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国事》篇章,曾公已不是道光年间的青年才俊,而是经历曲折、命途多舛的国之重臣。读罢这27篇日记,晚清那个年代的风起云涌似乎就在眼前,其精彩程度不亚于任何古装剧,让我在管窥到历史真相的同时,亦可领略到曾公的真性情。
001当官是个体力活
道光二十一年大年初一这一天,曾氏以翰林院官员的身份入大内随班朝贺,给皇家拜年,并将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为今天的读者保留一份难得的资料。
这一天,上至皇帝下至官员,都是从凌晨一点折腾到到上午八九点,长达七八个小时在皇宫内当班,一点儿也不能有差错。期间种种繁琐的礼节,让我看到了封建社会当权者一本正经故弄玄虚的样子,有点好笑。
又想到曾公勒令弟弟国荃辞官养病的桥段,更是觉得:在封建社会当官可真不容易,体力得说好就好,说病就病。曾公耿直而不迂腐,是而能善终也。
002历史是块双面镜。
以曾公的文武双全,自应当是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英雄人物。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曾公的最大成就是湘军,最大争议也是湘军,因为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而饱受诟病,被定位于“封建王朝”的卫道夫。然从日记中可看出,所谓的农民起义,也不过是换了一群人的封建政权罢了。洪秀全打着起义的旗号,干的却是帝王的行当,自他进入天王府,其后十多年没出来过,比皇帝还昏庸无道。这样的人,居然还有人说不该被镇压。真是历史多面镜,也要身正心直才看得懂。
003御赐之物
电视剧里面,皇帝经常动不动就赏东西,作为朝廷栋梁,曾公于公于私都收了不少赏赐,比如某次收到作为军队统帅的令旗等信物,竟然粗制劣造犹如戏台上的道具、小孩手中的玩具。由此细节可管窥清朝之废败早已有迹象。
曾公如此睿智之人,能不有所想法?然而可贵的是,无论国运如何,他都始终以国之安危为己任,从不生二心。
我想这就是曾公的真性情:忠诚,有担当。常人若能做到这五个字,也会有一番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