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创儿童文学文学空间
《童年乐事》下(散文)

《童年乐事》下(散文)

作者: 读秒 | 来源:发表于2019-12-02 14:43 被阅读0次

     

《童年乐事》下(散文)

                           

04    美味的野果

        吃山里的野果子,不能全怪嘴馋,有时完全就是配合饥饿的肚子而采取的行动,也并非只是小孩子们所为。

        缺少油荤的肚子,随时显得饥肠辘辘。那些上顿才吃了,下顿又要吃的南瓜、红苕、包谷、酸菜…是不能把年轻的身体喂养得膘肥体壮的。

        年轻的思想,总是在尽可能多地寻找着新鲜和刺激;好动的身体,也在一次次地践行着初生的希望。

        春天,草长莺飞。满山遍野的绿色覆盖了冬天的荒芜。我们放牛割草捡柴的队伍,不管在哪儿停下来,哪儿就唧唧喳喳地闹成一团,就算你朝着声音的出处寻找,也很难在树丛中发现我们的身影,所以“藏猫猫”是我们开展得最多的一项活动。

        我们常常为彼找不到此而乐着。像满山遍野自由开放的花儿一样,无拘无束。

      ( 话有些扯远了,把“吃野果子”的事给撂下了。)小时候的我们,身体干瘪得像个瘦猴子,随时都在找吃的,就是胖不起来。

        大人们也一样,他们比我们还能吃。我敢说他们在干活的时候,心里一定是想着吃的一一完全就是一付“饿死鬼投胎”的样儿,像黄瓜包谷杆红苕之类的“生货”,还有如李子杏子苹果之类不成熟的“涩果子”,都能收进他们饥饱不匀的肚子里。

        那些不成熟的涩果子,尽管口里也觉得酸酸涩涩还有苦味,一脸的绉着,但仍要吃下,一有时间就到处找寻。

        这酸和涩,也可能就是那个年代的味儿吧!

        也怪,那些“生家伙”,在肚子里也还相安无事,并没复制出像现在这样有些娇气的肚子来。

        不过,山坡上长出的牛奶奶、地瓜子、豆谋子、水串子、刺果子、桑果子……它们奇形怪状的像貌、红白黑各异的颜色,以及酸酸甜甜的味儿,总是那么强烈地在吸引着我们,有时我们大伙摘下来分吃,有时又不惜被刺扎伤抢着摘来吃。

        那些果子上,偶有被毛毛虫爬过的,吃了嘴皮会起泡,最后还干脆破皮,结痂好全也要好几天呢!

        却顾不上那么多,下次进山时,照样等野果子填饱了肚子,才会去想办法把空背蔸装满。

        那是一段有内容充实、有价值回忆的时光。我们在熟悉的山中,还用摘来的野果“办席”,从小就学会了分工合作,过一种有创意的集体生活。

        也有用瓦片烤水果吃的。当然,那是另外一种美味的享受了。

                   

05    打麦场上

        麦穗是从越冬时的苗、碧绿得有些神秘开始长起来的,最终在夏天那儿变成了金黄的颜色,炙热的阳光给它们换上了“成熟妆”。

        看看天空,洁净如洗,万里无云。集体的大晒场上,才会有堆积如山的麦穗,在耐心地候着即将开始的繁忙。

        这些有麦芒和没麦芒的麦穗,自从熟透了以后,就被广大的农民们突击收割了,分散保管在各地,目的是使它从麦粒到麦草都干透后,才取仔去草,进入到人们的粮柜存放。

        现在正是晴好的天儿,麦桔干枯了,麦粒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脱落了,队长已经下达了打麦子的任务,两个生产小组长也各自作了安排。

        麦桔从四面八方,被人们用背枷子运来了。麦桔围城,平时宽阔的晒场一下子变小了,以致使这麦桔一而再、再而三地朝空中发展了。

        打麦机从十多二十公里以外的山村租赁回来了。能弄到这“洋玩艺”真不容易,拿钱不说,还要拿时间等排队,而排队除了表面的关系外,私下也有一些“过场”要走。

        它总算在前呼后涌的簇拥下,来到了我们这陌生的晒场上,时间最多只能呆三天。也就是说,七十二小时内,不但要结束打麦子的战斗,还要把打麦机送回原地。

        我有印象的是,那时节正赶上学校放忙假。打麦机旁,大人们拼力维持起它的高速运转,我们这些学生们,无疑充当了他们的帮手一一主要是把远处的麦桔,像传输袋似地传到大人们的手上。

        隆隆的机声在大汽灯的强光照射下,鼓燥起夜晚的喧嚣。那浓烟一样升起的粉尘,以及四散飞溅的麦粒,都强烈地刺激着我们的呼吸道和整个脸部,还有耳膜。

        头发缝里进了麦粒和灰尘,眼睛只能迷缝着变小……哪还顾得上像平时那样的讲究一番。

        到后半夜的时候,只剩大人们还在坚守着岗位,但机声的响动已经没有开始那么疯狂了。最初的那些“小帮手”们,都化苗地消失了。

        每年一次的打麦子,之所以要把我们这些学生也派上用场,主要是缘于生产队劳动力不够。像这种集体性的大生产,是需要动员起全村的男女老幼参加的。生产队长显然知道,作为学生的我们只是想“图个热新鲜”,但还是把这种机会都留给了我们。

        参加这种活儿,对其他人来说,就是挣个工分那么简单,但对我来说,却有着另外的想法。

        其一,是奔着发的两个大馒头而去。学生时代谁不知道“口淡”?家里分的口粮只有那么多,勉强维持都很艰难,像这样能吃上白面馒头近似于一种奢侈。而发的那两个馒头,每年仅一次,每次就才两个。我只忍心吃去一个,另一个用塑料袋包好,第二天收工时拿回家里,让其他人也尝尝;其二,我有个 “夜猫子”的美称,我常常为学习成绩不好而苦恼而孤独。所以,我就利用这聚集的机会,使自己快乐无比一一我与同龄人们在麦桔堆里藏起了猫猫,他们多半时候是找不到我的,我有一种胜利了的暗喜。只有那时,我才将孤独忘掉,慢慢地,我就睡着了……

        天亮的时候,麦子也还没打完。三队人马依然马不停蹄地还在忙碌着。一队人马,把麦桔源源不断地从外面运到晒场上来;第二队人马,又把打过麦子的麦草从晒场上运出去;第三队人马,是把打下的麦子背到仓库里暂时存放一一这浩大的工程,积聚了人山人海的力量。

        白天的阳光下,大人们全都成了一个个的“灰人”。

        相约的时间到了,尽管还有些没有打完,也只能遗憾地收场。没办法,打麦机必须按时送回。接下来就是男男女女结成排,在镰枷的起起伏伏、噼噼啪啪的声浪里,麦子才最终打完。

        在几个风车的轮番出击之后,好几天的劳作下来,新鲜饱满的麦粒才会分到各家各户。

        直到今天,我已经有多年没在农村生活了。但从土地平整撒播麦子、长出麦苗施肥、成熟后的收割(挽成把,等麦桔干透了)、再经过打麦机脱粒与风车分离,到磨成面粉,做成熟食,这其间的每一道工序,我都还记忆犹新。

        那段农村经历,让我体验到了生活的来之不易。

06    山里娃

        家家都有成群的娃,户户有耕地的牛,是那个特殊年代里,近乎相同的特色。

        但衣不遮体,食不裹腹,也是那个年代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房屋建在山脚下,路延伸到山上。山上有稀巯的柴草,树不大,被修理得迎风招展。我们童年的空闲时间,常常在那些地儿上开花结果。尽管无奈,却年年日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着。

        打架吵嘴是兄弟姐妹间常有的事,哭哭啼啼也是常有的事,大的“欺负”小的,有人就路见不平地开始指责。这自自然然分成的两派,时时总有人帮忙,但眼泪都没干时,又在一起合伙做这做那了。

        父母是“儿童团”的团长。他们常常被我们吵闹得头昏脑涨,等受不了的时候,就一顿臭骂、一顿乱打。

        当然,他们也有得意的时候。眼看着家里家外那么多的活儿等着要做,他们就像个司令样的发号施令:你你你做这个,他她他做那个。有了任务的我们自然安静了不少。

        放牛割草捡柴挑猪草捡牛粪,这些除挣工分以外的杂活儿,自然是我们应该做的。最恼火的是煮一家人的饭、猪食也要天天煮,可那用鸡毛做轴芯的风箱,拉着拉着就坏了,还得停下来修理它。

        初春捡柴无疑是件最苦恼的事情。满山遍野才冒出的新绿,经过了严冬遍地荒芜的洗礼,而那个冬天,我们不但捡完了干树枝,还把树疙瘩也从地底下刨出来了。春天才发出的那些嫩枝丫,大人明确不准砍伐,我们自己也觉得收割它们没有意思,但空空的背蔸却需要它们的填充。

      掏鸟窝,没有比这让我们觉得更好玩的了。满山遍野的树丛中、荆棘丛中,我们常常在那儿发现不大的鸟巢,还没长出毛色的小鸟,拿它们逗乐一个下午…

        如果有人问,啥是我们觉得最开心的时候,我们肯定回答那一定是春节。除了好吃好玩外,春节期间的耍狮舞龙,是我们见过的离我们最近的演出了。

        那时,电影离我们很远,也是一件特别稀奇的事情。要看一场电影,需爬山涉水。如果事先打听到了好几公里以外有免费的露天电影可以看,那白天一定要先从父母那儿去争取权利才行,常常这个“权利”是用多做的活儿换来的。

        离我们家七八公里远,公社有个电影院,是卖票的。四面围墙圈起一块露天场地,常常看着看着雨就来了,衣服都湿透,只要还在放映,一定会有人看完了才走。因为一张电影票就是好几元,谁也舍不得浪费掉。

        可是,为迎接这个春节的到来,整个春夏秋冬,我们都在为之付出、为之盼望着啊!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读书法,是因为读书不是生存的首选。那时比较认同的观点是:温饱都无法解决,读书简直天方夜潭。所以,劳动成了我们每天的正事。交公粮、买煤炭、背水库、做农活,凡大人能干的事,十二三岁的我们就已经体验到了…

        那时,我就想:山里娃的童年苦啊!

        现在我也这样认为:他们结实的身体、黝黑的肤色…是城里孩子无法与之相比的。

相关文章

  • 《童年乐事》下(散文)

    04 美味的野果 吃山里的野果子,不能全怪嘴馋,有时完全就是配合饥饿...

  • 《童年乐事》上(散文)

    我有很多记忆的宝库。小时候有太多的事,都全搁在那儿了。只要我愿意,就可以滔滔不绝地流出…… ...

  • 童年乐事

    在我觉得我的童年最快乐的事就是上山放牛砍柴,下河捉鱼抓虾。 小时候我们到外婆家,跟着表哥表姐去砍柴,放牛,冬天时我...

  • 童年乐事

    六岁那年,看到和我同岁的小朋友都会骑自行车啦。而我不会,他们都嘲笑我,我心里涌出一股不服气的念头,我一定...

  • 童年那些乐事

    摘果果 不仅摘果果,俺们还采桑椹、捡板栗、挑野菜、捞蝌蚪,玩的不亦乐乎。不过蛇莓,不敢摘,那不是蛇吃的吗?另外一种...

  • 小巷

    石铺小巷深长, 记忆翻开印香。 旧岁童年乐事, 新诗古韵留章。

  • 散文《童年》

    哗啦啦! 哗啦啦! 天上的乌云在飘荡,地下的雨水在倒流。 我在雨中漫步,沿着雨水冲刷的路边石一直走。恍惚间,雨停了...

  • 与荷花的童年乐事

    我的童年是在疯玩儿中长大的,记得那时候上小学,夏天的午后,我跟叔叔家的小孩儿们一起,三五成群走路去河滩玩...

  • 我的童年乐事(一)

    人们向来是喜欢生活在水边的。我的家乡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小村庄,村北的小河边有一座小庙,村名前庙浜由此而来。 ...

  • 童年乐事:挖知了猴

    【声明:本文原创,首发个人新浪博客,ID踏雪,文责自负】 农村长大的孩子,几乎全挖过知了猴,那是孩子们的一大乐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乐事》下(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yp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