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首先先立个flag:财富无方法,无法讲授,无法传承。
那你可能这时会有疑问了,既然财富有上述特点,那么像沃伦·巴菲特、比尔·盖茨、李嘉诚、马云等拥有巨大财富的人,他们又是怎么发家致富的呢,而且是持续地拥有巨大财富?
“他们背后肯定有一套方法!”
这就是绝大多数人最基本的一个想法,如果你去问沃伦·巴菲特,他会告诉你价值投资和复利;如果你问比尔·盖茨,他会告诉你多元化组合型投资;如果你问李嘉诚,他会告诉你冷进热退,反周期投资...
诶?好像说得都对,那么我该听谁的呢?!知道了这些世界巨富们所谓的“方法”后,其实对你一毛钱帮助都没有。你以为那就是财富的方法,而其实那只是他们长期投资和经营积累下来的经验智慧而已,经验智慧是可以传承的,财富智慧则不行!
你需要明白一点:不是那些巨富们不愿意教,而是他们也清楚,财富没有方法可言,也无法传承。否则,凭借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智慧,他们早就把方法传承给他们的子女了,很快也将出现巴菲特二代和盖茨二代,财富照样不会落到你头上来。
02.
那财富就真的没有规律可循了吗?是的。但我们有另外的一个突破口:财富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财富这个秘密隐藏之深,就连已经实现了巨大财富的人,都不一定能够发现得了它。而这个秘密是什么,先在这里卖个关子,我们先讲讲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财富秘密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因次分析法!
什么是因次分析法捏?
按照教科书式的解释:因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各候选方案的成本因素和非成本因素同时加权并加以比较的方法。
列举各种影响因素,将这些因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类,客观因素能用货币来评价,主观因素是定性的,不能用货币表示。确定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比重,用以反映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确定客观量度值,再确定主观评比值和主观量度值,最后将客观量度值和主观量度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位置量度值,即是选址方案的整体评估值,最大者入选。
估计你还没看完解释就晕菜了,没关系,庄老湿也是如此,但我们可以这么简单理解因次分析法:在信息量十分稀少,而环境变量却又十分复杂的情况下,通过把握其中的关键因素,逐个梳理且找到因果联系,并根据轻重比例逐个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03.
老规矩,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讲起。据说,犹太的传奇国王所罗门有这么一个断婴案。
当初,所罗门继位的时候,就曾跟上帝耶和华祈祷一个“就任礼物”:希望上帝能赐予他当好一个国王所需的好品质。于是,上帝就挑出了四样东西让他选,分别是“长寿”、“财富”、“复仇”、“智慧”,所罗门想了想,从这四个里面挑了“智慧”,于是上帝便赋予了他一颗谨慎而聪慧的心灵。打那以后,所罗门便狄仁杰附体,每每断案入神,在断案过程中体现出的智慧和公正,令人惊叹不已。
(图片:《所罗门的判决》尼古拉斯·普桑 作)有一天,所罗门在大神殿里正常办公的时候,两个妇女跑了过来,其中一个怀里还抱着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这时怀里没有婴儿的妇女哭哭啼啼地向所罗门哭诉:伟大的国王啊,你可得为我做主。这妇女心好狠呐~我们两人在几天前同一天都产下了一名男婴,但今天早上起床时,我发现我怀里的孩子已经没有呼吸了,一开始我吓傻了,后来仔细一看,不!这不是我的孩纸,更像是她的孩子,后来我跑去看,我的儿子确实在她怀里躺着呢。分明是她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把我的孩纸给调换了。
听到妇人这么说,怀里抱着婴儿的那位妇人也不甘示弱:骗砸!国王你可千万不能相信她啊,分明是她自己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小心把孩子闷死了,不肯认错不说,还打算把我的儿子也抢走。
是我的儿子!
是我的儿砸!我的...
双方各执一词,顿时在大神殿上吵得不可开交,这案件放到今天,那就再简单不过了,做一个DNA亲子鉴定就行,但是所罗门那个时代什么都没有,别说DNA鉴定了,就是可供参考的人证物证,一概都没有,这TM就尴尬了...
突然间所罗门灵机一动,对身边的护卫讲:拿剑来!
两位妇女也都吃了一惊,也不吵了,都正疑惑呢:大王你有话好好说,要拿剑干什么呢?
结果所罗门国王说:我实在没有办法断定这个婴儿是你们谁的儿子,既然你俩都认为这婴儿是你们的,那简单,把婴儿砍成两半,一人一半,大家都公平。
你疯啦!听完国王这么说,怀里没有婴儿的妇女叫道:不!不能砍呐~我宁愿不要这孩纸了,请你千万不能杀孩子!
而怀里抱着婴儿的妇女却说:那这样也好,如果我不能得到孩子,那她也绝对不能得到,一半就一半,好过没有。
到此,所罗门国王终于做出了裁决了:明明就是你把人家的孩子掉包了,还不肯承认!来人啊,把那女人怀里的婴儿夺回来,还给他真正的母亲。
只有真正的血肉相亲,才会宁愿委屈自己,保全孩子的性命。
上面的例子,所罗门国王就是利用了因次分析的方法,找出了断定婴儿归属的关键因素:骨肉之爱!这是隐藏在人性深处的一种情感和纽带,不是你想割舍就能割舍得掉的。
在没有人证物证和技术条件进行分辨的情况下,可以说所罗门国王所掌握的信息量是极其之少,然而他又需要在如此少信息量的情况下,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他就必须在短时间之内梳理出真正有用且关键的因素,并且抓住那最关键最关键的一条,从而成功解决了问题。
04.
与“所罗门断婴案”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另外一个著名的例子:芝加哥有多少位钢琴调音师?
这个问题由美籍意大利裔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提出,费米是“曼哈顿计划”的核心成员,被誉为“原子能之父”,他不仅物理学得溜,还尤其擅长利用少量、粗糙的数据来得到较好的估计结果。他自己就曾经巧妙地利用碎纸片,估算出原子弹的爆炸当量数。
(图片: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恩里科·费米)那是在1945年7月16日的晚上,当世界第一颗原子弹在内华达州沙漠里试验引爆成功时,费米在试验现场附近向空中撒了一把碎纸片,原子弹爆炸后的气浪将迅速地将碎纸片卷走,费米紧跟到处纷飞的碎纸片,并根据纸片飞出的距离估算了核爆炸的当量数。根据费米计算出来的数据,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威力,相当于一万吨TNT炸药,这个数据已经非常接近目前科学界所认可的二万吨的数值,之间的误差在一个数量级之内。
或许你不知道费米的大脑是如何运转计算的,仅仅根据纸片飞出的距离就能算出原子弹的威力,但通过他提出的另一个广为人知的问题,你可以大致知道他非凡的大脑是怎么思考的。
辣么,问题来了,芝加哥有多少位钢琴调音师?是的,你没有看错,只有一个问题,没有其他提示,没有其他数据,没有其他工具,甚至于在当时费米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互联网还没有诞生,你无法像今天一样百度一下或是谷歌一下就能知道答案,而且当时也没有所谓的城市黄页可以查询...
那这还怎么搞?分明就是刁难人嘛!是的,财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这样,只抛给你一个问题,其他一概不知道、不清楚、不明了,需要的就是你如何通过一个问题,去不断挖掘并找出答案。那我们来看看大物理学家费米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吧。
首先,费米认为,解决问题的秘诀在于:将这个问题分解为更多的问题。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了计算芝加哥钢琴调音师的人数,我们必须知道什么呢?额...钢琴调音师的数量,取决于给钢琴调音的工作量和雇用一位调音师可以做的工作。因此,假如我知道了下面这4个数据,我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1/芝加哥的钢琴数量;
2/每年给钢琴调音的次数;
3/给钢琴调音需要的时间;
4/钢琴调音师每年平均工作时间。
好了,事情有了一定的进展了,不错是吧,如果有了前三个数据,我就可以算出在芝加哥给钢琴调音所需的总工作量。接着,用这个数据除以最后一个数据。哒哒哒~哒,那芝加哥有多少钢琴调音师,不就很轻松地算出来吗?
可问题是,这上面一个数据我都没有啊!好像又回到了死循环的原点,我还是无法知道嘛,这好像是在浪费时间。
费米老师可不怎么认为,他的理解是,通过分解问题,我们可以区分出已知和未知的信息。已知的信息我们可以检验它的合理性,而至于未知的信息嘛,就只能靠猜了。很多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畏惧在他人面前表现得愚蠢,因此从不敢去猜。而费米老师则完全没有这样的顾虑,他敢于犯错。因此,费米也本着这种可贵的精神来回答上述的四个问题。
1、芝加哥总共有多少台钢琴?
我不知道。但是,参照第一个问题的分解方法,我可以换个方式提问:为了回答它,我需要知道什么?芝加哥人口多少?我不确定,但我知道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位列纽约和洛杉矶之后。我认为洛杉矶大约有400万人,为了缩小范围,我建议设置一个置信区间,正确答案就在这个区间内,对此我有90%的把握。现在,我非常确定,芝加哥人口超过150万,不到350万。可是在这个范围内,正确答案是多少呢?我又不确定了。这样吧,选中间值,我猜芝加哥有250万人。
拥有钢琴的人占多大比例?钢琴对大部分家庭来说过于昂贵,而买得起钢琴的人多数又确实不想要钢琴。那么,我认为比例是1%。学校、音乐厅、酒吧……有多少机构配置了钢琴?还是不知道。不过,许多机构应该有钢琴,其中一些,比如音乐学院,应该有多部钢琴?我有充足的理由认为机构拥有钢琴比例是个人比例的两倍,也就是大约2%。
有了以上这些猜测的数据,我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计算,最后算出芝加哥有50000台钢琴。
2、每年给钢琴调音的次数?
也许一年一次,也许一年两次,不知道,不确定,但我还是猜一个我比较认可的数据吧,一年一次。
3、给钢琴调音需要的时间?
两个小时,也是猜的。
4、钢琴调音师每年平均工作时间?
这个问题我可以进行分解。美国标准的一星期工作时间为40小时,每年有4个星期的假期。我认为钢琴调音师也是差不多一样的工作情况。因此,40小时乘以50个星期,得出钢琴调音师每年工作的时间为2000小时。
但是,钢琴调音师必须花一些时间来往于不同钢琴所摆放的地点,应该从总时间里减去这部分时间。他们花在路上的时间有多少?我猜测这部分时间为工作时间的20%。因此,我的结论是,钢琴调音师每年的工作时间为1600小时。
现在,我要综合以上猜测,计算最终结果:如果50000台钢琴每年需要调音一次,给一台钢琴调音需要2小时,那么总共需要10万小时。将这个数除以一名钢琴调音师年均工作时间,得出芝加哥的钢琴调音师人数为62.5。
所以,我估计芝加哥有63位钢琴调音师。而费米的这种计算方式的准确率如何呢?
——在芝加哥的黄页上找到了一份有83位钢琴调音师的名单,但有不少名字重复出现,就像企业有多个电话号码。因此,人数仍然不确定。虽然费米的估算值建立在诸多粗略的猜测基础上,但是看起来与名单上的人数惊人地接近。
这就是费米老湿的因次分析法。
因次分析就是在一堆无前设、无条件、无因果的混沌问题里面,找到关键因素,于昏涩中寻找到方法的工具。
05.
说到这,就该揭开本文的重点了:财富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呢?
财富的秘密就隐藏在人性里,财富的发生必须依托于一个介质,这个介质就是人性间的博弈。(或许此刻的很多人都还不明就里,无法理解,没事!我理解你们,毕竟我自己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消化接受,但这里不会花时间再详细阐述了。)
一旦你掌握了人性间博弈的智慧,你就掌握了财富的发生介质(或叫产生条件)。
《读者》杂志曾经刊登过19世纪法国大文豪大仲马的一则小故事,这个故事也被很多讲经济学的书籍普遍引用。
故事说的是有一天,大仲马在街上闲逛,突然走到一个古董店门前,发现了一个自己十分喜欢的古董。顿时间老马心花怒放,兴匆匆地跑进店里去问老板:“掌柜的~来来来,你这古董怎么卖呀?”
“矮油,客官您真识货,250法郎您拿走吧~”(价格纯属虚构,剧情需要哈哈)
大仲马吓得差点裤子都掉了:有木有搞错,辣么贵!你不去抢?
其实大仲马当时的心理价位就50法郎,但没想到老板是一分钱也不肯让,死活就是要250法郎,没办法,大仲马当天只能灰溜溜地回家了。
如果你以为这故事就这样结束了,那你就太小看我们的老马了...
几天后,古董店又走进一名客户,穿着打扮都十分精致,明眼一看就是大富大贵人家,结果人家一进门,就指着几天前大仲马看中的那件古董,问:多少钱?
“识货啊骚年,这件珍品250法郎”,老板笑嘻嘻地答道。
“20法郎!”,客户面无表情地说。
“你疯啦!不可能,你是来买东西还是来砸场子的,滚粗!”,老板毫不客气地拒绝。
又过了两天,一位像模像样的人又走进了古董店,转了半天,还是一样指着大仲马看中的那件古董问道:豪码触?
“250法郎啊客官。”,老板又笑嘻嘻地迎上来。
“30法郎卖不卖?”,客户还是面无表情地回答。
“你妹!不卖,辣么便宜你不卖给我?!”,老板气冲冲地回答。虽然如此,但是老板心中已经对自己这件所谓的宝贝起怀疑态度了,难道它真的就值这些钱?不可能呀,明明它最少也是100法郎以上的价值,为什么好几个都认为就值几十法郎。
又过了两天,古董店又来了一名顾客,老板照样陪着跟顾客介绍一件件的藏品,同样的剧情,顾客最后指着大仲马看中的那件古董,问道:怎么卖呀佬细?
老板已经有点战战兢兢了:“这个...额..要250法郎。”
“这个最多40法郎。”,没想到这次顾客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
老板这时候几乎要奔溃了,艾玛~我竟然上当了,果然这个古董就值几十法郎而已,可是他这次还是忍住了,没出手。
当天,又有一名贼头贼脑的顾客进门,逛了一圈后,又指着那个古董,这次问也不问,直接就说:“50法郎卖不卖?”
老板心想,既然有“傻瓜”直接开这么高的价格,算了,就出手吧,再不出手没机会了...
于是乎,那位贼头贼脑的顾客最终,以50法郎的价格拿下了那件古董。而那位古董店老板不知道的是,那位贼头贼脑的顾客,一开始就准备以50法郎的价格购买的,他就是前面我们讲到的大仲马,而接连几个进来来以极低的价格砍价的顾客,都是大仲马的盆友,这一切都是大仲马精心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以极低的价格买入这件古董。
而大仲马采用的这一策略,在经济学家的眼中叫做“价格锚定”,或许大仲马自己并不清楚,然而他老人家非常清晰地洞悉了人性,以及人性的恐惧和爱占便宜的天性,才能成功地导演出此剧,才能催生出财富产生的条件。
总结一下:
1、财富的发生必须依托于一个介质,这个介质就是人性间的博弈;
2、财富的发生,通常是一堆晦涩的问题,无前设、无条件、无因果,需要我们于昏涩中找到方法;
3、解决财富发生的问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因次分析法。
好了,既然方法也都知道了,本文的最后庄老湿就留个作业,用因次分析的方法,来解决这么一个问题:如何挣到你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