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赏读对庐桃源诗无弦琴(古诗文精品)
賞讀對廬(11)‖ 獨倚秋風憶故人—— 與孔凡章先生酬和詩 三律

賞讀對廬(11)‖ 獨倚秋風憶故人—— 與孔凡章先生酬和詩 三律

作者: 大地倚在河畔 | 来源:发表于2017-09-11 18:54 被阅读183次

    诗:对庐 / 文:大地倚在河畔

    事已远音犹在——在诗中追寻一段南北唱和旧事 ■ 见《对庐诗词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P.55/P.58/P.69 线装本《对庐诗词钞》堪称精美  2013

    中山大学陈永正先生曾说,对庐先生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的诗歌创作活动,使全国的诗人认识了初时默默无闻的广东诗坛,使岭南诗歌在全国得到肯定,这是对庐先生对岭南的重要贡献。历史归专家考究,对庐先生倒是早年即与全国诗坛及海外众多著名诗人建立了通信,多有诗词书札往还。其中,又与北京孔凡章先生尤为投契,彼此唱酬之作最多。

    对庐先生1987年在北京初识孔凡章先生。孔凡章是20世纪中后期对中华诗词贡献卓著的诗词大家。那年对庐赴京参加诗词活动,经年轻诗人刘梦芙介绍认识孔老。时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的孔老,偕对庐游琉璃厂整日,两人由此建立贯注一生的深厚情谊。此后每有会意,即欣然忘食纷承题赠。上个世纪90年代,两人更喜以联章八首或联章十首迎春曲的方式酬唱,如 “辛未迎春曲八首” (1991)、“癸酉迎春曲十首”(1993)、“丙子迎春曲十首” (1996)等。这些联章之作有着长篇古风般的气势,情感丰富复杂,诗意绚烂奇丽。

    其他内容的唱和题赠则更多,涉及人生、艺术及游历乃至寻常生活的寻常事情。这里选录其中对庐所作三首律诗:第一首写1988年赴京重晤孔老,忆起 1987 年在琉璃厂街 初识孔老的情景;第二首写孔老 1989 年秋自广西 夜访穗城两人尽情聚谈及话别的情形;第三首次孔老韵,对庐接孔老诗邮,得读成都佛学院院长隆莲法师步孔老韵二律,忆起 1989 年秋入成都游文殊院,未能获识法师,深以为憾,于是次韵回报孔老兼呈法师莲座。三首均系寻常生活酬唱。

    这京、粤一南一北两位诗人,相互欣赏,酬唱不迭。孔老曾说 :  “ 自念晚岁吟坛结侣,岭南为众;鱼雁往来, 岭南为密, 其最密者对庐也。” 他说对庐之诗,格律循国学规范,选题与时代同步,清新雄健,游刃自如。1996年,孔老得知对庐将以诗集付梓,犹不禁欣然函告曰: “凡诗集之问世, 例于篇首有友人为序,方今为足下任此事者, 舍我其谁乎?” 遂于病中力疾题序。此外还为对庐自书之诗卷题跋一首,诗云:

    又邮寄一诗云:

    对庐先生则在诗集自跋中写道: 读孔凡老诗“如呼吸沆瀣而餐朝霞。 落落平生, 诗笔尚闻风雨;悠悠行迹,尘襟犹系山川。诗坛俊侣,知我者岂无人哉!” 只可惜,1999年 9月 孔老因病去世,这对吟坛挚友终于在新世纪前夕停止了唱酬。两年后对庐重游琉璃厂街,怀人感旧无限怅惘,写了《琉璃厂怀孔凡老》诗:

    岁月匆匆,一晃又是十多年。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抵御时间的力量。当年在宣南琉璃厂街道上思忆故人的对庐先生,如今也已乘风归去,空余我们在这些优美诗文中缅怀两位南北唱和12年的诗坛俊侣。慨叹!

                                              (写于流花湖畔)


    北京琉璃厂街景  (图片来自网络)

    附錄1】對廬先生寫于1999年的《懷念詩人孔凡章四首》

    對廬自注:

    见《对庐诗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第1版)上册卷二P.192~P.193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抵御时间的力量。    2013

    附錄2】對廬先生寫于1988年的《京華聞捷二首》

    聶衛平在東京泉華莊擊敗伊田紀基,又在日本棋院再敗淡路修三,使我方在第四屆中日圍棋擂臺賽獲得轉機,余在京聞捷賦此,持贈孔凡老。

    见《对庐诗词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P.56 “落落平生,诗笔尚闻风雨;悠悠行迹,尘襟犹系山川。”      2013
    诗歌可以“使生活比它原有的状态更加美好。”

    2017091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賞讀對廬(11)‖ 獨倚秋風憶故人—— 與孔凡章先生酬和詩 三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vq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