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争分夺秒、见缝插针地,在带孩子的间歇看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终于在今天晚上11点看完了整本书。
以前我对三毛几乎没有了解,印象中她是一个爱流浪的女作家。
《撒哈拉的故事》是我看的第一本三毛的作品。刚开始看,只觉得她很有趣:结婚前一天才知道自己要结婚了;给荷西做的中国菜,总有稀奇古怪但又能自圆其说的名字和故事;观察撒哈拉戚人如何洗澡(洗身体外面和身体里面);没有驾照却把车开到交通大队去报名考驾照……
后来,又觉得她很热心、慷慨,邻居们借东西,有借无还,但她从不拒绝他们,还常常为她们看病送药。朋友们到她家聚会,她舍得拿出最好的饭食招待。为了买被她看做艺术品的石头雕刻,她肯花重金,遇到有人想买她的石头雕刻,她却又愿意无偿送出,只因她认为对方是会欣赏石头雕刻的艺术的。
她讲究精神上的充盈,能忍耐物质的匮乏,竭尽全力将一个破破烂烂的房子装饰得如同艺术的宫殿。
她富有冒险精神,这当然是不必说的,否则她怎么会去撒哈拉沙漠并且想要横渡沙漠?
她有同情心,面对十岁即结婚的娃娃新娘,贫穷可怜的哑奴,甚至路上随便一个行人,她都能充分尊重他们。她不会因为肤色、种族、身份而歧视别人,对于名声很差的撒哈拉戚人,她也愿意以身犯险,主动让他们搭便车。
对于三毛,我的认识是很肤浅的。我被她的故事吸引,迫不及待要看下去,来不及多想什么,最后留下的印象,就是这些。对于她的品质,我由衷地敬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