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浅秋文学读书
苏轼的赤壁(二)

苏轼的赤壁(二)

作者: 咏月思齐 | 来源:发表于2020-05-05 17:23 被阅读0次

一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将怀古幽思全部寄予壮美的景观之中,苏轼却意犹未尽。白日里如画的江山,江内的怒涛都在牵引着苏轼的心灵,如此壮美的河山,夜幕来临时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苏轼运笔如飞写出了夜幕中赤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佳句,这便是《赤壁赋》。由于写作时间的差异,人们通常称之为“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分别于夏冬两个季节展现赤壁之奇景,心中之幽情。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开篇没有华丽的语言,时地人事简洁明了。接着便开始描绘眼前景致:江面上清风徐徐吹拂着脸庞,水面风平浪静,没有一丝波澜,如同一面光滑的镜子,举起酒杯邀客人同饮,情不自禁的吟诵起《诗经•陈风•月出》诗中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慢慢爬上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色的水雾横贯江面,波光与星光交相辉映水天一色。任由一叶扁舟在白茫茫的江面上自由飘动。浩浩汤汤,如凌空御风而行,不知道在何处停止;飘飘荡荡,如超脱尘世,羽化登仙。每读到此处都似与苏子同游于赤壁,共同领略着人间仙境之美,享受着自由轻盈飘然若仙的快感。苏轼以其清新淡雅的语言,用白描手法将月光下浩渺无边的江面之景,内心自由超脱的游历之感诉诸笔端,创造了一个美妙无比的诗的境界。

有酒有月有客之时,岂能无诗?明月诗应景而生,唤月而至。酒兴浓时扣舷而歌:“桂木棹啊,兰木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着流动的波光。我的情怀深沉渺远啊,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随即依歌和箫,本是兴致勃勃诗情盎然,情不自禁引吭高歌,谁知竟自流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而客人相和的箫声凄然怆然更是令人伤神。于是乐极而悲至,苏子愀然端坐,询问于客,客人娓娓道来。此时月明星稀,此地赤壁之战之所,此景此境怎能不让人想起英雄一世的曹孟德。而英雄人物不论有多大的建树,依然会随着历史长河一去不返,更何况是我们这些江湖中的无名小辈,时光转瞬即逝,生命渺小如粟,岂不可悲可叹可怜。

客人觉得人生短暂,功业难成,生命渺小,永恒难期,这些都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悲哀,无法化解的困厄。而苏子却有一番新论:万物皆可从变与不变两个角度去思考,从变的角度看,世间万物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人类永恒天长地久,这是自然法则,我们又何必哀叹感伤。自然界赐予我们无尽的宝藏,明月清风山间美景都足以颐养身心,我们又何必执着于人世苦难。一番开解客人喜而笑,洗盏更酌,与苏子于人间仙境中忘却世间蝇营,共享明月清风诗情画意,一醉方休。

行文以赋文主客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情感线索分明起伏有致。依着乐哀乐的情感线索展开全篇,乐极而悲,悲极而喜,表面是苏子与客的对答,是苏子对客人的开解,我们结合创作背景,就会发现这其实是苏子的自我心路历程。客人之言只不过是在借别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现实中的失意庾积于心中,无法消解,聊借客人之口一吐为快,而苏子自己的言论也即自我开解之言。他这种寄情山水之论既是儒家寄情山水独善其身的选择,更是道家自由放达精神的显现。苏子以儒家精神立身,以道家思想处世,形成外儒内道的思想核心,以此走出现实中的人生困境。读苏轼的前《赤壁赋》不仅令沉人醉于美丽动人的山川美景,更令人感受到他人生低谷期的奋力挣扎,这份超脱,这种旷达令人感佩。他对自由的不懈追求热情向往,他对现实生活现世人生的深入思考积极投入,已经成为人们面对苦难时,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文章

  • 苏轼的赤壁(二)

    一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将怀古幽思全部寄予壮美的景观之中,苏轼却意犹未尽。白日里如画的江山,江内的怒涛都在牵引着苏...

  • 瀚洋景滨书法作品

    苏轼【赤壁怀古】

  • 孤独的悼念——苏轼的英雄美人情结

    从《赤壁赋》到《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仿若有神奇的魔力,吸引苏轼屡屡造访。但从苏轼与友人范子丰的信...

  • 苏轼的赤壁

    赤壁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一场以少胜多的战疫,两位才气横溢的文人,四篇流传极广的诗文,让赤壁久负盛名,万古不衰。其中...

  • 苏轼的《赤壁怀古》

    书法苏轼巜赤壁怀古》

  • 如歌书画

    昨晚提笔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连书三遍,第一遍行,第二遍行草,第三遍草。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 苏轼 大...

  • 苏轼与赤壁

    赤壁,终究是古战场,纵然没有苏轼。苏轼,终究是一代文豪,纵然没有赤壁。 赤壁,从春秋无义战的那个年代起,就开始感受...

  • 书法欣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 念奴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

  • 赤壁图

    该图描绘的是苏轼泛舟赤壁的故事,表现的是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形象地再现了苏轼携友乘舟夜游赤壁(今黄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的赤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xm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