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起风了》
起风了
我看见落叶纷飞时
美丽又沧桑的样子
起风了
我听见风呢喃时
感性与理性的沉思
我立于风前
沉默不语
因为我并不担心
尘世的烟火
【2】
《生活语录》
精致的生活就是利用空闲的时间,贴眼贴,做面膜,喝茶,看书,冥想,内观其心,吹吹笛,做运动,看看蓝天白云、花花草草,听世间万物的声音。
正如《清静经》所说: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3】
《关于真话》
现在的社会发展,导致人们真的很难接受得了真话的。活得太虚荣了,完全没有了自己的深层性思考。
陆玖曾说过:
“真直且空,虚浮于世,无立锥之地,无可扎之根。空且真空,万事成空。空来自空去,不起一粒尘。”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00369/97e8558cc4dbdd37.jpg)
我一直都很喜欢哲学,很喜欢尼采,是因为尼采说得那些有哲理性,是有自己深沉的见解。
在中国,说真话的难处有两点:一是环境的压力。二是自身的矛盾。中国人的悲剧是自己不说真话,却不给别人说真话的机会。 认真地活在虚伪里的中国人,听惯假话的中国人。久而久之,会习以为常地把别人的真话当假话。但我说这是可以原谅。为什么?一个听惯假话的中国人,他就用不相信别人说真话的权利。 —— 曹极
我很认同无心说的话:
我不去管别人喜欢不喜欢
我更想做的是让自己的思考贴近客观和真相
这也是对唯物主义的一种“唯物”精神吧!
只求真,不讨好!
其实,我也是如此,追求真,也活得真,其他的也无所谓啦。
只不过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4】
《关于读书》
①读书的标准:
并不是简单地为了多读书,
也并不是为了炫耀读书的数量,
而是要学会辨别哪些书是可以读的,
哪些书是不可以读的,
哪些书是没必要读的,
哪些书是书商炒作的。
②一个人的读什么书
就说明你处在一个什么层次
每个人对书的选择
其实是你认知的外在体现
③读书是为了接近真相的,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是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的。
④那么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1.有利于你更贴近真相
2.有利于你提升更精准的判断力
3.提供可落地的方案
4.看完后有一种“我以前怎么那么傻”的感叹
⑤读书要读成一个点,读成一个面,也要读成一个网。
【5】
关于做自己
想做自己就做自己呗,不要被世俗的眼光所影响了。坚持自我就好了,看破不说破,看透不说透,活得通透和真就可以了。
其他的就随风而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