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几人一路西行,途径各大寺庙禅院,借宿拜佛,和尚见和尚,两眼泪汪汪。唐僧作为得道高僧,每到一处应该有众星捧月般的感觉,毕竟唐僧的到来会让每个寺庙蓬荜生辉,以后可有的吹,我这可是东土大唐高僧住过的,算得上是名人故里,你们这些信徒香油钱得多交点啊!
而这路上也有那么一位不知廉耻,最终作茧自缚,落得个惨死的下场,一切都源于贪念,一个和尚活了大把年纪,修为也高,却依旧依然断不了贪戒,实在让人唏嘘,我想说的就是金池长老。
说起金池,我都替他感到惋惜。在遇到唐僧师徒前,在当地也是赫赫有名的一代名僧啊!活了整整270岁,这个修为不管放在什么时候都实属不易。明眼人也能看出来,哪有什么修为,就是命长,放到现在绝对是国宝级人物,到处演讲,宣扬养生之道。
金池活了这么大把年纪最大爱好就是搞收藏了,一般说搞收藏的人都是较为儒雅的,要么就是土豪爱炫富的那种,金池恰恰就是属于后者。
对于原文中金池的出场真是煤老板进村一样,两个字土豪。
头上戴一顶毗卢方帽,猫睛石的宝顶光辉;身上穿一领锦绒褊衫,翡翠毛的金边晃亮。一对僧鞋攒八宝,一根拄杖嵌云星。满面皱痕,好似骊山老母;一双昏眼,却如东海龙君。口不关风因齿落,腰驼背屈为筋挛。
全身上下,尽是名贵的东西,就连一双鞋上都有八宝,一根拐杖上镶满了宝石,这要是放在了现在,我一点都不奇怪。前几天看到寺院招手弟子,我赶忙去看了下,要求如下:
大学本科毕业,必须是985 211名牌大学毕业,英语6级以上最好八级,身高175以上,面容姣好。本院是一所国际化的寺院,未来准备在海内外开设多家分院…………
吓的我都没敢看完,现在单身狗想出个家都这么难,这么高的要求,也难怪现在的和尚都是开豪车的,我是自愧不如。
金池其实是提前过上了现代和尚的生活,颇有现代意义,给现在的和尚做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说到金池爱好收藏,最喜欢收藏的就是袈裟了。这个袈裟数量之多令人称奇,金池活了270岁,做了260年的和尚,袈裟足足有七八百件,这么一算下来一年收藏个三四件,好像也不是很多吗?这要是卖掉了,金池是要富可敌国了,可以说金池应该是那时人世间最富的和尚了。
我为什么说人世间呢!这天上的和尚自然更加不能比,在西游记最后一幕,唐僧到藏经阁领取真经之时,还受到了,阿难、迦叶的眼色,收好处费,我想这么多年这两个在如来门下这事肯定没少干,在灵山宝地他们就如国家一级干部,依职权之名,收取好处,如来还罩着。
佛门静修之地竟有如此污秽之事,这也难怪出了金池这样的佛家弟子。金池供奉的是观音,这也真是坏了观音的名声,不过在他的供奉之下观音香火鼎盛,而且观音禅院修得金碧辉煌,只可惜最后毁于一把大火,说起这部大火也是咎由自取的结果,犯了贪念,想要私吞唐僧的锦斓袈裟,听取徒弟一时之言。
金池当了260年的和尚也不是白当的,和后山的黑熊精也是至交,其实这事说起来,金池也是悲剧的人生,同样是偷袈裟,金池死于非命。黑熊精却直接由妖变成了仙,在观音那捞了个守山大神,直接晋升国家高级干部。
唐僧在这一回中讲了一个鸡汤版大道理。“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
值得一提的是,唐僧取经,一路上废话一箩筐。但这句,却是实实在在做人的真谛。大概亦可梳理出以下人生哲理。
一、做人要低调,尤其有钱人。你高调炫富,也许哪天麻烦就会上门!
二、人心是最难保质的东西,在利益面前,所有的人情都会变质!
三、幸福感的缺失源于收益不均。人无我无,OK。人有我有,也OK。但我有人无,矛盾自现。并且,有无之间价值落差越大,矛盾越尖锐。一句话,别在朋友面前秀“优越感”。
如果说,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那么,出家人的衣柜里,就永远缺一件袈裟!
不用说,奸心浮出老和尚的心海,四处飘荡。两百多年的参禅、打坐、修行,竟敌不过一个直截了当的“利”字。他要想锦蝠袈裟,据为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