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写东西,憋了两天,也总结不出什么大道理,所以,我决定单纯的讲讲我堂叔的故事。
我生长在山西一个四线小城里,虽说是小城市,但因着煤炭黄金十年的迅速发展,这里的经济水平一度比肩省会城市,更是为很多外来人口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我的堂叔,就是煤炭行业刚刚崛起时候从农村来投奔我们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并不像现在这样到处是创业机遇,就连路边的小吃摊都极少,堂叔初来乍到,无处谋生,只得置办了一个平板车,做起了清理厕所的工作。那时候的水冲厕所在这样的四线小城并不普遍,家家户户都是旱厕,需要要花钱请人定期去清理的。我偶尔会在早晨上学的路上,看到他低着头推着平板车行走于空旷的大街上,步履匆匆。
我也是在认识堂叔很久之后才知道,原来他在老家的时候是学校的老师,具体教什么科目我已经不记得了,但在我有限的童年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是我们这一大院子人中,最喜欢读书的一个。闲下来的时候,他会教我写毛笔字,会鼓励我多读书,我的第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也是他买来送给我的。那时候院子里的大人总嘲笑他,干什么事手里都放不下书本,聊起天来还一套一套的,经常把书本里的大论搬出来。
后来,通过亲戚介绍,堂叔在一个煤矿找了份井下的工作。稍微了解采煤行业的人都知道,井下的时间是最难熬的,不仅要时刻注意避免安全事故,最主要的是,人在昏暗的矿坑中根本没有时间的意识,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所以即使是工资很高,也很少有人愿意做井下的工作。但是闲暇时间,堂叔还是没有没下对书的喜爱,慢慢的,他开始试着在工作单位的宣传报上投稿。没过多久,就因为他写得一手好文章,被领导点名带到了办公室专门负责宣传文稿的工作,从此告别了昏暗的矿井,还能拿到不菲的薪水。
在我跟大家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堂叔已经是他们单位的资深文稿编辑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座城市扎根、成家,过得比曾经那个大院里的所有人都要好。
读书,真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坚持的事情。失意时,我们在书中寻找勇气;顺意时,我们在书中获取谦卑;甚至在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在书中寻找到指引方向的曙光。
看到训练营的小伙伴们都能写出那么好的作品,我真的很羡慕。但是我也明白,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赚来的,我只需要认真的跟着大家的脚步,一本书一本书慢慢读,几百字几百字慢慢砌,总会有进步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