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学诗词注】3.近道三要

【大学诗词注】3.近道三要

作者: 体用全学研习社 | 来源:发表于2022-04-05 06:06 被阅读0次

【大学诗词注】3.近道三要

【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家每人给出一首诗词,并写出自己的感想。

【诗词注】

坐在果园中(作者:鲁米)

有一个人坐在果园中,果树结满果实,

葡萄挂满藤蔓。他的头

枕在膝盖上,他的双眼紧闭。

他的朋友说道:“当世界如此美好,

满目都是恩典,为何还要

沉浸在神秘的冥想之中?”

他回答道:“这外在

是内在的显现。我更喜欢它的源头。”

自然之美是树枝

在溪水中的倒影,在其中闪烁,

却并不在其中。

与树枝和倒影相比,

灵魂中的生长更加真实。

对这一切,我们欢笑,感到开心或难过。

要努力去闻

真正果园的芳香。品尝

葡萄园中的葡萄园。

【感想】

“物有本末”,心为本,行为末。心为内,行为外,内本外末。如果本末与先后并用,就是知道先本后末,知道先心后行。本末的关系概言之:本末兼顾、先本后末、以末强本。

“当世界如此美好,满目都是恩典,为何还要沉浸在神秘的冥想之中?”世界显示出的美好,仅仅是心和行产生的一个结果,然而这外在结果是会变化的,如果没有注重心性的修养、修为和修炼,没有进行“沉浸在神秘的冥想之中”这样的境界修身工夫,那么当变化来临,则外在的结果可能会变化,我们内在的“美好”感觉也可能消失。所以鲁米写道“这外在是内在的显现。我更喜欢它的源头。”

从修身方法的角度看,当外在的结果不理想时,首要体察行为是否合道?而更进一步的是体察心意是否合道?清初大儒李二曲提出“悔过自新”对此有精妙论述,二曲认为“过”不仅仅是人的不适当行为发生之后显发出来的一种结果,同时也是发于内心深处的不合乎至善本体的邪思妄念。只要“一念未纯于理”,“一息稍涉于懈”,即是“过”,即非“新”,这样二曲“悔过自新”的方法就直达根本,也就是三鼎家学说的“修身以修心为本”。

璞真山人,2022年4月3日

相关文章

  • 【大学诗词注】3.近道三要

    【大学诗词注】3.近道三要 【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家每人给出一首诗词,并写出自己的...

  • 【大学诗词注】1.大学三纲

    【大学诗词注】1.大学三纲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诗词注】 旅馆(作者:鲁米) 生而...

  • 【大学诗词注】2.知止六步

    【大学诗词注】2.知止六步 【原文】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诗词注】 ...

  • 大学-近道难啊

    文/观复知常 大学的近道之法: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

  • 【大学诗词注】7.君子慎独

    【大学诗词注】7.君子慎独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

  • 从我读《诗经》说起

    好多人问我,诗词怎么写,如何立意、注情、用语。其实写诗词就在这"立、注、用”三字而己。所谓文章天成,那是虚话。每一...

  • 【大学诗词注】10.有斐君子

    【大学诗词注】10.有斐君子 【原文】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

  • 【大学诗词注】5.修身为本

    【大学诗词注】5.修身为本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

  • 【大学诗词注】6.格物致知

    【大学诗词注】6.格物致知 【原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

  • 【大学诗词注】4.八目先后

    【大学诗词注】4.八目先后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诗词注】3.近道三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pc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