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一起读书的时候,看到了几个消费相关的词语,有了一些感受。
心理账户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心里账户,不同的消费会放入不同的心里账户中,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数量的收入。
比如,大家都会存在的生活必需品账户,学习账户,娱乐账户,运动账户....等等,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心里账户的安排也是不一样的。基于心里账户,商家可能会进行“套路",比如了解大家(客户)的认知,将钱从你不愿意消费的账户转移到愿意花钱的账户。
对于我自己来说,有一段时间热衷于减肥(也确实是很胖),当时非常热衷于运动,每天早上起床跑步,还专门请了私教,那段时间确实是非常努力的在运动,私教课上完又被忽悠着办了一张,还办了一张私教拳课,那段时间有什么公开课或者训练营,教练一般都会来找我,你看这个现在打折了,全勤还可以返现,减肥冠军还能再返现,如果全部能做到,你这基本就花不了什么钱了。教练其实就看中了那段时间我愿意在减肥的这个心里账户里面花钱。实际上,那段时间加班很多,根本不可能全勤,加完班又很累,有时候又想吃东西,也并没有成为减肥冠军。那些去年年初办的私教课现在都没有上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去了。
还有像一些广告语设计的就是把你的心里账户转移了,自己肯定不愿意给自己买那么贵的哈根达斯吧,但是一句“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心里账户转移到了情感维系账户,你还舍不得嘛?
价格锚点
商品价格的对比标杆。营销中,企业通过各种锚点招数,或者利用对比和暗示来营造幻觉的手段,动摇人们对于货币价值的评估。
这个大家肯定很熟悉,比如你买一辆汽车,一般商家展示的会有三种价格,最高的,中间的和最低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那个中间价,最高的价格就是被定义出来的锚点。还有4S店, 一般都会有高中低三个配置,不管什么品牌的汽车,卖的最好的永远是中间价格配置的。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一般都不会选择最高或者最低的那款产品,基本都会选择中间价位的产品。所以很多商家也会利用这个价格锚点,如果想这款产品卖的更好,他们会设计一款价格更高的产品,可能只是外表包装好看一些,增加一些并不那么实用的功能,这样之前那款会卖的很好。
感受
今天提着两个概念,主要是希望以后可以做到更加理性消费,尽可能以自己所需买东西,避免落入商户的“套路”中。而且这个可以跟断舍离结合起来,断舍离更重要的是理清自己的真正需要,避免头脑发热下的冲动消费,购买之前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用来做什么,是不是真的需要,是否由其他便宜的替代,买来之后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进步。这样想想,也许你的衣柜中就没有那么多闲置的衣服,书架上也就没有那么多未开包装的书,清单里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未学的课程....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真正明白自己所需要的,尽量避免落入消费的陷阱,可以更加理性的做出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