往往活在影子之间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他们不去思考是什么投射出这些影子。甚至他们认为世间只有影子。洞穴神话就说明了这样的问题。

    黑暗洞穴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就像是自然界与理念世界的关系。借着这个洞穴神话,柏拉图想要说明哲学家是如何从影子般的影像出发,追寻自然界所有现象背后的真实概念。

    4.理想国

    柏拉图用人体的构造来解释理想国概念。

    根据柏拉图的说法,人体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头、胸、腹。人的灵魂也相对地具有三种能力。“理性”属于头部的能力;“意志”属于胸部;“欲望”则属于腹部。这些能力各自有其理想,也就是“美德”。理性追求智慧,意志追求勇气,欲望则必须加以遏阻,以做到“自制”。唯有人体的这三部分协调运作时,个人才会达到“和谐”或“美德”的境界。

    在柏拉图的构想中,一个国家应该像人体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统治者、战士与工匠。正如一个健康和谐的人懂得平衡与节制一般,一个“有德”之国的特色是,每一位国民都明白自己在整个国家中扮演的角色。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与他在其他方面的哲学一般,是以理性主义为特色。国家要能上轨道,必须以理性来统治。就像人体由头部来掌管一般,社会也必须由哲学家来治理。

    图示如下:

    存疑:82页有如下一句话

    “视觉能力因人而异,但我们却能信赖我们的理智告诉我们的事物,因为理智是人人相同的。”

    怎么理解“理智是人人相同的”?人与人的理智显然是不尽相同的。是不是翻译出了问题。书上还有这样一句表述:“我们对于感官所感受到的事物,只能有模糊不精确的观念,但是我们却能够真正了解我们用理智所理解的事物。”是不是这个表达更准确。

    【打卡】第274天  20220320

    【进度】89-115页

    这两章的主人公是亚里士多德。

    1.没有天生的概念

    柏拉图发现了比感官世界层次更高的完美理念,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正好相反。亚理士多德认为柏拉图将整个观念弄反了。对亚理士多德而言,真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不是理念世界,乃是那些我们用感官察觉的事物;人类灵魂中存在的事物纯粹只是自然事物的影子,自然就是真实的世界;亚理士多德还指出,我们对于自己感官未曾经验过的事物就不可能有意识。

    虽然亚理士多德主张我们所拥有的每一种想法与意念都是透过我们的感官而进入我们的意识,但他同样也同意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理性,理性正是人最大的特征,天生就能够组织所有的感官印象,并且将它们加以整理与分类,所以才会产生诸如“石头”“植物”“动物”与“人类”等概念。而“马”“龙虾”“金丝雀”这些概念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形成的。不过在我们的感官经验到各种事物之前,我们的理性是完全真空的。因此人并没有天生的“概念”。

    亚里士多德同意柏拉图的看法,认为自然界的事物的确是“流动”的,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永恒存在,凡有事物的形式是不变的。但是,与柏拉图不同的是,他认为事物的形式是我们看到若干该事物后形成的概念,根本不存在理念或形式的世界。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事物的“理念”是我们人类在看到若干这样的事物后形成的概念。因此事物的“理念”本身是不存在的,它就是该事物的特征,以此定义了我们今天所称的这个“种类”。

    2.目的因

    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观点,包括“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是最重要的。他相信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有其目的的。

    亚里士多德说过,“若有某一事物发生连续运动,并且有一个终结的话,那么这个终结就是目的......须知并不是所有终结都是目的,只有最善的终结才是目的。”他从善的角度为自然界中所有事情的发生赋予一个任务或“目的”。

    3.自然的层级

    亚里士多德将大自然的万事万物分为两大部分:非生物和生物。又分为从简单的生物到较为复杂的植物,从简单的动物到较为复杂的动物,这些层级之上就是人类,人类是最完整的生命。但位于人类层级之上,创造出人类和整个宇宙的是上帝,他是所有事物的“最初推动者”。

    4.伦理学

    “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人怎样才能过上良好的生活?”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想要解决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就是幸福和快乐,只有追求普遍的善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他说,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具体的行动和职业活动,都是在追求某种目的,在追求某种具体的善。人生的目的是追求至善,但至善不是抽象的、神秘的“善的理念”,而是现实的幸福。

    亚理士多德认为,快乐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过着享乐的生活;一种是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另一种则是做一个思想家与哲学家。

    人要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才能找到幸福与满足。他认为任何一种形式的不平衡都是令人无法接受的。无论偏向哪一个极端,生活方式都会受到扭曲。

    亚里士多德还有个著名的“中庸之道”学说,即“黄金中庸”。也就是说:人既不能懦弱,也不能太过鲁莽,而要勇敢(不够勇敢就是懦弱,太过勇敢就变成鲁莽);既不能吝啬也不能挥霍,而要慷慨(不够慷慨即是吝啬,太过慷慨则是挥霍)。在饮食方面也是如此,吃得太少或吃得太多都不好。柏拉图与亚理士多德两人关于伦理道德的规范使人想起希腊医学的主张:唯有平衡、节制,人才能过着快乐和谐的生活。

    【打卡】第275天  20220327

    【进度】116-132

    1.希腊文化

    随着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希腊人的人生哲学影响的地区与范围已经比过去扩大了许多,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界线泯灭了,希腊过去的市中心广场已经被世界舞台所取代,这些不同的文化开始汇聚形成各种宗教、哲学与科学概念。

    2.宗教、哲学与科学

    过去希腊、罗马等各民族各有他们自己的“国教”,各自崇奉不同的神明。但如今,地中海地区的各个国家也开始崇奉东方的神祇,就这样,在众多古国原有宗教信仰的交互影响之下,新的宗教兴起了。我们称之为“信仰的混合”。

    这一时期的各宗教信仰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经常教导人应该如何获得救赎,免于一死。这些教义通常以秘密的方式传授。信徒只要接受这些教导,并进行某些仪式,就可望获得不朽的灵魂与永远的生命。总的特色就是充满了宗教质疑、文化解体与悲观主义。

    这时期,希腊的科学同样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亚力山卓(A1exandria)由于位居东西方的交会点,在这方面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那里有规模宏大的图书馆,成为数学、天文学、生物学与医学的重镇,因此亚力山卓可以称之为当时的科学中心。

    这一时期,雅典仍是哲学中心。虽然希腊哲学仍旧致力于解决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理士多德等人提出的问题,但他们更关心人的伦理与道德,亟欲找寻人类最佳的生、死之道。这些新哲学家引导人们首先去思考其自身,思考作为个体他们如何才能在更大的自然系统中获得最为满意的个人生活。由于强调生存技艺,因此哲学的实践性加强了。

    宗教、哲学和科学的融合

    亚历山大东征,使得埃及、东方(印度)的文明与希腊文明结合起来,开启了一个新的文明。

    四大学派:

    1.犬儒学派

    犬儒学派认为人要摆脱世俗的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拥有的善,而且幸福一旦得到就不会再失去。

    犬儒学派是公元前400年左右由雅典的安提塞尼斯(Antisthenes)所创。

    安提塞尼斯是苏格拉底的弟子,约长于柏拉图二十岁。安提塞尼斯晚年时候摒弃了他从前所重视的东西,只关注纯朴的善良。他结交工人并且穿得和工人一样;他进行露天讲演,他所用的方式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都能理解的。一切精致的哲学,他都认为毫无价值;凡是一个人所能知道的,普通的人也都能知道。他信仰“返于自然”,并把这种信仰贯彻得非常彻底。他主张不要政府,不要私有财产,不要婚姻,不要确定的宗教。他并不是一个严格的苦行主义者,但是他鄙弃奢侈与一切人为的对感官快乐的追求。

    最著名的犬儒学派人士是安提塞尼斯的弟子戴奥基尼斯(Diogenes,又名第欧根尼,公元前404—前323年),他认为除了自然的需要必须满足外,其他的任何东西,包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是不自然的、无足轻重的。他强调禁欲主义的自我满足,鼓励放弃舒适环境。作为一个苦行主义的身体力行者,他居住在一只木桶内,过着乞丐一样的生活。戴奥基尼斯揭露大多数传统的标准和信条的虚伪性,号召人们回复简朴自然的理想状态生活。

    由此可见,犬儒学派的主要教条是:人要摆脱世俗的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拥有的善。犬儒学者相信,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建立在稍纵即逝的外部环境的优势。每人都可以获得幸福,而且一旦拥有,就绝对不会再失去。人无须担心自己的健康,也不必担心别人的痛苦。准确地说,犬儒学派就是对世界的不信任和对任何事物抱消极态度的学派。

    2.斯多葛学派

    斯多葛学派是希腊化时代一个影响极大的思想派别。其创始人芝诺(Zeno)被认为是自然法理论的真正奠基者,芝诺本人也是爱利亚派创始人巴门尼德的学生。

    像赫拉克里特斯一样,斯多葛派人士相信宇宙由原始的神圣的火种演变而来,在空间、时间上是有朽的,但火却是永恒的、神圣的;人则是宇宙体系中的一部分,是一个小火花。因此,人应该协调自身,与宇宙的大方向相协调。

    斯多葛学派相信宇宙间有世界理性的存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变化,全体人类(包括奴隶在内)都受到世界理性的管辖。在他们眼中,当时各国的法律条文只不过是模仿大自然法则的一些不完美法条罢了。所以,斯多葛学派是唯心主义的。

    在伦理学上,斯多葛学派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按照自然生活”。芝诺说:“与自然相一致的生活,就是道德的生活,自然指导我们走向作为目标的道德。”他们认为所有的自然现象,如生病与死亡,都只是遵守大自然不变的法则罢了,因此人必须学习接受自己的命运,不能为生活中一些欢乐的事物所动。在这方面,他们的观点与犬儒学派相似。到了今天,我们仍用“斯多葛式的冷静”(stoic calm)来形容那些不会感情用事的人。

    在政治学方面,斯多葛学派人士思想非常开放,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活跃的政治家。他们提出“世界城邦”和“世界公民”,认为国家是自然的创造物。他们自称是世界主义者,宣扬人类是一个整体,只应有一个国家,一种公民(即宇宙公民),打破了希腊人和野蛮人之间的传统界线。而且世界城邦需遵循“自然律”或“自然法”,这个国家也应由智慧的君主来统治。这种理论是为马其顿统治希腊服务的。

    3.伊壁鸠鲁学派

    伊壁鸠鲁(Epicurus,公元前341—前270年)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创立了“伊壁鸠鲁”学派,传说伊壁鸠鲁住在一座花园中,因此这个学派也叫“花园学派”。

    在回答“人如何生活”这个问题时,苏格拉底另外一个弟子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认为人生的目标就是要追求最高度的感官享受。“人生至善之事乃是享乐,”他说,“至恶之事乃是受苦。”伊壁鸠鲁学派将阿瑞斯提普斯的享乐主义加以发展,这是伊壁鸠鲁伦理学的主要特色。

    伊壁鸠鲁从感觉出发,认为善或幸福就是快乐,恶就是痛苦。快乐无可辩驳地具有崇高的价值,这是趋乐避苦的自发性和自明性。因此,快乐的伦理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真理。

    其次,伊壁鸠鲁虽然把快乐与幸福相等同,但却坚决反对把快乐与享乐相等同,享乐被认为是无止境地追求满足欲望,总是与痛苦伴随。他们认为快乐是有层次的,最高的快乐是静态快乐,即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可以说,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是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与精神愉悦相结合,在追求快乐时,必须遵守古希腊人自我规范、节制与平和等原则。

    在自然哲学观上,伊壁鸠鲁与德谟克里特斯的自然哲学观一脉相承。当时有许多人害怕死亡而来到伊壁鸠鲁的花园,因为德谟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论认为人死后没有生命,当人死时,“灵魂原子”就四处飞散。伊壁鸠鲁便运用德谟克里特斯有关“灵魂原子”的理论,说“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

    在政治方面,伊壁鸠鲁学派与斯多葛学派截然不同,他们对政治或团体生活不感兴趣,劝人要“离群索居”。但在伊壁鸠鲁之后,许多伊壁鸠鲁学派的人士逐渐沉溺于自我放纵,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Epicurean”这个词也成了专门追求享乐的人的代名词。

    4.新柏拉图学派

    新柏拉图学派是公元3—6世纪流行于古罗马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具有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成分。开创者是亚历山大里亚的阿蒙尼阿·萨卡(约175—约242年),著名代表是普罗提诺(或普罗汀)(Plotinus,约205—270年),他曾从师于萨卡,后在罗马创办学校,形成亚历山大里亚——罗马新柏拉图学派,或称普罗提诺学派。该学派对西方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柏拉图的“二元论”相别,普罗提诺提出“太一说”,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体的。他把“一体”分为两极:一端是被称为“上帝”的神圣之光;另一端则是完全的黑暗。但这完全的黑暗其实并不存在,只是缺乏亮光而已。普罗提诺认为,灵魂受到神圣之光的照耀,物质则位于那光照不到的黑暗世界。

    新柏拉图派哲学家相信人有神秘经验,即一种和上帝或“天地之心”合而为一的体验,感觉整个世界就好像只有自己一个人般,世界就是我,我就是整个宇宙,达到了物我交融、“失去自我”的境界。他们认为唯有在灵魂中,在某些很偶然的时刻中,我们才能体会这种神秘经验,体验到自我就是那神圣的神秘之光。

    普罗提诺建立了系统的新柏拉图学派的理论。他视“太一”为万物之源,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复返太一,与之合一。简单来说,世界就像这样一堆野火。

    这一理论是以柏拉图哲学为基础的希腊唯心主义学说的综合,含有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的成分。

    【打卡】第280天  20220330

    【进度】133-156页

    希腊人和罗马人属于印欧文化,而犹太人属于闪族文化,这两种文化都孕育和影响了欧洲的文明。

    1.古印欧人是人类历史早期最了不起的游牧民族,孕育于大约6000年以前的乌克兰平原,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农业种植技术,只能靠捕猎为生,寻找食物成了古印欧人的第一生存目标。食物的匮乏和来源的不固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

    大约4000年前,临近黑海和里海地区的原始印欧民族陆续向四方迁徙,直到公元前500年,欧亚范围内大规模的古印欧人各部落的迁徙浪潮终于渐渐平息。从印度河流域直到不列颠岛,古印欧人在不经意之间,创造了安纳托利亚文明、吠陀文明、古希腊文明等。整个欧亚大陆从此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

    现在的印欧民族指的是几乎所有使用印欧语言的民族与文化。印欧民族无论到什么地方都努力吸收当地文化,不过在语言和宗教方面还是以印欧语和印欧宗教较占优势。

    2.闪族文化

    闪族人,也称闪米特人,是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民族。相传诺亚的儿子闪即为其祖先。今天生活在中东北非的大部分居民(包括阿拉伯人、犹太人),就是古代闪米特人的后裔。

    西方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包括所有信奉基督的教派,最重要的有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英国圣公会)和伊斯兰教都源自闪族,犹太人、阿拉伯人都认为亚伯拉罕是他们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圣经《古兰经》和基督教的《旧约圣经》都是用闪族语系的语言写的。

    通过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我们可以看到,闪族文化的影响遍及世界。

    3.以色列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也是世界主要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以色列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抗争要求独立的历史。

    古希伯来人属于闪族的一种,是犹太人的祖先,公元前3000年游牧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草原,公元前2000年中叶,进入迦南(就是后来称为巴勒斯坦的地区)。当时的迦南人把外来的人叫作“希伯来人”,意思是“从河那边来的人”(“河”是指幼发拉底河)。

    以色列人的名称是希伯来人征服迦南的过程中开始出现的。据《创世纪》载,希伯来人的第三代祖先雅各与天使角力,获胜。天使说:“你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同神同人较力,都得了胜。”从此雅各便以“以色列”为名。后来,雅各娶妻纳妾,共生了12个儿子,并发展成12个部落,统称“以色列人”。

    公元前1200年左右,上帝在西乃山上向摩西颁布十诫时,与他立约。那时以色列人在埃及已经当了很久的奴隶(一场遍及全国的饥荒迫使雅各及其后代以色列十二个部落的祖先移居埃及,在那里他们的后代沦为奴隶)。但借着上帝的帮助,他们在摩西的领导下终于回到了以色列的土地,并定居下来。通常我们说犹太人的始祖是亚伯拉罕、其子以撒和其孙雅各。

    4.耶稣

    耶稣自称神的儿子,宣称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拯救与赦免,并要求他们爱邻如己、爱自己的敌人。

    5.保罗

    从保罗到雅典传教开始,基督教会就逐渐渗透希腊罗马地区,基督教文化与希腊罗马文化交汇融合。

    耶稣去世数年后,法利赛人保罗改信基督教。保罗来到雅典,直接前往这个哲学首府的市中心广场,向人们谈论耶稣的死而复生和基督教救赎的教义。对希腊人而言,世人皆试图寻找上帝并非新的概念,但是保罗声称上帝已经向人类显现他自己,因此他不再是一位人们可用理性来了解的“哲学的上帝”,也不是“金、银、石雕刻的偶像”,而是一位“不住人手所造宫殿”的神,也是一位会干预历史发展方向,并为世人而死在十字架上的人形的神。

    6.教义

    保罗认为,外邦人不一定要成为犹太人才可以信奉基督教,因为基督教不只是犹太人的宗教,它的目标在于拯救全体世人。保罗还宣称上帝与以色列订的“旧约”已经由耶稣代表上帝与人类订的“新约”所取代。

    后来在保罗的努力下,雅典、罗马、亚力山卓等重要的希腊罗马城市都成立了基督教会。在后来的三四百年间,整个希腊文化地区都成为基督教的世界。

    【打卡】第281-283天  20220403

    【进度】156-178页(中世纪)

    中世纪哲学是欧洲5—15世纪的哲学。这一时期基督教成为中世纪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哲学和科学成了基督教神学的婢女或工具。神与人、天国与世俗、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问题是中世纪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

    本章要点:

    1.中世纪:基督教发展历程

    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从君士坦丁到文艺复兴,我们可以说,中世纪就是以基督教为主导的文化时期。

    中世纪(Middle Ages)(约476—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自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的这段时期。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比昂多开始使用的。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就在这将近1000年的时间里,基督教在希腊—罗马世界内缓慢地扩张着。在公元后的第一个世纪内,使徒保罗在希腊世界内取得了成功,才使得基督教在形成后首次扩张到耶路撒冷以外的地区。直到公元300年后,基督教才真正扩张到罗马帝国的全境。313年,君士坦丁一世颁布米兰敕令,规定基督教在法律上与帝国境内其他宗教享有完全平等的权力。392年,狄奥多修皇帝关闭了所有异教寺庙,禁止异教崇拜,否则将以叛国论处。从兴起到392年,经过差不多4个世纪,基督教缓慢的、和平的扩张终于获得了胜利。正是这种看似缓慢但很坚实的渗透,使得基督教可以适应周边的异教世纪,而早期的基督教徒们是无法预见到自己的宗教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的。

    在基督教渗透过程以及胜利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基督教受周边异教学术的影响而做出的诸多重大调整,这些调整在许多学识渊博的基督徒那里都有所体现。他们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圣奥古斯丁:理念存在于上帝心中

    教父哲学是公元2—5世纪早期基督教为其教义辩护的一种宗教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奥古斯丁则是教父哲学最后的完成者,他把教父哲学推向了全盛时期。

    教父哲学主要是把新柏拉图主义塞进基督教教义中,使哲学和神学混为一体。

    奥古斯丁的基督教理念大部分受到柏拉图派哲学观的影响,他并不认为基督教教义与柏拉图哲学之间有所矛盾。他指出,在宗教问题上,理性能做的事有限,我们只能通过信仰来领会基督教神圣的奥秘,相信基督,上帝将会“照亮”我们的灵魂,使我们对上帝有一种神奇的体悟。

    那么,他是怎样处理柏拉图“永恒的理念”的问题呢?与圣经一样,奥古斯丁也认为上帝自虚空中创造了世界,但他认为,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那些“理念”存在于神的心中。他把柏拉图所说的理念放在上帝的心中,借此保存了柏拉图有关永恒理念的看法。

    在关于恶的问题上,奥古斯丁同意新柏拉图派普罗提诺的说法,认为邪恶是“上帝不在”的结果。而且上帝创造的事物只有好的,没有坏的,邪恶本身并不存在,它只是来源于人类的不服从。

    在人与上帝关系方面,人的灵魂只能认识上帝,人没有权利批评上帝,我们完全任凭他处置。圣奥古斯丁并不否认人有自由意志,只不过上帝已经“预见”我们的自由意志,即我们将如何生活。同时,奥古斯丁将历史纳入哲学理论,他认同旧约中的线性历史观,认为历史有始有终,历史就像一个人从童年逐渐成长、衰老的故事。

    3.圣多玛斯 ·阿奎纳:对了一部分并不等于错

    圣多玛斯保存并且修改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中世纪天主教教会最伟大的导师之一。对基督宗教,尤其是天主教神学理论的影响极为深远。

    圣奥古斯丁是一位信奉新柏拉图派哲学的主教,他把柏拉图所说的“理念”放在上帝心中,努力将希腊与犹太思想融合在一起,指出“人们只能经由教会得救”的观念;圣多玛斯把亚里士多德加以基督教化,用他的哲学观点诠释圣经,表明理性和信仰并不冲突。

    圣多玛斯的理论:圣多玛斯指出,我们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接近上帝:一条是经由信仰和基督的启示;一条是经由理性和感官。其中,通过信仰和启示这条是比较确实可靠的,因为我们如果只依靠理性的话,会很容易迷失方向。因此,神学又高于哲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菲的哲学课—读《苏菲的世界》(2022年读书打卡记录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sg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