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课老师又一次提起了内卷,“听说你们有人偷偷学习,宁愿累死自己也要卷死别人。”
过会老师又说:“其实偷偷学习这种行为也不能算内卷,内卷引起的是内耗,你们偷偷学习其实带来的是自我的提升。”
网图,倾删01
何为内卷?
以下是百度百科的解读:
内卷,网络流行语,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是不是看不懂,没关系的。因为我也看不大懂。这让我想起不久前在百度读过的一篇文章,用一个小故事解释了这一现象。
故事大致内容如下:原先有一个小镇,小镇上开着三家鞋店,小镇上鞋子的供给和需求是平衡的。鞋店的主人每天固定的时间开店,中午会休息吃饭,晚上就会关门,节假日也会去休假。由于小镇的鞋子的供给是固定的,由此小镇上的人只能根据鞋店的开放时间来进行购物。
但是某一天,小镇上来了另一个老板,他带来的鞋子的资源打破了小镇上鞋子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同时由于新来老板特别的勤劳,他一天营业10多个小时,不午休,晚上也不休息。所以他把其他三家的生意抢走了,营业额很高。
另外三家看到这种情况,也只能延长营业时间,并且取消了休假和午休。由于小镇对鞋子的需求是确定的,不会随着营业时间的增加而增多,导致现在多花了一倍的时间进行营业,所取得的营业额和之前一样,甚至更少,这四家店就此开始了内卷。
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一个销售者层面的,可能比较宏观。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一个发生在公司内部职工内卷的故事。
有一家公司,员工每天按时上下班,公司的业绩也不错,员工也工作得很轻松。
直到有一天,公司来了一个乡下的员工。由于对公司业务不熟、个人技能欠缺,他每天都要加班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他在加班的途中,老板突然返回看到了他,在下一周的职工大会上表扬了他的行为并给予五百元的现金奖励。
其他员工一看,有几个投机者就抓住机会也开始加班,老板也对他们进行了奖励。后来加班的人越来越多,老板就取消了奖励。但加班已经成为常态,如果有人按时下班就会被批评。
正常上下班的时间已经足够大家处理手上的工作了,加班的时间就被用来玩游戏、刷视频。明明家里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去做,但是只能把时间耗在这内卷的洪流中。公司里那些优秀的员工因为受不了这样的内卷纷纷跳槽,其他员工只能耗着。公司里员工上班时间增加了,但是由于优秀人才的流失导致营业额下降;而员工上班时间无限增多,却由于营业额下降导致收入降低。
两方都没有得到好处。
02
既然不能获益,为何还会有这么多人陷于内卷?
网图,倾删这让我又想起来在《运筹学》课程中老师讲过的“囚徒困境”。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囚徒困境,有两个罪犯被抓之后,警察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两个人中如果一个未招供,一个招供了,那么招供的那个人将无罪释放,未招供的人将获刑8年。如果两个人都招供了将分别获刑5年。还有一个没有明说的就是如果两个人都没说,这时由于证据不足两个人只会获刑1年。
在这个模型里面,刨去道德层面的原因,最优的方案是1+1=2,也就是两个人都不说,此时对二者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往往出现的结果是:5+5=10这种最劣解。
老师在讲这部分的时候讲到了一个词,我觉得很有意思,可能就是内卷的原因。
这个词就是“个人利益最大化”。
在经济学里讲到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通常情况下人都会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在囚徒困境里面的两个囚徒都希望自己无罪释放,又担心另一个会招供,所以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就会进行招供,从而放弃了团队利益最大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另一个没招供他就可以无罪释放,而如果另一个招供了他也只会获刑4个月,至少比6个月好。只有进行招供,他才能保证个人利益最大化,由此产生囚徒困境。
在小镇的鞋店里面,起初外乡人因为加长营业时间而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其他三家店只有跟着怎么做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所以就陷入了营业时间不断加长的怪圈。
在公司里起初那些加班的人因为加班获得了奖励,从而增加了个人利益。在看到别人利益增多时,人们就会效仿。大家为了争取奖励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从而陷入了加班的泥潭。
但是以上的案例都说明内卷并不能增加总体收益,或者创造新的经济效益,甚至还会减损总体经济效益。
03
由此,我想到了老师讲过的另一个模型——零和博弈。
网图,倾删以下是我从浏览器找的零和博弈的特点和数学模型。
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获利而另一方损失,且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也可以说:在零和博弈中,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二者的大小完全相等,因而双方都想尽一切办法以实现“损人利己”。
零和博弈的原理如下:两人进行博弈,每次博弈后都会有一个人赢,一个人输。每次博弈后,我们计赢家得1分,而输家得-1分。假设A、B两人进行多次博弈,设A获胜次数为N次,并且失败次数为M次,由于是零和博弈,故B失败次数必然为N次,获胜的次数必然为M次。这样,经过M+N次博弈后,A的总分为(N-M),B的总分为(M-N),从而A和B的总分为(N-M)+(M-N)=0,这就是零和博弈的数学表达式。
内卷和零和博弈还是有些不同的,但是我想其中有些内容还是可以有所借鉴。
在现有蛋糕已经成型,无法在做大之后,如何获得更多的蛋糕就是如何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但是蛋糕已经成型,当你获取更多的蛋糕就意味着另一个人将会失去一部分的蛋糕。你所获得的利益是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每一个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蛋糕而努力,而一般性的方法是可以模仿的。当大家都执着于某种方法来获取更大的蛋糕时,这种方法将不再有效,甚至成为常态。
每一个人都在为这个泥潭注入更多的泥,加入的人越多,这个泥潭就越大,最后深陷其中的你无法脱身,只能陷入内卷的漩涡。
04
现在我们身边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占座竟然也开始了内卷。我们周一晚六点有一节毛概课,我五点下课过去占座,发现除了前三排座位没人坐,其他的座位已经全部摆满了占座用的书。
我一直没想通这是为什么?
毛概老师上课也没有很凶?老师也没有说要提问前两排的同学,但是占座还是愈演愈烈。前几周上课也没有这种情况,后几周才出现这种现象。
后来我想大概是前几周少数几个占座的同学把后排的位置占了,然后导致有些同学明明来得很早,但是只能坐前两排。而占了座的同学姗姗来迟还是可以大摇大摆地稳坐后排。
那些来得早的同学多少有点心里不平衡,然后开始占座。随着占座的同学增多,其他同学也只能占座,不然只能去坐第一排。于是后几周便出现了这种后排一座难求的尴尬局面。
看吧!内卷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现在反内卷的口号喊得很响亮,网络上提供的方法也很多,但是我觉得一个人两个人的努力是没有用的,需要的是一个全社会的努力。
只有创造出一个反内卷的氛围,大家才能真正做到不内卷,否则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内卷!
以上内容只是自己对内卷的一点浅显认知,如有不正确的敬请批评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