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 周四 阴
今天用一个词来形容,我想到了“洪水猛兽”。早上9点钟就被叫去开会,一上午就这样在会中渡过。下午邮件等书面文书像雪片一样涌来,我几乎除了倒水,上卫生间,其余的时间都在处理工作。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据说是因为公司的网路被黑客攻击,为了避免传染到其它基地网路,IT果断断网。从前天下午开始就无法正常收发邮件,今天早上经过IT部门的多方抢修后,今天早上方才恢复正常,因此造成大量业务堆积,只好用我们大家的忙碌为此次网络危机买单了。
一个月前加了齐帆齐老师的微信,咨询她收稿的具体要求,今天收到她回信了。说是现阶段投稿的人太多,收稿先仅自己的学员。成为她的学员好像学费3000多个贝,等攒够了再说。
上次投稿到我与“简书的故事”及“日更教会我那些事”的稿件仍在审批中,不知道这次为什么审批这么久?等待仿佛变得漫长了。
这两天风很大,阴天,中午天空灰蒙蒙的,仿佛昨晚把雨下尽了一样,天空只是阴沉着脸,没有雨点, 于是,吃好中饭我又踱出室外,想转换一下思维,让紧张一上午的大脑放松一下 ,在外面吹吹风也好。还是那条路,那些身影,那个时间 ,又都出现在那里…
一边走路一边听书绝对是一种享受。今天听了这样一个观点:专业书籍这种工具书,就像我们吃的米饭,面条,是主食,可以让我们吃饱,可以靠它生存。所以我们读书时首先要选自己本专业的书读。
主食之余,我们常常要搭配甜点吃。休闲书就像甜点,不用深入思考,理解。所以,可以一气呵成,最好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一个角色。读得要快,要投入。否则断断续续读,很容易读了后面就忘记前面的情节。可以在大脑疲劳的时候读一读,放松一下。
另外一些巨著名篇需要细细品读,即精读。读这种书多读几遍。基本上第一遍通读,不做任何笔记,不用思考。第二遍边读边思考,并留下相关笔记。据说苏东坡在读《汉书》时,就采用精读。读了八遍,每一遍从不同的主题入手。比如第一遍从兵器的角度,只找相关兵器的内容读,第二遍又是另一个角度选取内容读,边读边思考,形成笔记,以此类推。这样即使八方来敌也不怕。
最后一种就是像词典之类的工具书。需要时要常翻,常用,才能体现它们的价值。经一些学者研究证实,一般书基本上都是遵守二八法则。最主要核心的内容一般是只占20%。所以我们要通过不同的读书方法迅速识别这些内容。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