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易经64卦——第五讲,儒家祭祀,成就帝王霸业之《需》卦

易经64卦——第五讲,儒家祭祀,成就帝王霸业之《需》卦

作者: woxingwosuai | 来源:发表于2021-09-21 17:31 被阅读0次

    一、需字儒家说

    在讲解《需》卦之前,我们要了解“需”字的起源,在目前发现的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需”字,最早的发现应该属于《孟簋铭文》:孟曰。朕文考毛公。遣仲征無需。毛公易(赐)朕文考臣。自厥工(功)。對揚朕考易(赐)休。用室彝。乍(作)厥。子子孫孫其永寶。

    看了上面的铭文,可以看出,字组成上面是雨水,下面是人形,人在下面祈求老天下雨,我们在来看看组词:“遣仲征無需”,派遣仲(伯、仲、季、叔)征讨“无需”,这里的无需有两种解释:一个是地名,一个是人名,有学者考证“无需”是徐偃王——周穆王末年,徐君偃好行仁义,前来归顺的东夷国家有四十多个。周穆王巡视各国,听闻徐君威德日远,遣楚国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百姓从之者数万。所以徐偃王是行使儒家的仁义,无需,就是假的儒。

    我们再来看看马王堆《要》中截取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亓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此段描述的是,最早的儒家其实来源于史、巫,而这类人最早的职责就是为帝王和上天沟通,看看甲骨文中殷商祭祀的占卜就知道,祭祀占卜雨水的最多,祭祀不是随便怎么弄都可以,需要很多规矩,这是对上天的尊重,这个时候就是礼的雏形,但是当一个国家的王朝覆灭,这些史、巫就流串到民间,一部分成为礼的奠基人;一部分成为老师(传授祭祀),这就是儒通“需”的由来——需是祈求老天下雨的史、巫,他们为了区别自己和普通人的区别,在行为上也同时区别一般人,这个时候就要通过制定规矩沟通上天(礼的雏形),所以《要》中孔子认为自己和史、巫是一类人,只是以前是人在下祈求上天为,后来人的作用在社会中要体现出来,加一个单人旁构成“儒”

    二、需字粮食说

    西周晚期,考古学者又发现一个伯公父簠(下图),上面同样记载着“需”字:白大師小子白公父乍。擇之金。隹鐈。隹盧。其金孔吉。亦玄。亦黃。用盛荞、稻、需(糯)、粱。我用召鄉事。辟王。用召者考者兄。用壽。多福無彊。其子子孫孫。永寶用享。

    通过对上面铭文的解读,我们大致可以把需字分两种:儒与糯,那么在《需》卦中,到底体现是哪一种东西,或者说,我们考释的需字对理解《需》卦有什么帮助,接下来我们分析此卦: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有孚:抓到了俘虏;(今人解释为讲信用完全是错误)

    光亨:很多人在解释这段话里面是存在很大歧义的,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光是指国家,而且光国在武丁时期帮助武丁平叛了很多叛乱,在整个《周易》中,“亨”和“光”的组合仅此一个,不得不引起大家注意,到底卦辞要强调光国在帮助武丁(甲骨文很多记载,不赘述)时期捕获的俘虏(在周初期还存在光国),还是如现代人解释的那样“很光显”呢?假如我们用现代的思维考虑古人造字的含义岂不是太儿戏了。

    贞吉:贞卜吉利,武丁时期的光国国王(侯)也懂占卜,武丁讨伐羗方让光国国王(侯)进行占卜。

    利涉大川:征讨外地,建功立业

    所以卦辞解释应该为:抓到俘虏,太伟大了(光国的思路为大家提供一个方向),占卜吉,利于出征建功立业。

    我们在理解需卦之前,一定要弄懂编写需卦的逻辑,这样才能分辨“需”到底是史、巫还是糯稻。以下解释不采用儒家任何观点。(《易传》)

    1.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初九爻爻辞:1.祭祀(儒)在郊外符合逻辑,坚持下去(),没有大碍(《论语》: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郊祭,古代重要祭祀

    2.糯稻种植在郊外,坚持种植,没有大碍?

    2.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九二爻爻辞:1.现在干旱,沙地都裸露出来了,进行祭祀(求雨),大家都在议论(老天为何不下雨),最终大吉

    2.糯稻种植在沙地,有人在议论,最终大吉?

    3.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九三爻爻辞:1.泥巴都干涸了,进行祭祀(求雨),导致寇贼过来

    2.糯稻种植在泥巴,导致寇贼?

    4.六四,于血,出自穴。

    六四爻爻辞:1.(寇贼频繁骚扰)祭祀用(俘虏、五牢)血,(搬家前的占卜)离开自己居住的地方

    2.糯稻造成了流血,离家自己家园?

    5.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九五爻爻辞:1.祭祀用酒食(祈求先祖保佑,酒食是需要余粮发酵,武王讨伐纣王的理由就是殷商爱好饮酒,说明纣王时期的粮食丰产),贞卜大吉

    2.多的糯稻酿造酒,占卜吉利?

    6.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上六爻爻辞:1.(需于酒食阶段占卜后选址)重新选定一块地方作为王宫,有意想不到的客人(谋士、或者重要的人物)过来,尊重他们就会大吉

    2.。。。。。。。。(同上)

    所以通过上述逻辑,我们可以清晰的判断,需是祭祀的行为,而且是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的祭祀,为了祈求一个好的结果,中间还受到外敌骚扰,导致搬家,选定住址以后,深得人心。参看殷商和周朝的历史,重大搬迁有两次:盘庚迁殷——民众怨声载道(前面已经搬迁五次),比较符合需卦,但是缺少气候原因(河沙显露、泥巴干涸);武王搬迁——气候炎热,粮食不充足,征讨纣王,也比较符合需卦。由于甲骨文和史料的记载比较缺失,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研究,本人仅提供猜测的方向,需卦大体讲述的事情为:某一年中,遇到大旱的情况,史、巫祭祀在郊外求雨,结果依然没有好的结果,并且持续性干旱,招到民众抱怨,后面导致寇贼侵犯,搬迁之前又举行了盛大的祭祀,选址前也祭祀占卜地理位置的好坏,选定以后得到了意想不到人才或者帮手过来帮助自己,最终大吉。整个卦旨在强调史、巫(需或者儒)对于这次搬迁的作用,还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的就是卦辞中的“光”到底指的是光国,还是儒家的光辉事迹(祭祀)帮助帝王成就霸业?

    回到我们上文探讨的疑点再做分析:如果卦辞中“光”字作光国讲,甲骨文中留存光国的历史不足以证明武丁搬迁(甲骨文中武丁时期的光记述最多),到了周朝初期,光国基本在史料中无法找到,更加无法佐证;如果当作儒家的光辉事迹,那想必是史、巫对他们在历史上的贡献作一个宣传吧!或许卦辞在前,后面爻辞解释卦辞是儒家臆想光国为“光显”也说不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易经64卦——第五讲,儒家祭祀,成就帝王霸业之《需》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fi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