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了太多太多诸如:大学四年不得不说的遗憾、毕业党吐血说出自己的辛酸历史、四年已过,给学弟学妹们的经验总结......当我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太多的毕业生把自己经历的不完美当成一种理所当然,更甚至每次谈起总是眉飞色舞,仿佛没有遗憾就不叫大学,没有伤痛就不叫青春。我之所以这样排斥一种变态的说教,是因为我不想到时候像他们一样,把每一天浑浑噩噩过去了然后后悔,我相信真正把大学过得很出彩的人并不会在特定的时候后悔自己做过的或没做过的事(只是对自己的勉励,当然那些文字也对我产生了启发)
那么首先,好好听课吧,我在开学初认认真真听了很多老师的课,才发现作为一个理工女,听起马原、中华文化也那样感兴趣,开学初就是这样,每个老师都会讲很多自己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对于这个学科的认知,更甚至改变了我对于每个不熟悉的领域的认知,真的,一些东西你觉得肤浅,只是因为你对它不够了解,一个学科发展到现在,绝非印象中认定的那种长篇背诵甚至红专地讲共产主义好。而我印象深刻一位老师说的,所有学科其实都在某种程度上互通,作为一个确定了专业方向的人来说,你不能每天只研究自己的领域,而是应该全面吸收各种知识,因为不同的学科带来的是一种不同的思维模式,或许有一天,你苦思冥想想不出来的一些问题就用另一种方式得到了解答。珍惜每一位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他们常常让你产生一种思考,而思考,才会让一个人真正的进步。
下一步,定一个大目标。大,能有多大,大到每天你一想起这个宏伟的目标就兴奋的睡不着觉,感觉每一个细胞都在因兴奋而颤抖,那么,就足够了。其实,我想说这不是夸张,因为我现在就是这样,每天起床特别有动力,走路带风,上课精神百倍,眼睛里都带着一种自信,说实话,与我大一每天萎靡不振的样子相差很多,我自己感觉得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你把目光放到几年、十几年以后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变得宽容了,因为这是在不足一提,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你变得自信了,因为我有了自己的方向;你变得刻苦了,然而你并不觉得这是苦,反而享受其中;原本听不进去的课也能聚精会神了......这不是一种异想天开,而是实实在在的,你为了实现它而作出的努力与改变,即使最终你没有达成那个目标,你也拟收获拼搏过程中那个更好的自己。
最后,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你不把该经历的都经历一遍,该体会的都体会一把,你怎能确定你喜欢的是什么(插一句:很多人看着名字报专业,又看着名字转专业,我其实看着他们挺心疼的),很多人把兴趣发展成了工作,并且因为喜欢而越走路越宽,而有些人只是按部就班一步是一步,被动地工作,这两种人的精神面貌其实是完全不同的。而与其有时间玩手机,不如学习摄影、绘画、烹饪、剪裁、歌唱、手工、修理、运动、演讲、主持......太多太多可以尝试的新领域,而你只抱着自己的专业从早到晚。让生活不枯燥的只能是你自己,也许一个不经意的尝试就改变了你一生的轨迹。
我不是大四,我也不想我的大学有太多遗憾,三年时间,从现在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