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诗新读简题诗_诗歌©中国诗词大会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5-01 09:13 被阅读6次

    赠别二首

    杜牧

    其一

    娉娉袅袅①十三余,豆蔻②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

    ①娉娉袅袅:娉娉,秀美的样子;袅袅,细长柔美的样子。形容女子苗条俊美,体态轻盈。

    ②豆蔻:又名鸳鸯花,夏初盛开,二月初正含苞待放。这里喻指十三四岁情窦初开的少女。

    名家点评

    前二句以二月初含苞欲放的鸳鸯花——豆蔻,比喻妙龄少女;后二句以扬州冶游处有女如云,反衬少女之美,而“春风”字上承“二月初”,使前后融为一体,从而使人想象到青春少女的自然美。“卷上珠帘”语,暗指倚楼女子,得含蓄之致,故全诗能艳而不俗。(赵昌平)

    曰“却似”,曰“唯觉”,形容妙矣。下却借蜡烛托寄,曰“有心”,曰“替人”,更妙。宋人评牧之诗豪而艳,宕而丽,其绝句于晚唐中尤为出色。(黄叔灿)

    赏析

    杜牧在扬州时,曾结识一位美丽年轻的歌妓。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杜牧离开扬州,赴京任监察御史,与这位歌妓惜别,《赠别二首》即为其而作,主要描写的是歌妓的美丽,以此来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

    第一首中,首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说的是这位歌妓十三四岁,正是秀丽年华,拥有娇俏的身姿。第二句“豆蔻梢头二月初”以花喻人,说少女就如同豆蔻的含苞待放。这样的比喻生动贴切,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之句。豆蔻年华,因此成为后世对少女的代称。第三、四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意为,虽然扬州美人如云,但是都不及她,以众星拱月的手法,来烘托这位少女的美丽。短短四句,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仿佛让读者看到了一个豆蔻年华的美丽少女,感受到诗人对这位美丽少女的依依不舍以及情真意切的赞美。

    第二首与第一首相比,重在表离情。杜牧在这首诗中用了极婉转缠绵的笔调,读来令人黯然销魂。首句意为:多情人今日却似无情,说明诗人和歌女之间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第二句写在别离的宴席上,杜牧原想把酒言欢,用欢笑舒解二人间的离愁,可是他最终“笑不成”。想笑却笑不出来的矛盾冲突,实是情至深处的体现。它强烈而准确地表现了两人之间刻骨铭心的情感。第三、四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蜡烛比喻成人,寄情于物。杜牧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在一支短短的蜡烛上,仿佛蜡烛也成了有真情实感的人。这时候,物我两融,早已分不清哪个是物,哪个是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lx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